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下的原电池原理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下的原电池原理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式,能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优化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文章结合物理学科最简单的电路图,用“宏观-微观-符号”的思想探析原电池原理教学

关键词:宏观;微观;符号;原电池原理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4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15

一、教学思路

宏观表征是指肉眼可观察到的现象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微观表征主要是指肉眼不可见的微粒的组成与结构、反应机理和微粒的运动等微观属性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符号表征是指符号(主要有化学用语、微粒结构示意图和结构式,以及一些图形、模型等)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1]。通俗点说,化学学习过程,很多的就是观察了宏观现象,描述了宏观现象,尝试着从微观上进行解释,然后用相关的符号将其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内在逻辑的知识结构。

苏教版化学2专题2第三单元第一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原电池原理的教学,正是“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具体实例之一。以下简述相关教学片断。

二、教学过程

1. 认清最简单的电路图(说明:所有图中均未画出开关)。

(1)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及电流方向。

(2)指明: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②电流方向与正电荷运动方向一致,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

③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出,流入负极;内电路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识的物理学科知识,为下面认识原电池的正负极、电子的运动方向及溶液中的阴阳离子迁移方向做很好的铺垫。

2. 演示图2的实验。

3. 描述实验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片不断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锌片表面也有气泡产生。

设计意图:实验是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做实验,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都是学生建立宏观表征的过程。

4. 认识Zn-Cu-稀硫酸原电池的原理。

(1)根据实验中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在图2中依次标出电流方向、正负极、电子(e-)的运动方向及溶液中H+、SO42-的迁移方向,得到图3。

设计意图: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属于宏观可见的;据此正确的标出电流方向,对于学生而言又具有简单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地明确“Zn为负极、Cu为正极,e-、SO42-的迁移方向,H+的迁移方向”,都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个过程是从宏观走向微观的一步,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微观表征的过程。而最后图片3的呈现,正是符号表征的体现。(说明:由Zn产生的Zn2+及溶液中的OH-的迁移方向暂不进行标注的原因是为了让板书相对简约一点。当然,这一点也可以在课中提问学生以了解学生对本节的掌握情况。)

(2)比对图3与图1

指出:共同点①灵敏电流计与小灯泡都属于用电器,它们与导线共同组成外电路;

②Zn-Cu-稀硫酸原电池,相当于电源,其内部属于内电路;

不同点是物理学科更多地关注电流方向,而化学学科更多地关注本质层面的“微观的”粒子的迁移方向,而两者本身的关系又是表里如一且互相印证的。

设计意图:不难发现,两幅图片具有高度的统一对应性。这个过程,是“宏观-微观-符号”三者有机融合的过程,并且这样刻意的安排,能有效地突破判断原电池中电子、阴阳离子迁移方向这一教学难点。

(3)结合实验现象和图3,书写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式并解读其含义。

负极反应式表明了锌片逐渐溶解的过程,锌失去的电子沿着导线流入铜片,锌失去电子后变成Zn2+进入溶液并向正极(Cu)迁移。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正是H+向正极(Cu)迁移并获得电子而得到的氢气。

设计意图:按照宏观表征(实验现象)和微观表征的宏观呈现(图3),收集线索,再次微观探析,最终使符号表征得以宏观呈现(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式),促进了学生对“宏观-微观-符号”进行深度的融合,增进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优化了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

5. 升华:学生解读剩余的一个实验现象――锌片表面也有气泡产生

如果这个时候,学生不再只是说出:锌可以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是能说出:实验所使用的锌片不可能是纯锌,而不纯的锌片浸入稀硫酸中本身已经构成了原电池,那么,原电池原理才算真正地融入了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中。

设计意图:我们不能消除一切阻力,也不能把第二个斜面做得无限长,所以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个“理想实验”,或者可以说成是一个模型。图2所示,也是一个模型,因为当我们真正实验的时候,我们没有纯锌、纯铜。而正是模型和实际实验的相互反馈,指引着我们探索物质世界的规律。

三、教学反思

上述的教学片断,经历了实验、宏观现象描述、模型对比、微观探析和符号表征等过程,是“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高度融合,也是化学教学的内在要求,可以实现学生对事物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飞跃[2]。实验现象描述、图1和图3的模型和电极(电池)反应式的板书呈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当然它也可以成为学生的课堂笔记,为学生课后进一步将知识消化、内化和迁移(认识其他化学电源)提供了范本。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化学学习中“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5,5:51-54

[2] 李宏春.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微课教学实践和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6,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