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南闯北的马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间传说,周灭商后,为防止商族遗民造反,下令把他们从商都朝歌迁至洛阳一带。商族遗民迁徙后,由于脱离生产,身无一技之长,因而生活境况大不如前。周王根据他们历来有“周游”、“重价”的习俗,便劝诫商族遗民进行贩运和交换,久而久之,商族人中做买卖的越来越多,民间便习惯上把买卖人统称为“商人”(即商族人)。
历史上,北方的商人从事贩运贸易所到达的地域范围十分广阔,素有“足迹遍天下”之美称。
从唐代开始,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这条西域交通,作为横亘欧亚的交通大道,作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友谊之路,对东西方文明以及整个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中国的丝绸、铁器、漆器、黄白金、皮革、软玉,通过这条大动脉,到欧洲称雄;而西方的宝石、药材、香料、各色家具、奇兽珍禽,通过这条大动脉,影响着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
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干线分为南、东、中三道。其中古丝绸之路南道,起自西安,沿渭河西行,经陇关,过天水、临洮、枹罕,沿湟水谷地至西宁,然后越扁都口趋河西走廊,再从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至葱岭。由于这条线路的开通,沿线产生了许多军事要塞和重要商市,也出现了专门以马、骡、驼等为主要运输手段的职业者,也就是马帮。清末民初,内地商人频频来到西北经商,因为多来自山西、陕西,俗称山、陕帮。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靠驮运货物而谋生的脚户业应运而生。北京出现马帮,则是元、明以后了,唐王朝以长安为京都,全国为分十道,河北道辖二十五州,包括幽州(今北京)。辽政权崛起后,因为蓟位于它所辖疆域的南部,称之为燕京。元朝建立元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京西古道,也由此建立并通畅起来,成为五代朝都北京西部的主要通道,当时与西北方的军事、政治、经济交往,宗教民俗等活动都是通过这些古道进行。
旧时的马帮或脚户,主要来自山西及京城四周郊区,从事马帮行业者多达数百家,脚骡有数千头。他们大都是土生土长的庄稼汉,由于地少不能养家糊口,因而有“消闲买卖,紧张庄稼”之俗。一年中,除农忙时间外,大部分时间或由几家几户联合揽货驮运,结帮同行;或由实力较强的一家一户形成大帮驮队,往返于城乡之间。而活跃在其间的河州脚户哥们因此也名噪一时。河州“花儿”中,有许多是唱脚户哥的:
大路上上来个脚户哥,
车头上蹲着个凤凰;
尕妹的身子一炷香,
想飞是没长上翅膀。
这些脚穿麻鞋、缠羊毛布,不分昼夜,风尘仆仆、四处奔波的河州脚户们,把一批批的棉布、茶叶、食盐、纸张、铁器、日用杂货,从千里迢迢之外的川、陕运至本地或再销往青海、等偏远地区,又将当地的药材、羊毛、皮张、大蒜等土货特产运往外地,有利地促进了当时的贸易交流,极大地活跃和丰富了当地的市场。从青藏高原到云贵高原,从四川盆地到广大中原地区,纵横数万里,上下数百年,留下了河州脚户们生生不息的深深足迹……
河州脚户主要的运输工具是骡子,叫作“脚骡”。一般要挑选最好的脚骡带头前行,称之为“头帮”。并要给“头帮”骡子的笼头鞍络上装饰以红缨、珠宝,脖子系上铜铃,看上去显得光耀夺目,走起路来更是铃声悦耳。有意思的是这“头帮”骡子也似乎身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一路上昂首挺胸,一马当先,其余的骡子则紧随其后,绝不抢行。
脚骡的鞍子称“大鞍”或“驮鞍”,根据驮负货物的重量而设计,外壳用优质木料制成,从骡脊两侧呈弧形下垂至腹两侧,里面的鞯用棉花或毡片垫成,厚约两寸,为的是减轻对骡脊的磨压。
旧时专门供人骑坐的脚骡叫“单骑”。有钱人或老弱病人多雇坐“架窝子”,或叫“骡轿”、“驮轿”,但两个骡子往往步调不一,加之道路坎坷,坐者上下颠簸,坐这种“轿子”的人看似神气,实则颠得够呛,一点也不轻松。
当吆脚的脚户大都是步行,他们脚穿麻鞋,用羊毛线织成的“毛缠子”从小腿部一直裹到脚上,等住店歇息时,才会解下来烘干或晾干,以防脚上打磨起泡。
漫漫旅途中,脚户们多半时候紧跟在脚骡后面,且很少用鞭子抽打、驱赶与自己朝夕相伴、风雨同行的亲密伙伴——骡子。多半时候只是用嘴轻轻吆喝几声,聪明的脚骡会听话地谨慎前进。在多年的长途跋涉、风雨摔打中,它们早已同自己的主人配合默契,“心有灵犀一点通”,建立起了患难与共的殊死情谊。
从国产老影片《山间铃响马帮来》中我们可直观地感受到当年活跃在黄河流域的云南回族商人们所经历的种种艰险旅途。历尽路途中的千难万险,尝遍人世间的酸甜苦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这正是旧时黄河商人做行商贩运的真实写照。为了生计,他们经常出没于荒山野岭,行走于崎岖险道,跨越过荒原大漠,常常会遭受到野兽、强盗的袭击。往返一趟,少则几十天,多则一年半载。每日栉风沐雨,异常辛苦。因此,在漫长而又单调孤寂的商旅中,河州脚户哥们为了排遣心中的情愫,为了缓解旅途奔波的疲劳,经常对着深山旷谷放开喉门,以手为喇叭,现编现唱地漫出一曲曲心中酸楚的“花儿”,你听听他们唱得是多么投入而又痴情:
土黄的骡子们驮酒哩,
阿哥们吆上者走哩;
骡子们到了固原了,
想你者脚步们乱了。
……
随着道路交通运输的畅通无阻和各种车辆、运输工具的迅速发展,专门从事贩运的旧时马帮、脚户早已成为久远而难忘的岁月存留下来的辛酸故事,但“河州脚户”这一名称及其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却永久地留传于数千里的河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