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使文本更接“地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使文本更接“地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本不应是空中楼阁,而应让其关照现实。如果文本脱离生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更多是机械操作而缺乏弥久韵味。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更多地联系生活,使文本更接“地气”,学生才会真切地喜欢语文。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机械学习,更应该是对我们生活的思考、认识和感悟。语文课堂上应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以下从两方面简要阐述:

一、教师应挖掘文本中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意义与价值

使文本更接“地气”,首先作为教师要深入地解读文本,思考文本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何意义与价值。教师应多方位地联系现实生活,使文本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衔接起来。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与生活的关联点,并能引申拓展开来,通过学习文本思考生活。这种关联点就每篇课文来说是不一样的,但教师可从这几个大的方面入手。

第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任何想象行为都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凭空的想象。比如在诗词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诗词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诗词所描绘的情景意境等,学生在用自己的语言展开描述诗词的过程,实质也加入了自己的再创作,诗词作者笔下的情景,自然风物,学生并未见过领略过,但学生在描绘时,脑海里同样会出现一幅幅画面,这幅画面是诗词与学生生活经历交融的结果。学生这种再描绘的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思想。这个过程就是是古典诗词深入地走入学生内心,走进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融合的过程。第二,情志。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时代背景不同,而人的情志总是相通的,因此,情志是联系文本与现实生活的重要纽带之一。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抓住这种纽带。很多经典文本融含着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应通过深入解读,融化这些精神的内核,让其滋养我们的现实生活。比如,坡的《赤壁赋》,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在人生逆境中乐观豁达,坦然自适的人生境界。上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充分将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渗透到学生内心,渗透到学生生活之中。第三,智慧。很多经典文本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如《过秦论》《邹忌讽齐王纳谏》《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语文课在教授基本语文知识外也应注重培养学生智慧。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我们可这样提问:蔺相如凭什么建议缪贤不要投奔燕国而找赵王请罪?蔺相如凭什么断定自己能完璧归赵?蔺相如凭什么知道他能从秦王手里再次拿到和氏璧?蔺相如真的不怕就汤镬吗?这一系列问题会让学生认识到智慧一词不是抽象的,而是对形势的判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思维的缜密,利益的权衡等。这样的学习可增长学生智慧。

当然,这种连接点还有很多。让文本更接“地气”,首先是教师对文本有多层次多方位的解读,深入挖掘文本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意义与价值。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使文本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二、课堂上使文本更接“地气”的一些方法

第一,倾听学生的声音。课堂上,我们应该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不应该独占课堂,只讲授灌输,将自己的固有的认知凌驾于学生之上。我们应善于倾听学生真实的声音。比如《归去来兮辞》课后有这样的问题: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像这样的问题,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每个学生的思想观点实质都是基于现实生活。每个学生的性格、知识储备、成长经历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发言就是文本与每个人的生活的交融。第二,辩论。学生性格各异,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中的辩论可体现各种人生观,价值观。比如《雷雨》中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苏武牧羊》中苏武宁死不屈独自一人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值不值得等问题,不同的学生看法是不一样的,这种问题可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辩论。因为辩论可激起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而各种思想观念都是生活多样性的体现。经过辩论,文本就会更深入更广泛地和现实生活融合起来,学生也会认识到很多课文实质是对我们生活的拷问和观照。第三,读后感。相对于课堂的发言辩论,读后感交流的方式会更细腻,更深入广泛,课堂毕竟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思考可能会不够深入,表达可能会不全面不透彻,如能给学生留出时间,在平静中思考写一篇读后感,然后再进行交流,这样,发言交流会更有广度、深度。当然各种方法各有利弊,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我们的文本一定是对我们的生活有意x的,“语文是工具,有了它,才能思考,才能表达,才能交流;语文是基础,有了它,才能学习,才能生活,才能工作;语文是文化,有了它,才有精神,才有智慧,才有品格。”教师应挖掘这些意义所在,并通过各种方法,让文本走进学生内心,走进我们的生活。

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08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