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活动平板试验诱发冠心病心律失常及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活动平板试验诱发冠心病心律失常及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了解活动平板试验诱发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9例随机心电图无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接受活动平板试验,观察活动中、活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运动中和(或)运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2%(32/39),心绞痛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74%)低于心肌梗死患者(90%),但无统计学意义。运动诱发心律失常患者病死率增加(6.25%),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患者运动诱发心律失常相当普遍。活动平板试验是有效的诱发方法,对预测心源性死亡意义有限。

【关键词】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期前收缩;冠心病

运动性猝死是冠心病患者运动不当可能导致的心血管危害中最严重的一种,虽然发生率极低,但30岁以后的运动性猝死几乎全因冠心病所致[1]。运动性猝死这种并发症大多发生在已知患有冠心病而没有很好控制并在没有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的人群以及平时少运动而刚开始参加运动的人群身上。冠心病发生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仍是心肌缺血与坏死,后者视为心脏事件如恶性心律失常的起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活动平板试验诱发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确诊的3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试验,其中男31例,女8例。年龄39~76岁,平均59岁。按世界卫生组织分型标准,冠心病心绞痛19例,心肌梗死20例。心绞痛的诊断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运动前随机立、卧位心电图检查,运动终点为心率达预定标准(修订的Bruce标准),或出现典型心绞痛,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速,或患者无力支持。连续监测并记录分析心律失常类型、出现时间,并将≥Lown氏分级3级以上的室早和室速定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最后分析运动诱发心律失常类型以及不同类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取P

2 结果

2.1 运动诱发心律失常类型 39例冠心病患者运动前随机心电图均无心律失常。运动中和(或)运动后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心律失常者32例,占82%。其中一种心律失常者26例,两种心律失常者5例,三种心律失常者1例。心律失常类型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共22例,占62.5%;房性心律失常次之,共11例,占34.4%;过缓性心律失常1例,占3.1%。

2.2 冠心病类型与心律失常发生率 19例心绞痛患者14例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74%;20例心肌梗死患者18例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90%,高于心绞痛患者发生率,但无统计学意义(P=0.235 1)。

2.3 运动诱发心律失常与预后的关系 平均随访1年(随访6个月~3年),运动诱发心律失常的32例中,有2例(6.25%)发生心源性死亡(均为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未发生心律失常组无死亡现象,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

3 讨论

研究表明,半数以上的心脏猝死是由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所致。因此,及早识别、处理恶性的和潜在恶性的心律失常十分重要。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常不易接受有创的电生理检查,而运动试验则不仅能够发现该类患者潜在的心律失常,且有助于判断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活动平板试验是通过增加体力活动,使患者自身心率达到目标心率后,观察患者心肌供血、血压、心律以及心功能状态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2],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的临床辅助诊断。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是折返激动,自律性增高或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运动可使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循环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增高,可加速冲动的传导,缩短心肌不应期,增加延迟后除极电位的幅度及动作电位4相自动除极,激发心律失常。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是出现心律失常的另一个原因。运动试验中,由于心肌耗氧量增加,可激发潜在的心肌缺血[2],心脏灌注相对不足,心肌细胞复极出现不稳定,为折返提供了条件。本文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运动诱发心律失常相当普遍,且以室性心律失常多见。有研究表明,大范围缺血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小范围缺血患者为高[1],提示运动能加重心肌供血-缺血矛盾[3],进而出现心律失常。心梗患者较心绞痛患者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1]报道不符,可能与本组病例数少有关。

一般认为,在健康的无症状的人群中,运动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并非是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4]。而在确认或怀疑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中,运动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室壁运动异常有关并影响预后[5]。本研究发现,32例运动试验出现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了心源性死亡,与未出现心律失常患者相比,病死率增加,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与文献[4]报道不符,可能与本组例数太少有关,但即是如此,仍建议这类患者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并做长期的门诊随诊。

参考文献

[1] 林向春.运动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关系.中外医疗,2009,28(15):62.

[2] 侯应龙.心功能评价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意义.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21(5):387-392.

[3] 夏豪,胡波,周桃,等.盐酸替罗非班对活动平板运动试验ST段抬高患者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微循环学杂志,2007,17(3):48-49,52.

[4] 王志强,曹东来,杨磊.活动平板试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医学综述,2009,15(1):137-138.

[5] Abdou E,Krishnaswamy C,BernardJG,et al.Functional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exercise-induce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m J Cardiol,2002,90(2):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