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考作文题述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考作文题述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审视2010年全国18道高考作文题,欣喜地发现,很多高考作文命题,尤其是各省自主命制的题目,质量普遍提升,且大多有多维的考察向度、良好的考察尺度,重视考生的生活感悟与人生体验,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命题理念。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立足语文,关注生活,命题具有较浓的语文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思考。”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思考”几个短语。这些在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中也有提及,但作为语文课程中的“认识”“思考”与政治思品课的要求、旨归显然是不一致的。可惜,在以往的高考作文命题中,命题专家们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使得高考作文的考查偏离了“语文”轨道,成了时事热点的代言,成了某些偏激观点的附和者与传声筒,使得高考作文的写作失去了“语文味”。

可喜的是,2010年上述这些怪相有了根本性的改观。18道作文题中有没有关注社会现实生活的所谓“热点”呢?有,很多。如全国大纲1卷的图文结合题,命意直指当今社会那些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寄生虫”“啃老族”们;全国大纲2卷,命意在于引导考生认识快节奏、功利化时代人们的“浅阅读”问题;上海卷关注的是环境、资源保护问题;安徽卷关注的是从实际出发、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问题;广东卷的“与你为邻”切近的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如何和睦相处的大问题;江西卷关注的是当今社会背景下人们功利、浮躁的价值取向致使人心不古、“童心”不再的问题;江苏卷紧扣当今“低碳经济,绿色生活”的时代主题命题……这样的命题取向都与时代、生活、社会有联系,但立足点却是 “语文”,是语文与生活的巧妙嫁接,自然无痕;既着眼于现实的“外部”又关注考生的“内心”,这才具有了较浓的“语文味”。

二.命题理念渐趋成熟,题域开阔,彰显人文精神

这里的命题理念指的是新课程理念,即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认知水平。因此,命题需要体现四条重要原则,一是想不到,二是不跟风,三是有的写,四是能选拔。“想不到”体现公平性,“不跟风”体现独创性与个性,“有得写”体现人文性,“能选拔”体现有效性。总体上看,今年18道作文题在这4方面做得都比较好,尤其是第四点更是可圈可点。

所谓“能选拔”,一是要求所命制的题目要有开阔的写作空间,即题域要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讲;二是题目要有必要的限制,既能全面考察考生的思维品质,也能充分体现考试的筛选功能。开放的题域空间与立意指向的限制都彰显着人文精神。

今年很多题目,题域都很开阔,表现为多角度、多层面、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下面重点以一道材料作文题为例,看看其题域的开阔程度,及其所彰显的人文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爱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全国大纲2卷)

材料给出了甲、乙、丙、丁关于“浅阅读”的谈话,在设计上别有匠心。一是通过一方的提问,告诉考生什么是“浅阅读”,即对“浅阅读”的内涵作了适当的交代;二是展示了各自关于“浅阅读”的不同看法。

由此可以生发出以下构思角度。

从揭示原因的角度看:“浅阅读”流行,是现代社会人们虚浮、急功近利心态的表现;“浅阅读”流行,是因为社会主流文化日益失去优势,传统审美价值观受到挑战;“浅阅读”流行,是社会形势逼迫所致;“浅阅读”流行,是“快速”“”“快扔”等消费特征的具体化。

从赞同的角度看:“浅阅读”强调阅读的实用主义,是一种可以和“深阅读”并行的阅读方式;“浅阅读”是消弭人与人之间因不同知识体系、认知尺度与价值观念所造成的差异的有效途径,重视“我知道”“可参与”的话语权益;“浅阅读”适应了快节奏生活方式的需求,其特征表现为迅速消化与吸收、抛弃与更新、理解与遗忘;“浅阅读”只是一种方式,“浅”却不一定“薄”,并且能够保持速度,和时代节奏同步。

从反对的角度看:“浅阅读”的盛行必将导致文化的沙漠化,个体心灵的干涸,个体情感的泛化与迟钝;“浅阅读”是文化工业化思潮的畸形产物,造成精英和文盲的混淆;“浅阅读”只是满足视觉的,无视读书的要义,是为了滋养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浅阅读”是浅尝辄止、思维惰性的外在表现,是对传统阅读中的玩味、涵咏、沉潜的摒弃。

从辩证的角度看:深浅阅读之间泾渭分明,但绝不相克,对阅读者而言,只是意味着宽泛的选择和不同的;多元时代,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都应该受到认同与保护,“深”也好,“浅”也罢,重要的是人们都在“读”,都在获取信息,拓宽眼界;阅读无所谓“深”与“浅”,不同的阅读对象,不同的阅读目的,不同的阅读材料,自然应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要分清专家、学者与一般民众的阅读,区别专业性知识与非专业性知识的阅读;“浅阅读”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可能成为主流。

