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212例甲真菌病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212例甲真菌病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比较几种抗甲真菌药物单用或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2例确诊为甲真菌病的患者,分别给予单用药5%阿莫罗芬甲搽剂(D组)、伊曲康唑(E组)、特比萘芬(F组)以及联合用药即5%阿莫罗芬甲搽剂联合特比萘芬(A组)、5%阿莫罗芬甲搽剂联合伊曲康唑(B组)、特比萘芬联合伊曲康唑(C组)治疗,比较治疗后各组的临床疗效、真菌学治愈率、复发率。结果:C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E、F组,A、B组的真菌学治愈率最高,A组复发率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阿莫罗芬甲搽剂;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甲真菌病; 临床疗效

临床上针对甲真菌病治疗的难点在于该病易复发、不易治愈,联合用药是其治疗、研发的新方向,目前相关的临床研究很少[1-3]。本研究拟比较阿莫罗芬甲搽剂、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单药以及联合用药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确诊的212例甲真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个组。A组:5%阿莫罗芬甲搽剂+特比萘芬组(36例);B组:5%阿莫罗芬甲搽剂+伊曲康唑组(36例);C组: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组(35例);D组:5%阿莫罗芬甲搽剂组(35例);E组:特比萘芬组(35例);F组:伊曲康唑组(35例)。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甲损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排标准 (1)纳入标准:①具有甲真菌病的典型监床表现,真菌镜检和培养均阳性;②经患者书面知情同意,并接受定期随访;③1个月内未局部应用抗真菌药或系统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半年内未系统用过抗真菌药。(2)排除过敏体质者、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以及银屑病、末梢血管疾病、免疫力低或免疫功能缺陷者。

1.3 方法 5%阿莫罗芬甲搽剂用法:外用,

1次/周。特比奈芬用法:250 mg/d口服,1次/d。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200 mg/次,2次/d,餐中或餐后立即口服。口服药连服7 d,停药21 d为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连服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连服

3个疗程。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指标包括临床总有效率、真菌学治愈率、复发率。选择患者甲损最为严重的病甲作为靶甲,分别于治疗前后对靶甲的损害长度、甲板分离与增厚以及甲沟炎情况进行评定;同时进行真菌培养和镜检,培养4周以上无真菌生长判定为阴性,反之为阳性。

1.4 评价标准 (1)疗效评价标准:痊愈:病甲完全消退;显效:病甲消退>70%;有效:病甲消退20%~70%;无效,病甲消退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各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患者经单药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D组73.5%、E组82.6%和F组7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2.04,P>0.05)。经联合用药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89.3%、B组85.4%和C组89.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1.21,P>0.05)。A组5%阿莫罗芬甲搽剂联合特比萘芬用药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E组单用特比萘芬、或D组单用5%阿莫罗芬甲搽剂,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2.13,P>0.05)。C组特比萘芬联合伊曲康唑用药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E组单用特比萘芬或F组伊曲康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8.01,P

2.2 各组真菌学治愈率比较 患者经单药治疗后的真菌学治愈率分别为D组70.6%、E组75.5%和F组6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0.79,P>0.05)。经联合用药治疗后的真菌学治愈率分别为A组81.8%、B组92.6%和C组77.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2.32,P>0.05)。联合用药A、B组真菌学治愈率明显优于单药治疗D、

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3.50,P

2.3 各组复发率比较 患者经单药治疗后的复发率分别为D组62.3%、E组70.5%和F组7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1.90,P>0.05)。经联合用药治疗后的复发率分别为A组22.7%、B组39.0%和C组4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2.65,P>0.05)。但A组明显优于B、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23.0,P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甲真菌病的主要药物包括5%阿莫罗芬甲搽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4-6]。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口服药与外用药联合应用,可同时从不同位点不同环节抑制和杀灭真菌,起到增强疗效,缩短疗程的作用[7-9]。

阿莫罗芬甲涂剂对不同类型的指、趾甲甲真菌病均有效,文献[10-11]中单用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感染面积小于80%的甲真菌病患者,用药1次/周,连续治疗6个月后的结果显示,阿莫罗芬甲涂剂单药治疗的治愈率为38%,显效率为32%,合计临床有效率为70%。本研究中,D组患者经阿莫罗芬甲涂剂单药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73.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资料的结果一致。大量研究表明特比萘芬具有很高的临床治愈率和真菌清除率,且复发率低,有明显的后效应[12-14]。目前国内外首选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可降低总用药剂量。本研究结果发现,临床总有效率方面,5%阿莫罗芬甲搽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单药组间或联合用药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特比萘芬+伊曲康唑联合用药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每个单药,联合用药中5%阿莫罗芬甲搽剂联合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的真菌学治愈率显著高于后者单药的治愈率,而联合用药5%阿莫罗芬甲搽剂+特比萘芬的复发率最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可以弥补单一用药的不足,起到药物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笔者发现在本研究中有如下重点技术问题需要重视:(1)用药治疗前需经细菌镜检和细菌培养等对病菌感染类型予以确定;(2)5%阿莫罗芬甲搽剂涂给药前需将患者增厚的病甲打磨处理,以提高其药物渗透率;(3)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做疾病医学背景和用药常识的宣讲,以提高其认知度,使其保持良好的用药依从性。

总之,本研究经综合分析阿莫罗芬甲搽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单药治疗以及联合用药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发现联合用药可以弥补单一用药的不足,起到药物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推荐临床可将5%阿莫罗芬甲搽剂+特比萘芬作为治疗甲真菌病的可选抗菌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朱红梅,温海.甲真菌病治疗现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3):188-192.

[2]邢明媚.阿莫罗芬搽剂治疗70例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263-1264.

[3] Bueno J G,Martinez C,Zapata B,et al.In vitro activity of fluconazole,itraconazole,voriconazole,and terbinafine against fungi causing onychomycosis[J].Clin Exp Dermatol,2010,35(6):658-663.

[4]沈毅.不同方法口服特比萘芬片治疗趾甲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3,8(2):105-108.

[5]李Z蓉,郑学毅,曾仁山,等.特比萘芬间歇疗法治疗趾甲真菌病疗效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1):31-32.

[6]王文根.特比萘芬间隙疗法治疗甲真菌病120例临床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2,34(6):351-353.

[7]丁远跃.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87-88.

[8]李素平,刘晖,冯翠萍.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7):75-76.

[9]谭方舒,杨崇艳,张宏.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1):989-991.

[10]叶伟,谭以和,莫家亮.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1,18(4):267-269.

[11]党育平,袁小英,李东光,等.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3044-3045.

[12]蔡召统,陈莲英,许富,等.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0):58-60.

[13]荆鲁华,刘卫兵,王燕飞.阿莫罗芬搽剂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164-165.

[14] Baran R,Feuihade M,Datry A,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amorolfine 5% solution nail lacquer combined with oral terbinafine combined with terbinafine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rmatophytic toenail onychomycoses affecting the matrix region[J].Br J Dermatol,2000,142(6):1177.

(收稿日期:2015-10-29) (本文编辑:周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