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阅读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阅读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师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法运用各种方式去鼓励学生,也就是教育学上说的激励性评价。在实践中,教师运用激励性平价产生两种现象:一是积极现象,一是消极现象。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是积极现象;反之,一味地无原则地进行激励性评价会让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敷衍应用的学习态度,这就是消极现象。我撷取了课堂实践中的几个案例,并结合自身的观点,进行案例剖析,以表达我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 激励性评价 案例剖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造性阅读的评价。”由此可见,阅读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由于课堂最能直接体现学生阅读的情况,因此,课堂阅读评价无疑是整个阅读评价的重头戏。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能及时地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从而对正确的予以鼓励,对错误的予以纠正。而且,课堂具有较强的生存性,教师通过对个体的评价更容易引起群体的自我反思,形成辐射效应。课堂阅读评价主要有激励评价、引导性评价、建设性评价。我们具体谈谈激励性评价。

所谓激励性评价指的是在学生与文本初步对话后,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针对学情进行的评价。教师如果准确地抓住学生思维路线,正确使用激励性评价,教学效果能事半功倍。

案例1 语文第五册《秦始皇兵马俑》第三自然段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课文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兵马俑,作者写得很精彩。大家请读一读,想一想,感受深的地方请随时在书上做批注。

生:秦始皇兵马俑真多,分列前锋就有210个武士佣,还有40路纵队,我从资料上看,竟然有7000多个!

生:我从“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从烟尘滚滚中迎面而来”看去,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聪明!在那个时候能够制造出这么好的兵马俑,真叫人佩服!

师:你由秦始皇兵马俑想到了制作兵马俑的人,了不起!同学们都要学习他那种边读边想像的学习方法,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觉得兵马俑和莫高窟的彩塑一样都是那样惟妙惟肖的,是历史文化艺术的瑰宝!

师:说得好!能结合以前的课文,用比较的方法读书,印象非常深刻!通过刚才的学习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感受是丰富多彩的。总的来说,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是――

生:(齐)规模宏大。

案例剖析 我从激发兴趣学生自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关键和精妙之处,在学生读书感悟的过程中,两次激励性评价。第一次是在学生初读的情况下进行的。我觉得我敏锐地抓住了学生读书的闪光点,即由秦始皇兵马俑联想到制作兵马俑的人,然后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从而激发全体同学联系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生活实践,再次阅读,促使其进行发散思维。第二次评价是对学生借助发散思维进行的个性化阅读的充分肯定,使学生品尝到了从熟读到深思的乐趣,并启发学生有发散思维向集中思维回归。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新理念的倡导下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师应采取肯定、积极、富有激励性方法评价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热情。

案例2这是一堂气氛活跃、热闹的语文课,从课始到课尾表扬声一片,无论是读了几个词语,还是写了几个字,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还是回答了几句话,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真好!真好!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于耳。老师还兴师动众地要求全班学生掌声鼓励。可能是教师太投入了,竟没有听到起先整齐响亮的掌声正在变得稀稀拉拉。

案例剖析 诸如此类的现象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还真不是绝无仅有,或许是出于对学生发言的尊重,或许是为了体现人性的关怀,或许是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我们的老师都慷慨地拿出了赏识教育的法宝,一味地为学生叫好。

诚然,学生确实需要沐浴赏识的雨露,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下,即使是平庸的孩子也会变得活跃起来,但是,物极必反,凡事过头了就未必好了。一味地表扬,正如一味地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称赞,有谁会珍惜?事实上,对孩子而言,过多的夸奖不仅不能积极地引导他们,反而会让他们形成浅尝辄止和敷衍应付的学习态度。

案例3这是一年级的课堂,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在上〈秋天的雨〉,课已接近尾声了,看得出,老师很有积累意识,正在指导小学生背诵。课文只有两句话,孩子们轻而易举地就能背诵,有的甚至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老师可能为了检验教学效果,也可能是为了掀起一个高潮,捧出了一大把新鲜的水果。你背出了,就奖励你吃一串葡萄;他背出了则奖励个梨。顿时,教师里沸腾了,孩子们背得热火朝天,兴高采烈。

案例剖析激励性教学评价是课堂调控的一种手段,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比如:小红花、智慧星等。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上课期间吃水果,开展一些“争红花”、“夺红旗”之类的活动,的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长久保持。学生会把学习目标置于脑外,而只在乎当前的奖励,甚至把奖励当成学习的目标,转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功利心理,即答对了问题就想得到奖励,没有奖励就不愿意学习。因此,课始还能看到一些孩子积极参与学习,当得到奖励后就以为大功告成,后面的学习活动就不太愿意积极参与了。更糟糕的是,许多孩子对小红花、智慧星之类的东西熟视无睹,失去兴趣,时时盼着有更新鲜的奖品来刺激他们。

美国心理学家爱得华・德西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后得出:当一个正对活动充满兴趣时,给他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活动本身对他的吸引力,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因。所以,此时奖励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真诚的评价语。学生在教师真诚的赞美下,从从容容地学习,踏踏实实地探究,真真切切地对话,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也就成了学生本身的需要和快乐的源泉。这种评价的力量是任何五角星、小红花都无法比拟的。以上撷取的只是课堂评价中运用激励性评价的几个片段。我们必须对课改的理念进行再理解和再认识,要使自己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准确而得体,生动而有效,绝非一日之功。评价语言虽然是即兴的,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积淀,只有自己懂得更多,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才能让学生“别有洞天”的感悟,才能在评价中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窗口。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后达到理想境界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教师永恒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