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教学面临的困境入手,从“实用性”与“市场性”两方面找到服装设计的切入点,对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建设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际价值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服装设计工作室 教学模式 市场 价值
[作者简介]肖雪梅(1971- ),女,山西高平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教学实践;张战胜(1980- ),男,江西上饶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教学实践;张静(1978- ),女,河北唐山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服装工程与教学实践。(河北 邢台 05403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教育厅课题“面向多元就业路径的服装设计工作室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12204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50-02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教学特色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怎样使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怎样更好地服务社会,怎样成为服装产业急需人才,成为当前教学体系的核心宗旨。虽然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建设日趋完善,但若干困境现象却值得深思。
困境现象一:常有学生直至毕业仍对如何进行服装设计深感困惑。困境现象二:课堂教学或只关注形态和设计美感,或将技能训练集中在西服、衬衫等一些固定款式的复制上,专业技能的单一和分散使学生无法面对市场,学生在实际产业中显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困境现象三:面对课堂大量抽象的理论概念、专业术语与知识信息,学生似懂非懂,市场意识淡薄,不知自己的设计为了谁,实践能力无从谈起,更难适应社会发展。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与市场脱节,人才培养机制单一。然而目前诸多研究将重点着眼于国外,业界对于国内高职院校设计教育的理论研究资料不多,目前成功的研究案例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从“实用性”与“市场性”两方面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对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行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一、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行思路
1.工作室的功能。(1)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工作室面向市场,工作室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面向多元的就业路径,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与综合实践机会,按照企业生产流程,打造从项目引进到项目开发的完整专业链,形成可操作性强、实战性强、系统化的工作室教学体系,使学生灵活有效地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用己所长”“学有所用”。(2)建立充满活力的学习方式。当师生共同面临社会、企业和市场这个课题,接受来自企业一线的真实项目时,由于知识的选择是由现实需要引起的,学生必将主动求知,深入理解、重构、质疑、批判、应用已有的课程知识,新与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交替上升。传统师生关系被化解,师生一起共同研究、探讨,原先死板教条的课堂将变得充满挑战和活力,工作室教学促成新型动态学习方式。(3)形成高职特色。通过设计工作室将产、学、研融为一体,使高职学生在素质、类型、风格等方面具备独特性与差异性,最终使学生的综合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提高。
2.工作室的管理。(1)优化师资结构。工作室以专业名师和特聘的企业专家为导师,校企双方实现优势互补,本校配备专业设计教师、版型教师、工艺教师等,青年教师为辅助,同时引进兼职教师,建立一支良好的“专兼结合”的师资教学团队。(2)为了一切学生。工作室教学考虑更多的是普适性,采取学生全员参与的方式。其一,工作室教学的对象不再是小众,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其二,工作室教学模式不再是高年级,而是从一入学即开始进行。每个学生从一入学即将市场与消费者放在心中,必须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完成项目任务,树立为社会服务的理念。(3)主动承担项目任务。工作室积极为社会服务、为企业进行服务,拿出相应成果,主要承担企业的成衣产品开发、参加各项专业技能比赛等项目。(4)加强教学管理。一是必须构建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相应体系;二是转变高职教师的教育观念,创设职业情境,发展高职市场性与实践性特色,使理论和实践技能均衡发展。
3.工作室的运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的基础是所承接的实际项目。具体运行方式分为两种:(1)课外运行方式。一是确定导师为项目负责人,教师带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二是每个教师需对本班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辅导,包括各类型专业辅导。三是导师与团队成员需对项目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对产品的各要素进行定位,将目标范围缩小。四是教师根据承接企业项目,可进行相关教科研的研究与总结,通过点滴积累形成教学特色。五是导师以及特聘专家定期举办讲座,进行专业信息与技能的传递、职业认知辅导等活动,增强师生面向市场的职业嗅觉。(2)课内运行方式。建立与承接项目任务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开发具有项目任务性质的课程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即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实用性”与“市场性”。具体要求是“六转”和“四让”:“六转”是指课堂教学要实现六个转变,即在教学方式上,从“知识技能的注入式”转变为“实践参与式”;在学生学习方式上,从“被动式接受” 转变为“主动迎接市场挑战”;在教学内容上,从“过时的课本”转变为“市场实战”;在作业形式上,从“主观命题”转变为“客观命题”;在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从“片面孤立”转变为“整合优化”;在师生关系上,从主客关系到客主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施教贵在启发,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妙在使学生干劲十足。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款式图的设计表现与实验动手能力。“四让”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比较;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联系;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提炼总结,从而减少对学生的束缚,突出学生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