三.强调人生感悟体验,引领生活,提升认知识见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普遍注重考查考生的人生感悟与体验,要求考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认知。下面以全国课标卷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8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全国课标卷)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三则材料的内涵维度是不一样的,第一则侧重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和大水池中的生长情况不一样,原因在于小鱼缸的环境逼仄、狭小,大水池开阔、宽松,由此可以看出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相对宽松、自在的环境氛围。第二则侧重人才成长的自身素质。狼之所以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原因在于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且能不断体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从中可以看到,人才的成长,既要有好奇心,又要有勇于实践,善于规避风险,拓宽生存途径的智慧。联系狼所具有的习性,还可以向更多层面思考。第三则侧重人才成长的培育机制。罗森塔尔随机挑选的一些学生,“8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原因在于他们受到“最有前途者”的心理暗示,老师对他们充满期待,这说明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激励机制,离不开教育者、引导者的心理期许。

材料的话语体系是一种指示性话语,亦即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看问题,意在引领考生感受生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体验。面对这样的题目,考生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进入社会之后需要怎样的成长环境,包括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同时也涉及与什么人交往,与什么人为伍的问题;要想使自己成才,需要具备哪些因素或条件,需要做哪些准备(知识的准备、体质的准备、能力的准备、素质的准备等等);接受社会的培育,他人的教导,固然非常重要,但自己的人格、信心、耐力等等更重要。

四.重视考查理性思辨能力

细心的读者或许注意到,今年很多题目命意本身并未停留在要求考生理解文题的本义上,而要求考生从标题的隐喻义或象征义的角度思考问题。题目本身所富含的多层面多角度的隐喻义与象征义,为实现考查考生理性思辨能力提供了可能。下面以安徽卷为例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这是一道诗意解读型的材料作文题。表面上看,《吴兴杂诗》是描写风光优美的江南水乡,展现其河流环抱,碧水环绕,物产丰饶的自然生态景观,但从隐喻与象征的角度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丰厚得似乎没有疆界。比如说,诗中的水,“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单从人生层面揭示它的隐喻与象征义,就有以下几种理解,人生应该有水一样的情怀,乐于为他人带去关爱,带去幸福,带去和谐;应该有水一样的胸襟,厚德载物,不择不弃,不管身在何处,都能贡献一份力量,奉献一片真情;应该有水一样的气度,像水那样环抱自然,环抱世界,亲近如一,至柔至情。再比如说诗中隐含的人的行为,“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从理性思辨的角度联系生活,能体会到以下道理:“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做事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应该按客观规律办事,善于变通,多角度思考问题;应该摒弃教条主义,打破思维框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

客观看待今年高考作文题,会发现,各省命题总体上看难度差距较大,未能保持均衡。有的题目过于低幼,理性思辨成分过于羸弱;有的题目所要求的理性思辨难度过大,超出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有的题目则因设题不当,使得命题经不住推敲。

低幼题。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低幼题应该说比较少。去年四川卷、重庆卷、湖北卷、福建卷的作文题属于低幼化题目(详见拙作《盘点2009年各地高考作文题》,《路》刊2009年第7~8期),今年也出现了几道。如湖南卷的标题作文“早”,湖北卷的材料作文“关于幻想”,福建卷的材料作文“格林兄弟的故事”,江苏卷的标题作文“绿色生活”,北京卷的标题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等。它们的共同点是更适合小学生和初中生写,让高中生写显然是弱化了对其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极易产生低幼化写作的倾向,以及大量的仿作、套作。这里不再赘述。

难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满满抓了一大把糖果,他想抽回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都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于是“哇”地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中了一个装得最满的大筐,费了半天劲也没搬动。他喘了喘气,重选了一小筐,高高兴兴地走了。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货款,就将其中的10万奖给他。员工们纷纷出马,但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后就将追回的20万货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得到了1万英镑的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辽宁卷)

相较于去年的“明星代言”来说,今年辽宁卷的这道作文题,材料内涵丰富,给考生提供了发散思维的空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命题理念。但同时这道题的难度太大,有点为难考生。

材料选取的是托尼人生中的三个片段。3岁时他试图得到“一大把糖果”,手抽不出来,又不愿意放弃,最终只能大哭。20岁的他内心深处也想选一筐“装得最满”的水果,但自己的力量不够,便高高兴兴地“重选了一小筐”。58岁的他,总结其他员工无功而返的教训,理性地权衡了10万元与1万元的奖金,最终做出了选择,获得了成功。材料所要告诉我们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体悟人生的角度看:①取与舍、得与失贯串于人生的始终,愚者糟蹋人生,智者把握人生;舍得人生,人生舍得。②领悟人生真谛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生活的历练。③成熟、智慧要经历一定过程,对自己对他人都不应该求全责备,而应以欣赏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对待。

2. 从感知生活的角度看:①生活的本质就是对经历的提纯与过滤,提纯获取经验,过滤领悟生活。②生活犹如试金石,磨砺出不同的人生品位。感知生活,感悟人生。③生活容人尝试,生活鼓励变通。生活善待人生,生活点醒人生;生活是人生的导师。④生活如握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多;多一份从容,生活就多一份趣味。

3.从认识事物的角度看: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揠苗助长,急躁冒进,必败无疑。②事物的发展有不同阶段,看问题要全面。③本无得失,得失皆因人心。

因此,这样的题目对于人生体验尚不充分,理性思辨能力相对羸弱的考生来说,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跑题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