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碗粥的慈善品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碗粥的慈善品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世上再难找到“红日亭施粥摊”这样的慈善组织,发起人居然是一群年过八旬的高龄老人。它不带任何功利色彩。老人们用爱心、道德和信义,完成了中国古典慈善传统的复苏――

粥摊面前一律平等

流浪汉、失业者、外来民工……早晨8点前准时聚集在温州市中心的华盖广场。寒风中,他们不约而同排起了30米左右的长队。华盖广场门口的一个大棚下面,有一群年过七旬的老人已经盛好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粥,等待着他们。

张技排在队伍的第三个,他早早领到热粥,习惯性地用嘴把碗口吸了一圈。嘴巴忙活着,眼睛也没闲,他在一堆小菜面前犹豫:咸菜、黄豆、虾米、咸鸭蛋……六七个品种,他有点挑花了眼。最后,他拿起一碟虾米倒入碗里,又拿起半个切好的咸鸭蛋吃了起来。

负责“红日亭施粥摊”的老人大多来自周边的华盖里等社区,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82岁,最小的57岁。成员章碎英同时也是华盖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她告诉记者这些老人不拿一分钱报酬,几年来风雨无阻每天坚持出摊,经常半夜两三点就要起床熬粥。“除非实在是干不动了,才会退出我们的团队。”

章碎英告诉记者,直径32厘米的大高压锅,老人们每天要煮18锅。装满5个大保温桶,每桶有50多公斤,光大米每天就要50公斤。老人们每天还会准备10个小菜,但到最后具体数量很难确定,因为每天都有送上门来的惊喜:有临时送来的腌菜、鱼干,还有自己种的蔬菜。

和张技一样,每一个拿到粥的人,或坐在棚子里的小圆桌前,或蹲在大榕树下。33岁的郭洪涛是河南淮阳人,他说,自己这么年轻,来吃这碗粥实在是很丢脸,但是身上的钱花完了,下午去厂里拿了工资就回家去。

这个从15岁就到深圳打工的小伙子说,今年来到温州找不到活路,3个月下来,只能回家。他说在他没钱吃饭的时候,这碗粥让他心里很温暖。

从安徽来温州7年的钱光宇,在温州开了一家理发店,当了一个小老板,他的生意曾经很红火,没想到妻子卷款离去失踪至今半年,只能关门。说起吃粥,他苦笑说,前两年,他用话训店里的雇员:不好好干,今后只能到红日亭去吃粥!没想到来这里吃粥的竟然会是自己。不过,在离开温州到别的地方闯荡之前,他来吃这碗粥,可以说是“吃粥明志”。

2009年1月1日这天,在1个多小时里来吃粥的竟有400多人。老人们说到了周日人就更多,会有600多人。来喝粥的人群中每天都会有新面孔,比如郭洪涛和钱光宇这样一时落魄的外地年轻人,但80%的人是经常出现的,还有一些是为了捐钱而特地赶来喝粥的。

不管是谁,在粥摊面前一律平等,没有身份地位之分,没有外地人和本地人之分,都可以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喝粥。

捐款人的奇怪名字

每天提供那么多的粥,施粥摊的资金从哪里来呢?

在施粥摊前的显眼处,放着两块大大的红榜,红榜上写的是所有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数额。负责财务的张明新老人告诉记者,许多来捐款的人都是放下善款就匆匆离开。

红日亭施粥摊目前有义务老人23个,只有年龄最小的陈建光和另一名62岁的陈师傅每月有700元补助,其他全是义工。80岁的叶宝春,83岁的朱永麟,还有70多岁的张明新,是“红日亭施粥摊”爱心老人队伍的3名主要负责人。叶宝春负责全面的日常工作,朱永麟管账并负责采购,而张明新则是专职会计。

张明新拿出了当年的老账本,每一笔捐款,每一笔支出,老人都记得清清楚楚。他说,这是社会的支持,他没法一一感恩,但是必须铭记。自己能做的,就是让这些喝粥人体会到更多的温暖。

捐款人的名字很奇怪:乐清老太太,许女士,男同志,51中学生,过路人,公安C9004,浙C3G090,4楼344室……张明新激动地说,这些都是扔了钱转身就走的,不愿意留名。所以有时候,只好用校徽、警号、车牌号等来代替。