二、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行方法
1.市场调研。好的设计不是观赏品,不是奢侈品,一定是贴近消费群的生活需求,打动人的心灵,这就需要师生根据项目任务对社会与生活进行调研与感悟提炼,学生利用各种条件寻找打动目标消费群体心灵的风格形象、设计元素与相应设计方法,并对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设计出项目实施方案,分小组完成调研报告。
2.课堂教学。工作室教学模式要想取得良好效果,课程教学至少需解决八个问题。(1)解决课业文本的问题。教师团队开发出优质项目任务的“学习包”,开发出学生易于阅读各种“学习材料”,其中包括每种成衣单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设计手法、训练习题、思考问题。比如基本知识包括每种成衣单品的来龙去脉、流行动向、国内外典型品牌、风格与搭配类型、常用设计元素、设计原理等。设计基本技能包括款式图与效果图的绘制等。(2)解决课堂主体是谁的问题。创设项目任务情境,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置身于任务情境之中,自发地产生一种“跃跃欲试”“浮想联翩”的心理状态,形成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心理驱动力。(3)解决课堂教学讲什么的问题。根据项目任务要求,依托“学习包”,要精选、精讲,关键是讲什么,是讲老掉牙的固有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手段,还是讲鲜活的品牌与市场案例;是追逐流行,还是讲设计思路与方法;同样是讲产品开发的思路、方法,是直接告诉学生思路和方法,还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新的设计思路,合成新的设计方法。(4)解决怎么讲的问题。根据我国学生的已有学习习惯,入学伊始,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先讲后练,之后采用边讲边练,最后采用先练后总结,或将这三种方式穿行,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5)解决分层次教学的问题。由于高职生源参差不齐,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置不同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目标,改变部分高职学生“惯性厌学”导致的“陪读”状况,实现“条条道路通罗马”。例如,当学生效果图很难做好时,将学习重点锁定在成衣款式结构图的表现上;当学生没有美术功底时,设计效果图不必强求写实与立体感,可着重练习平面构成法,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成衣的造型和色彩上。总之,不论哪种生源与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重点是顺利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设计构思、设计稿、成衣。(6)解决课业任务布置的量与质的问题。第一,围绕项目任务设置课堂习题,习题量设置要少而精,由易到中至难。第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把承接的实际项目任务分给各组学生,学生团队协作完成任务。(7)解决如何优化设计方案的问题。定期展开研讨,集思广益。每年级每学期根据项目任务组织一到两次研讨,选出优秀小组宣读调研报告并展示图文并茂的设计方案及PPT,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项目方案进行讨论式认证,教师对款式设计方案的优缺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给出评价与建议。学生根据师生讨论建议修改设计方案,完成项目任务,写出收获与心得。(8)解决学生感兴趣的考核评价问题。其一,建立更加开放性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市场反馈对服装设计工作室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准确评估。重点考查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态度、能力、效果,例如被企业选中、获得市场经济效益或参加相关设计比赛获奖的学生,成绩直接评定为优秀。其二,引入奖励机制。笔者以为,要想促进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长远发展,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实行竞争与奖励机制,采取不同数额的奖励机制,让学生体会成就感,时刻存有危机感;出台相应政策,给予表现突出的教师和个人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完成的项目任务进行跟踪调查,提高设计工作室的含金量与社会美誉度。
三、 服装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价值体现
1.科学性。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体现在从“实用性”与“市场性”两方面找到教学与实践的切入点,反映服装设计的本质与规律,将各门课程的专业知识与综合实战相结合,使学生逐渐具备为不同类型消费者服务的市场意识与能力,体现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
2.主动性。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通过教、学与市场的全新互动来传达市场与生活的内容。传统课堂因晦涩难懂令人昏昏欲睡,因缺乏生活味而显得过于呆板冷漠。相反,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教师引领学生一起积极直面市场。另类的市场课题打破了曾经的知识、语言和思维模式,多面的生活不断激励学生自身选择新面料、新材料、新工艺、新的设计元素和新形式来反映当今生活中人们的个性特质与需求,充分展示学生独特的市场视角,将学生的个性释放无疑。
3.普适性。教育考虑更多的是普适性。工作室教学的普适性使得每个学生平等地从工作室中吸取有利的营养,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变得多姿多彩,使每个学生表现出责任、自信和从容,它将使高职服装教学更加富于弹性。
平庸的服装设计教育经过市场意识的渗透后摇身变成学生的最爱,变成企业与市场的助推器,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市场化特色平衡了学业、专业、职业、事业之间的关系。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深层意义更在于揭示了新的教育观念,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学与市场,改变了人们评价教学的方式,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使教学模式的特色趋于市场化、生活化、实用化、多样化和个性化,使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更加充满市场活力,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就业和成才。
[参考文献]
[1]谭秋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4).
[2]肖雪梅.关于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0(11).
[3]徐迅.实践性与科技性――德国高等服装设计教育[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