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唱好“双城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无疑是合肥借力破解发展“痛点”的最好选择。
2016年12月23日,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正式入驻包河,实现了包河区国际学校“零”的突破。这是包河区教育事业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包河区借力上海国际化教育,打开了一扇学习前沿的窗口,率先走向了国际化进程。
这只是合肥、上海双城合作的印记之一。站在新时期城际合作的门槛上发现,突破行政边界的区域合作渐渐成为新阶段的突出特点,这恰恰正是相隔400多公里合沪双城合作升温的首要因素。对于合作双方来说,这场没有现成脚本的“双城记”应该怎么唱?
破解“卡特彼勒之痛”
2013年,世界500强、一流的机械制造企业卡特彼勒,准备在中国筹备建设一条新生产线。为此,国内南京、徐州、合肥、武汉等城市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一番PK之后,卡特彼勒最终选择了徐州。这对于合肥来说,多少有些意外。后来据悉,卡特彼勒之所以没有选择合肥,是因为合肥三“无”:无国际医院、无国际学校、无国际社区。
这次失败的较量也成为了合肥的“卡特彼勒之痛”,至今仍然牵动着合肥的神经,难道还要因此而错过下一个更好的大项目吗? 失败后冷静思考,极为务实的合肥决策者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东向上海,觅求双城合作辩证法,破解“卡特彼勒之痛”,补齐合肥短板。
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无疑是合肥破解发展“痛点”的最好选择。这在合肥市规划建设滨湖卓越城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建设全省首个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全国唯一的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打造合肥未来最具魅力的城市新空间,环巢湖国家级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和引爆点,滨湖卓越城从规划一开始就以高标准看齐上海,尤其在国际化上,先后多次赴上海国际学校、G60松江科创走廊实地考察,学习借鉴科技产业、国际化学校、国际化社区等规划建设经验,谋划环巢湖科创大走廊建设。
“滨湖卓越城,未来将是高端人才、外资企业、外籍人员、海归精英的聚集地,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国际化教育、医疗和环境等,必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合肥生活居住和投资兴业。”包河文广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扬告诉《决策》,在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正式入驻包河后,国际医院、国际社区等其他配套也在加快推进中。
借力上海,补齐自身短板,方向精准尤其重要。时间回到2009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投资近13亿元人民币的浦发银行合肥综合性中心,在合肥滨湖新区启动规划建设,2014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汇丰银行更是早在2009年就已成功入驻合肥。
这对上海与合肥来说,是真正的双赢,合肥借力上海金融中心,嵌入全球金融体系。在全球金融运行的谱系中,从此有了合肥的身影,这是合肥产业升级的一大步。对上海来说,这也是金融业向中西部扩展的一大步。两个一大步叠加成区域合作的一次升级。
经过几年的探索,合沪双城合作的路径渐渐清晰:从过去的产业转移向协同发展转变,突出整体性、系统性。“合肥、上海产业合作要登高望远,不要拘泥于空间上的产业转移,要摆脱简单的互通有无、单向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的范式,在未来产业方向上进行产业链、价值链的整体协同,拉长做实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双方专家均建议道。
“在一个层次上展开合作”
如果说过去双城合作多是上海单向的产业转移,那么从2017年开始,这种合作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今年1月,合肥正式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2月27日的动员大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明确要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要加强与上海张江合作。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双城合作中的一个重要契机和突破口,双方将在同一个层次上展开合作。事实上,在科技创新上,也唯有合肥能与上海等高对接,共唱 ‘双城记’。 ”安徽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省政府将特邀咨询专家宋宏告诉《决策》。为什么能这么说? 跨越400多公里的双方又将怎样“牵手”?
相对于传统产业的封闭性和固定性,科技创新具有极强的外溢性和流动性。科技创新一旦形成,无论什么壁垒都无法阻挡,会迅速溢出,转化成效益,这为双方在科创与产业融合上的合作提供了可能。实际上,在这方面,上海早已做出成功探索。
近年来,上海张江高科园区先后在美国硅谷、以色列搭建海外创新资源聚集平台,目的在于整合美国硅谷、以色列等全球科技创新领先区域的资源,进行先期培育的预孵化。这种“双边”离岸科创孵化模式,在科创预孵化整合全球资源后,再结合产业投资,当孵化项目进入稳定的成长期后,可以收购兼并的方式,进行产业整合,并把创新项目引入张江园区集聚发展。
宋宏认为,@种模式同样适用于合沪两城。“合肥最好的科研团队去上海建科研基地,这不是竞争,而是双方恰好抓住了创新链的特质而展开的科创和产业融合合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上海设立研究院就是最好的印证。该学院以潘建伟团队为带头人,瞄准量子工程、生命科技等世界前沿科技,以国际化、产学研一体化为新路,力争领导先进科技,产出原创成果。
合肥市发改委经济圈办公室副主任牛湘和认为,“两市要以科技创新的前沿、重点、共性问题,共建若干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整合两市科技创新资源,在重点领域,尤其是两市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科技热点、难点问题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上开展协同创新。”
“虽然合肥、上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攻方向不同,差异性很大,但是在双方的研发中存在着大量的中间技术和共性技术,合作研发空间非常大。”在宋宏看来,不同于传统产业链,科技创新链长、配置范围广是其突出特点,这也恰好为两城间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了巨大空间。
从“战术性”到“战略性”
就目前双城合作情况来看,合作的项目和形式大都属于常规性的招商引资式的合作,还没有从“战术性”上升到“战略性”合作。
从“战术性”合作上升到“战略性”合作,将意味着从产业合作步入一体化制度合作,即体现在政策、制度上的全面对接。合肥上海产业园(安徽合肥商资物流开发区)的试点,是双城合作步入制度一体化合作的样本。
“产业园不仅是为了全面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关键是作为先行先试的探索,复制学习上海自贸区先进的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包括教育、卫生、医疗的全方位对接,架起双方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肥东县委常委、合肥上海产业园(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韩东亚告诉《决策》,产业园规划70.57平方公里,目前测绘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启动产业布局。
在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张广生看来,“区域一体化,前提是各项制度的同城化。如果合肥、上海实现了政策、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全面对接,那么就会产生要素和人口流动,随之而来的是资金流和效益的迸发。”
在这方面,合肥庐阳区已初尝与上海全面对接的“果实”。从2012年10月开始,庐阳区在经济发展、金融服务业、社会管理、教育等方面以上海为标杆,开展等高对接。“学习、对接上海,一方面使庐阳的教育、医疗、卫生长板更长;另一方面,也补齐了庐阳理念、金融、社会管理的短板,产业业态得到丰富,效益凸显。”庐阳区区长黄卫东对《决策》分析道。
现如今,双城合作已被纳入合肥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下一步,在合作模式设计上,要吸收以往城市合作的教训。一方面,要避免合作流于形式,将双城合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不能只看到短期的硬性GDP,而忽视了长期的软性配套对接。用张广生的话来说就是“硬的、软的都要做,近期、远期也要抓。”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一个极具一致性的观点,双城合作的一体化制度合作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使初期的合作能在收益较大、成本较小的基础上平稳、逐步推进。对此,宋宏建议,从近期可操作的角度来看,合沪双城的一体化制度合作可先从两市的共建园区入手,以小见大,逐步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