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长沙传统历史街巷的肌理保护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沙传统历史街巷的肌理保护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对传统历史街巷进行有效的保护,实现真实、完整、可读取、可保存的保护,以长沙古城传统历史街巷肌理保护研究为例,在调研基础上展开分析,探讨了历史街巷肌理的保护意义及过程、保护原则和内容,介绍了划定保护范围与层次,形成保护标准指引等方法的运用。在当前城市更新的大环境下,对历史街巷肌理如何保护,作出了一种尝试。

关键词:城市更新;传统历史街巷;肌理保护

Abstract:How to protect historic steeet in urban renewal effectively,keeping its truth integrity readability and continuability.On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this paper taking Changsha historic street texture protection as an example, has probed historic steeet texture protection,s meaning, process,principle and content. We has also introdused protection method putting to use here,such as definiting protection range and level,drawing up protection standard and guide lines,etc.

Key words:urban renewal;historic street;texture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8-66(7)

1城市更新与传统历史街巷肌理保护的意义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传统历史街巷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以一种明确的态度和责任感来保护她,历史文化传统不应该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历史文化的资源和环境是不可复制与再造的,她们是弥足珍贵的城市财富,对保持现代城市特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城市不断在更新着形式和内容,但总有一种人文情怀萦绕的家园情感维系着人们生活在城市里面,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环境最真实的记录了这种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情感。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传统历史街巷,作为一个整体,比较集中、清晰地保存了这条集体的情感纽带。

传统历史街巷的肌理是她外在美与内在情感的表现与流露,是传统历史街巷保护的核心内容。城市的旧城部分是构成城市特色的基本肌理,各个历史时期建起来的街区老房子和形成的街巷记录着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旦被拆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将荡然无存,即使保留了少数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名录单位的老房舍和院落,也会因为被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层层包围而显得孤立不协调。实际上,这些被剥夺了整体历史文化环境的“文物保护点”已失去了绝大多数历史文化信息,只能作为零散的历史文化片段展现,因此,传统历史街巷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文化及其环境得到保护,才是真正意义地保存城市的一段记忆和历史。

2传统历史街巷肌理保护遵循的原则

传统历史街巷肌理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环境的一部分,它的保护遵循的原则和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是相通的。它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可保存性原则。

2.1历史街巷肌理保护应遵循“真实性”原则

在历史地区开发建设中,环境的保护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什么是环境保护值得注意的问题。《ICOMOS》(ICOMOS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Town and Urban Areas)认为,当历史地区必须开发建设新建筑或改变现存建筑时,在环境上应该尊重现有的空间布局,尤其是规模和地块尺度。它将以下几点作为体现一个地区历史特征的物质和精神要素:

A由地块和道路所确定的城市模式;

B建筑、绿色空间和开敞空间之间的关系;

C由规模、尺度、形式、建造、材料、色彩、装饰所确定的建筑的外观和内涵;

D城镇或城市地区与其周边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和人工环境;

E城市或城市地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多种功能。(Jean Louis Luxen,2001)

在历史环境保护中应如何最大程度保证其真实性,也就是说在众多的历史保护措施当中应优先考虑何种措施才能达到我们所预想的效果。英国的历史保护专家DerekLinstrum曾说过:“加固好于修整,修整好于恢复,恢复好于重建,重建好于装饰。”换句话说,追求真实性就意味着探究真谛:真正的代表性,真实的表述,真正的应用。

2.2历史街巷肌理保护应遵循“完整性”原则

对街巷肌理历史环境的保护本身就是保护完整性的一种体现。传统历史街巷肌理本身就包含了历史文化古迹及其环境,他们同时存在,共同担负着反映历史信息的任务。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有限,许多信息存在周边的历史环境当中。作为街巷环境本身也应要有完整性,比如在划定保护范围时,就应该全面系统地考虑地段的历史风貌的保存状况、历史沿革、地形地貌和街巷格局、空间景观等因素,既要避免割裂历史格局的完整性,也要防止将与历史街巷风貌无关的范围划入保护区以至于无法实施有效的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提出保护区范围地划定要因地制宜进行:当保护区边界附近有保护建筑时,应将其划入保护区内;在历史地段内,主要视线景观通道的主要观景点向外眺望时,其视线可及处的建筑整体或面对景观通道的建筑立面,应该被划入保护区;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外,与保护区的整体风貌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如山体、树林、水体和农田等,也应该划入保护范围。这些规定有利于在保护范围的历史景观和环境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于传统历史街巷的保护范围,则要依据其肌理现状和历史情况具体分析确定,针对肌理特征尽可能完整的保护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环境。

