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筑设计理论的基本准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筑设计理论的基本准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建筑工程建设在不断地施工进行。然而,建筑建设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是建筑设计理论。因此,本文明确的表述了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其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美观性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 建筑设计;建筑理论;基本准则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062-02

建筑设计理论在指导建筑发展的方向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关于建筑现象理解的解释。因此,建筑设计理论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相对性和开放性,不是不变的、绝对的和极限性的理论。由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的成功案例,同时也有不少的失败案例。国际上的一些权威机构提出了在建筑学的发展中应当回归其基本的准则原理。即实行贴近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的朴素理论。纵观数千年的建筑发展历程,实用、经济、安全、美观一直是建筑发展的基本准则。

1 建筑设计的实用原则

建筑为人们提供、塑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其表现出的主要功能。这种功能是根据人们的主观意识在建筑设计的直观体现,要求了建筑设计创作应该掌握居住人群的切实需要,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使用对象的相关意见和建议,站在他们的立场满足其需求。由于人是共同的生活在一个社会大环境中,所以在建筑的想法是基本相同的,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相通性。所以社会调查能够充分的了解到使对象的总体需求。一个城市中小区所占据的位置直接会影响到居民在外出时行走方向的选择。若有一片绿地靠近小区,那么在布置住宅时,则不可以仅仅只是考虑到房屋布置的正南正北朝向或者是东西朝向。这样的布局考虑会影响到小区的小环境气候,同时会导致更多的用户能够欣赏到优美的景观。就针对于住宅而讲,最重要的一直是实用性,厨房位置的设计应当和餐厅比较接近或者是两者相邻,起居室则与餐厅以及多个洗手间相连;在各家庭成员之间的集体交往活动的频繁,向具有公共设施的公共场所的逐步转移,这种转移趋势直接导致了人们提高了对卫生空间的要求,人们除了在家里解决生理需求时方便使用卫生间,还希望在公共场所能有一个私密的、个人的空间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或者是能够把各种娱乐相结合。

2 建筑设计理论基本准则分析

2.1 经济准则

建筑的实施是需要有大量的资源和物质财富作为保障。随着今天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在使用建筑是的各项要求总是在不断地增加,随之出现了这样一系列的矛盾。在一定限度的资源基础上尽最大程度去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导致了资源的稀缺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意味着该怎样把有限的资源有效合理的利用分配使用,满足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建筑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我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比较少的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的住房建筑不可以走西方的部分发达国家的“高物质化、高消费、高消耗以及高污染”的道路。我们一定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用在建筑的发展当中,并且作为一条基本的发展准则。因此在将来不久的之内,我国的住宅建筑规模将会在世界上占据很大的规模。

以住宅为例,在最小的空间中创建比较舒适的生活空间是住房建设的最重要的指导标准。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而我国的人口众多,直接就形成了人均占有土地的面积很小。而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只可以是在有限的中小型套房空间的充分利用,建设出相对高的居住质量,以达到适用、经济的目的。然而,在部分有条件的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当的建设大的户型,以满足当地的需求,但是还是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的指导标准。大型的住宅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在空调、物业、采暖的运行费用上的平均值是很高的,这种情况是在追求奢华的同时形成了资源的浪费;房屋套型的面积没有和居住的舒适度形成正相关的比例,因为在合理的空间尺寸下才能够形成比较舒适的居住氛围,过大的居住面积容易造成房间的空荡冷清,感觉不到亲切性。我国平均的家庭规模在不断地减少,一般的中小型户型完全能够满足家庭生活的正常要求。

总而言之,建筑理论在建立经济体系的评价中应当对可行性的研究过程加以重视,把建筑施工的费用加以量化,寻找一个适当的结合点。

2.2 安全准则

建筑不仅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实体,同时是建筑艺术和科学的统一,它包含了人类的意识思想、行为、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在人们的所有需求当中,建筑的安全性是最为重要的基本需求。由此建筑需要具备的结实、坚固和持久抵御恶劣天气,抵抗大自然外力以及人类不良行为合力的攻击。综合当前情况,火灾和地震是最大的影响建筑的灾害。减灾防震成为了建筑必须考虑的安全问题。火灾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为了降低火灾发生,在宣传普及防火知识的同时,防火设备的完善,建筑装修材料的研究也需尽快的发展,降低装修建筑材料的有机可燃性。对于地震灾害主要是采取防御的措施,建筑理论和地震应急措施、灾害防御、地震预测预报措施等多个先进技术的结合,制定完善的地震应急反应对策和预案,在完善防震体系的过程中,在依据地震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建筑基本选址和设计。因此,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速度一定要适应环境变化。

2.3 美观准则

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实用的基础上,对建筑的美观效果也越来越关注。在建筑的外部性形象上的评价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人们对于建筑的关注大多都是其“新奇”特征,一座良好的建筑不仅仅只是表现其“新奇”性,同时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相协调的整体性也是非常中要的,它能够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记录了建筑的时代特征。建筑应当是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

3 结论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建筑的复杂、广阔的新内容和社会需求,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筑”要求的提出,给建筑设计理论带来了相对的挑战,但其设计的基本准则是不能够被否定的。

参考文献

[1]石振秋.浅析建筑设计理论的基本准则[J].中国房地产业,2011(5).

[2]曹赢丹.对我国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方法的认识[J].建筑设计管理,2011(6).

[3]邹广天.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7).

[4]任军.当代建筑的科学观[J].建筑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