记者了解到,这个粥摊一年的费用大概在10万元左右。现在光是米和小菜的花费,一天差不多就要600元。在钱款有剩余的情况下,老人们也定期给福利院和聋哑学校的孩子送去一些礼物和钱,给当地的困难户送钱、米、油等急需物资。

其实“红日亭施粥摊”在温州早已善名远扬。在“2007・感动温州十大人物”评选中,这些老人高票当选。但老人们对此并不看重,他们只是干些自己想干的事而已,乐在其中。

老人们的善举也得到了政府部门对民间慈善的隐性支持。章碎英告诉记者,当初的红日亭施粥点被认定为违法建筑的大棚,园林部门也担心在华盖广场摆施粥摊会影响公园的绿化环境。但是在社区的多次申请和担保下,施粥摊终于保留了下来,而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也参与到了摊点的清洁、打扫和服务工作中来。现在的施粥摊,已经成为了当地不少学校组织爱心教育活动的基地之一。

这些老人这样每天的坚持究竟为了什么?叶宝春说:“我们是想给下一代做个榜样。”

施粥与金融危机无关

“现在来吃粥的人为什么这么多?是不是因为金融危机,在温州打工的民工找不到活干,吃不上饭了?”慕名而来的日本读卖新闻社上海支局的两位日本记者,向朱永麟老伯提出了这些问题。

“施粥与金融危机没有关系。我们施粥不是从今年开始的,从4年前就开始了。”朱老伯当场否定。

“其实施粥在温州很常见,也并非从今天才开始。”朱永麟说,他们的粥摊实际上是一个有40多年的历史的“伏茶”点。

在温州,每个凉亭里或者热闹点的地方,三伏天都有老人们自发地全天煮茶,保证供应。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10多味中草药煮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2006年8月底,在“红日亭”送“伏茶”的老人们聊天的时候,说到很多外地人,特别是在街上拣废品的或者讨饭的一些人,不能吃到一餐干净的饭菜,大家商量着是不是可以煮点粥。

办施粥摊比供应伏茶要麻烦很多,所需的资金也很多。朱永麟和叶宝春、张明新等人各自掏了1000元,把施粥摊办了起来。3800元买锅买炉,再加上锅碗瓢盆,大概4000~5000元钱的样子,都是他们从自己的养老钱里省出来的。

那年9月25日,开始送粥。

2008年11月27日,关于温州施粥亭的照片开始在网站上流传。网友在帖子中说:那里正排着一条长龙,许多看起来并不是很有钱的人正安静地排队领受免费的粥,当看到一些拾荒者和外来民工端着冒着热气的粥蹲坐在四周吃的时候,他彻底被感动了。

帖子发出后,一些国内知名网站纷纷转载该帖,引发网友如潮跟帖。更有网站推出“您怎么来看施粥摊给穷人施粥的行为”的网民测评。有网友认为,每一碗粥都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喝得暖心,让人感动。另一名网友更是赞叹,温州曾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敢挣别人不敢挣的钱,现在又来行别人不屑行或不敢行的善,令人感叹。不少网友表示,温州“施粥摊”应成为温州模式,在全国推广。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老人们的善举。大多数人看了照片,理解为金融危机下,让温州这样的发达地区都要靠“施粥”来帮危济困。某门户网站上一条《网友热议温州“施粥摊”盼全国推广渡难关》帖子就引来8568条评论。

对此,许多知情网友却从另一个角度表示不解:为什么大多数网友不能相信这是自发的民间慈善行为,而宁愿理解为“饥民图”呢?他们认为这是对慈善精神的亵渎。有专家认为这种越来越多的民间善举的存在,说明了慈善从来就没有很高的门槛,通过一碗粥也能实现。

温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工作人员说:“举办‘施粥摊’的老人团体目前尚未成为正式登记的民间组织,他们的善举,完全是群众自发的。”温州市慈善总会孙成堪会长说,他们这个方式很好,这也是温州民间慈善的传统。一位温州市民政局干部说,这是温州一个良好的传统。

“施粥摊是否能长期维持下去,这种形式是否值得推广?”尽管网友们的观点不一,但身处核心的老人们却并不关注这些,他们只记挂着明天依旧能够准时出摊,依旧有人围坐在摊子周围喝上一碗热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