2.3历史街巷肌理保护应遵循“可读性”原则

历史街巷肌理总会留下历史的痕迹,这些痕迹便是我们从中可以读取的历史信息。这些痕迹包含着不同时代的变故,比如战争的破坏,历代维修时留下的印记,风、水、火灾的痕迹,文化变迁的演绎还有岁月气候造成的破坏,都会凝固在历史街巷肌理之中。不同的历史年代,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物建筑,都会有特定的历史环境,所以我们在保护整治和维修时决不能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功能的要求进行历史街巷环境的整治,否则可能造成历史信息永久的破坏及丧失,而应遵循“可读性”原则,让后人能够很清晰地辨别出历史的真实信息和后人加上的信息,真实和完整同样体现在“可读性原则”中,越真实越完整越具有可读性。

2.4历史街巷肌理保护应遵循“可保存性”原则

我们保护历史街巷是希望她完好,充满生气的保存在我们的城市中,“可保存性”原则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历史街巷才是“活”的历史街巷,才是可保存的,我们在保护、整治、更新这些历史街巷时,需要在功能和形式上考虑其更好适应现代城市的可能途径和方式,当然首先要发挥自身历史文化优秀传统的优势,比如,生活性街道的人情味,混合的趣味性,传统建筑园林的艺术性等等。传统历史街巷的可保存性必须是在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原则基础之上的可保存性,才具有历史文化及其环境的真正意义。

3长沙古城传统历史街巷肌理保护

3.1传统历史街巷肌理的组成

城市形态涉及城市结构,城市肌理和城市生活,其中城市肌理是与城市设计关系最密切的,也是城市形态最直观的表现。齐康先生对城市肌理作了下面的定义:“城市是由街道、建筑物组成的地段和公共绿地等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态。由这些几何形态组成的不同密度、不同形式以及不同材料的建筑形成的质地所产生的城市视觉特征为城市肌理。城市肌理决定了商业区、居住区等区域的纹理、密度和质地。一个区域的肌理一旦形成,由她决定的物质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就很难改变。”

传统历史街巷是长沙古城肌理的一个基本构成形态,一个基本的线性结构单元。今天,她们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环境”内容呈现在城市中,体现了古城风貌,老街,老房子本身就是历史。

3.1.1街巷肌理包含的城市组织

街巷肌理中的城市组织指的是街巷中实体与空间的组织关系,以及她们与人的尺度关系(图1)。具体讲,实体与空间的组织关系,既有大小、形式也有空间布置上的关系,实际最基础的是她们之间一些基本的比例关系。有实体才有相对应的意义空间,复杂的空间与实体组成还会形成各种类型特征。无论空间或实体,尺度感是人对她们的感受,也是最基本的特征。传统历史街巷的基本比例和尺度即是肌理中城市组织的关键内容。

3.1.2街巷肌理包含的城市材质

街巷肌理中的城市材质指的是街巷中实体所表现的软质、硬质景观(图2)。硬质景观主要是建筑形态和其他铺地、小品等人工景观,软质景观主要是街巷绿化的自然景观,两者有完全不同的材质特性和景观效果。城市材质不是孤立的,她附加到城市组织中会有不同尺度层级上的肌理表现。传统历史街巷的软质、硬质景观, 重点表现在“可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建筑和园林形态。

3.1.3街巷肌理的形态特征

我们知道,肌理指由于材料的不同配例、组成和构成而使人得到触觉质感或视觉感受,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纹路呈图案状的分布,这里面包含了原始材料的质地和纹理起伏的组织两个方面,对比出现了图案,对比产生了肌理,街巷肌理也因此形成,同时又具有反映自身历史文化环境来源的形态特征:历史街巷的传统人文尺度层级,历史上形成的一定规模,一定密度,比较紧凑的传统形态。这三个形态特征也正是古城传统历史街巷肌理的魅力所在。传统的人文尺度在今天工业化发展的城市中显得尤为珍贵,“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人们切实的需求,传统的规模和密度也许没有那么高效、发达,但舒适、方便何尝不是一种生活品质的体现。古城街巷的迷人不是没有道理的,其中的情景也许最能牵动古城人的心。

