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农村小学中高年级拼音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农村小学中高年级拼音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汉语拼音是打开汉语言文学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它在小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是传统的语文教材还是新课改以后的语文教材,拼音教学都是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册,即是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农村孩子而言,幼儿教育还在起步当中,甚至有些孩子从来没有经过学前教育,就从咿呀学语直接进入一年级,这样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要让他们一下子接受比较难学的拼音教学,这就很难了。更何况6~7岁的孩子的记忆,大多是以无意识记忆为主,而农村的家庭教育跟不上,家长辅导不了孩子,学校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把课程往前赶……这种种的原因造成部分学生拼音基础差或者说根本就不会拼读音节。这样到了中、高年级,接踵而来的困难就多了,不会拼读音节就不能识字,不能识字,就读不懂句子,读不懂句子,就理解不了文章的意思。同时其他学科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成绩就提不上来。成绩不好,学生就怕学,越怕学成绩就越不好,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群孩子该怎么办?我在担忧中去寻找答案,在教学中去探索。终于,我找到了以下在中高年级如何给拼音基础差或者说根本就不会拼读音节的学生的进行补救方法。

(1)首先是怎样使这部分学生记住声、韵母。要让学生记住汉语拼音的声、韵母,就要让学生掌握他们发音时的区别。发声母时,发音器官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如声母“b”、“p”发音时,均受到了双唇的阻碍,都是上、下唇猛碰一下。但它们发出来的音又为什么会不相同呢?这就要让学生注意它们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发声母“b”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爆破,并没有很强的气流同时从口腔而出(也就是“不送气”);而发“p”时,在双唇紧闭,同时有一股较强的气流从口腔而出(也就是“送气”);声母“d”“t”发音时都受到硬鄂的阻碍,它们同样是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发“d”时不送气,发“t”时送气。韵母发音时,不管是单韵母还是复韵母,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都不受任何阻碍,只是口形和舌位发生变化,如单韵母“、o、e、i、u、ü”发音时,都是口形的不同而发出的音,比如韵母“”发音时,只要把嘴巴张大就可以了,因此有一句口诀叫做“张大嘴巴、、”。发韵母“o”和发韵母“”是一样的,他们的区别在于发“o”时把嘴巴拢圆而不是张大,因此也有一句口诀叫“嘴巴拢圆o、o、o”。其他的韵母发音都是这样的,没有受到任何部位的阻碍,只是口形不同而已。而复韵母发音时,同样也是口形发生变化,舌位没有变化。如:复韵母“i、ei、ui、o、ou、iu、ie、ue”的发音只是口形发生变化。但“er”的发音,舌位发生了变化。鼻韵母发音时口形和舌位都发生了变化。

这样,有一定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的中高年级的学生就能很快的掌握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技巧了。而掌握了发音技巧,再来练习发音并记住声、韵母就很容易了。

(2)怎样使学生能很快地学会拼读音节?我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声、韵母都是认识的,可他们在拼读音节时却往往做的不规范。如:“爸”字的音节“bà”,他们拼成“啊”字;把“瓜”的音节“uā”拼成了“蛙”字;还会把“发”字的音节“fà”拼成“啊”。

我一直在想,这些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到底他们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来我弄明白了,原来他们在拼读音节时把最后的那个音落在音节的韵母上,才会出现以上的错误。针对这样的拼读错误,我认为应该掌握这样一条拼读规则:我们在拼读音节时,一般情况都把最后一个音落在声母上,保持声母的读音不变,而把口型变成韵母的口形。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如零声母音节就没有声母,怎么办呢?那就是保持读韵母的音和口形,这样拼读出来的音节就不会出现以上的错误了。比如在拼读“爸”的音节“bà”时,就可以告诉学生在拼读“bà”时,要保持声母“b”的音,再加上韵母“”的口形,最后加上声调就拼读出来了,而且不会错。再比如上面的“瓜”和“发”字的读音“uā”、“fā”,如果按照刚才的方法去拼读就不会出现上面的错误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高年级拼音差或者说不会拼读音节的学生的补救措施就是这样两点:一是找出声母和韵母在发音时的区别;二是在拼读音节时注意他们的拼读规则――把声母的音加上韵母的口形,再加上声调。这样,拼读出来的音节就不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