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物第二课堂的认识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物第二课堂的认识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HJ1.25mm〗【摘要】生物课外活动是课堂的重要补充,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资料表明,培养学生成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课堂教学的引导;二是课外科普、传记、文学读物的启迪;三是课外科技、文本、社会活动任务的培育。而这里面后两条都属于第二课堂的范畴。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生物执教经验,对开展生物学课外活动即第二课堂的意义、特点、活动内容的确定原则及步骤、方法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生物 第二课堂 意义 特点、内容 分析 思考

生物课外活动是课堂的重要补充,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资料表明,培养学生成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课堂教学的引导;二是课外科普、传记、文学读物的启迪;三是课外科技、文本、社会活动任务的培育。而这里面后两条都属于第二课堂的范畴。

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生物执教经验,对开展生物学课外活动即第二课堂的意义、特点、活动内容的确定原则及步骤、方法进行系统分析。

1.开展生物学第二课堂的意义

1.1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应该由概念、规律、具体生物种类及联系实际等方面的内容组成。这种知识结构单靠课堂教学无法实现,必须开展生物科技活动,才能达到完善的程度。学生在参加第二课堂中,经常与化学、物理、数学、地理等学科发生联系。这种联系必然使学生所学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

1.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各种生物学第二课堂活动中,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操作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利于这三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3 进行思想教育。

我国的生物种类繁多,而且拥有许多珍稀动物和植物。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要对各种动植物进行种类识别、生态考察、习性观察、资源调查利用以及栽培饲养等活动。这些活动会使学生深深感到祖国地大物博,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从而激发他们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生物学第二课堂的特点

2.1 内容丰富多彩。

生物界类群繁多,情况复杂,生物学的内容也随之多种多样。如果从生物的类群来划分,生物学可以分为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和人类学等分科。从生命特点来划分,可以分为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学、生态学、胚胎学、遗传学、生物化学、进化论等分科。从生物的结构水平来划分,可以分 为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组织学、器官生物学、个体生物学,群体生物学、 生态系统生物学等分科。内容丰富的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类型上也是多种多样,有实验操作型,野外考察型,栽培饲养型,环境观测型,参观访问型以及身边生物科学等。

2.2 受生物的生活特点所制约。

生物第二课堂所研究的对象是活的动植物。各种动植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要求一定的生活条件,具有一定的生长发育时期和规律,并用一定的方式进行繁殖,从而表现出本种特有的生活特点。在活动时,必须事先了解所研究的生物种类的各种生活特点,例如,生活环境的类型,具体生活的场所,需要哪些生活条件,生长发育特点,生长发育时期以及繁殖方式等。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在什么季节、到什么环境去取材和观察,什么时间、什么条件下进行播种和孵化,否则,一旦错过时间,往往需要再过一年才能开展活动。

2.3 活动时间长。

生物的生长发育往往是在一段较长时间里进行的,所以许多生物科技活动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例如,植物资源调查、植物群落考察、无土栽培、组织培养、植物杂交、动物饲养等活动,都需要较长的活动时间,有的甚至一年以上。生物第二课堂活动的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组织人力、安排时间及活动步骤方法等方面,要计划周密,并要使学生坚持始终。

2.4 有大量野外活动。

生物第二课堂活动有许多内容如动植物标本采集、资源调查、群落考察、习性观察等都是在野外进行的。另外,有些活动内容如淡水藻类培养、低等动 物培养、金鱼饲养、青蛙个体发育观察等,虽然在实验室内进行,但都有一段野外活动的时间,用于采集藻种、打捞鱼虫、采集蛙卵等活动。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开展野外活动时,必须进行预查,对野外活动 地点的动物植物分布、各种自然条件、交通安全等情况有全面了解,以提高活动质量和保证安全。

3.生物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确定原则

确定活动内容是否恰当,是关系到全部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所以在确定活动内容时,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课内外结合的原则;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前提下,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原则;3.适应学生年龄特点和防止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则。

4.开展生物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4.1 组织活动小组。

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应成立人员固定的活动小组。小组人数不宜过多,最好不要超过 10 人。小组成员应该对生物学有浓厚兴趣,生物学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并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采取学生自愿与教师批准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小组定期活动和班级活动及临时性活动相结合。

4.2 选择活动题目。

活动小组应该有固定的活动题目。选题可以是制作类、栽培、饲养类、调查类、实验类、大型活动类等,但选择题目时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学校设备条件;二是教师辅导能力;三是学生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活动题目选定后,不要轻易改变。

4.3 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应包括目的、内容、所需用具用品、活动步骤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如果是实验操作型活动,还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并且要有重复实验。

4.4 开展活动。

各项科技活动内容,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既不要放任自流,也不要包办代替。在开展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主要应为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及保护生物资源,但还应注意进行实事求是、大胆创新、严谨细致、爱护设备的精神和作风的培养。

活动中应及时进行记录。记录手段除文字记载外,还可进行照相、录音 和录相,以积累充分的原始资料。

4.5 总结。总结可采用三种方式。

4.5.1 举办成果展览会。将小组制作的动植物标本等成果在校内进行展览,这既可使小组成员得到提高,又能对组外学生起到推广普及作用。

4.5.2 召开活动成果汇报会。在一定范围内召开会议,将小组活动成果进行汇报,也是一个很好的总结方式。

4.5.3 写小论文。组织学生根据活动过程和结果写小论文。内容应包括前言、材料方法、结果分析、讨论及摘要等内容,并要做到论据充分,论点明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产生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