3.2古城历史街巷肌理现状

3.2.1街巷肌理研究内容

长沙历史街巷肌理,主要研究古城城市组织和城市材质中最基本反映其形态特征的内容。城市组织的研究内容为:(1)街巷空间及建筑的尺度――与人的关系;(2)街巷空间及其建筑比例――实体与空间的关系,主要指街巷空间比例:D:H(D为街道宽度,H为沿街建筑外墙高度)。其影响因素既有街道的性质,如生活性街巷和商业性街巷形成的历史宽度和格局,也有传统街巷立面中开间、门板窗扇、山墙的熟悉尺寸使得人们对所处空间的尺度把握更容易等等。

城市材质的研究内容为:(1)古城的硬质景观,主要指传统建筑形态(建筑物色彩材质、形制、风格、体量、细部等)和其他铺地小品等人工景观;(2)古城的软质景观,主要指古城街巷的园林绿化环境。

3.2.2街巷肌理研究对象

长沙历史街巷肌理研究的对象选取了:(1)公布的十一条传统历史街巷(图3);(2)清光绪留存至今的部分历史街巷。这些明清时形成的街巷骨架犹存,街巷名沿用至今;清末、民国至解放初期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物还有部分保存完好;老街巷风貌尚未完全消失。

3.2.3长沙古城传统历史街巷调研

(1)对十一条传统历史街巷进行了比例尺度的定量定性分析统计,完成下(表1)。

(2)对这部分街巷所代表的城市组织路线进行了进一步性质、特性、格局上的分析研究,下面是以白果园为例的调研图表(图4)。

代表性城市组织调研图表主要表述了该研究对象的街巷性质,历史宽度,历史距离,历史比例,以及街巷特性的表征点:中心景观点,对景点,对比变化点,街巷的渗透点,并对这些趣味点的频率、间距进行描述,反映该组织路线的肌理风貌。

(3)对古城传统建筑形态及其他硬质景观,绿化软质景观进行分析归纳,形成对古城城市材质保护建议的依据。下面为典型的长沙传统建筑的形态归纳总结和部分代表性古城肌理(图5、表2)。

3.2.4街巷肌理研究结论

(1)人们对街巷的尺度感觉是在“流动、对比、综合中产生的”

“流动”是传统街巷多空间体系的趣味点、兴奋点。“对比”是传统外部空间营造特定尺度感的常用手法。具体在传统街巷肌理保护研究中,确定需要保护的主要特性有:中心点,对景点,对比变化点,渗透点。这些兴奋点趣味点出现的频率、间距主要通过“鱼骨状”的街巷格局安排布置,因此传统历史街巷的格局是“流动、对比、综合”产生的关键,也是古城城市组织保护的关键内容。

(2)街巷空间的历史尺度及比例

传统街巷的D:H值普遍在0.5-3之间,说明人们向心内聚,追求安定、亲切的空间需求。长沙古城街巷主要是生活性街巷,以及生活与商业混合性街巷。生活性街巷D:H值多在0.5左右,历史宽度5米以下,混合性街巷的D:H值多为0.5-2,历史宽度5-9米之间。历史宽度、高度很好反映了长沙传统街巷比例尺度的人文取向,是古城肌理中城市组织保护的要点。

(3)城市材质包含的传统建筑园林小品等形态

长沙古城传统的形态、材质、色彩不仅仅富有中国特色的韵味,还有着浓厚的人文色彩,民族寓意,是任何现代材质不能替代的,朴实自然的情感蕴含其中,是街巷肌理保护的要点。

3.3古城历史街巷肌理保护

3.3.1保护层次和范围

长沙古城历史街巷是《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介于历史街区与历史建筑之间的一个层次,是古时长沙城市肌理的一个基本构成形态,一个基本的线性结构单元。针对这次古城街巷肌理保护选取的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保护 。

(1)重点保护街巷:十一条历史街巷的保护范围

(2)一般保护街巷:清光绪留存至今部分街巷的保护范围

(3)保护街巷:以上街巷保护区外的风貌区范围

3.3.2保护标准

街巷的历史宽度和格局表现了街巷的基本风貌,沿街建筑高度(H)与街道宽度(D)一起构成了街巷空间的基本尺度,所以街巷保护首先要根据历史宽度来控制立面高度,使D/H值保持长沙古城传统比例范围:0.5至2之间。针对各个层次范围的特点确定需要保护的高度控制标准,如下:

街巷保护区:维持原历史宽度和格局不变。制定沿街建筑的檐口高度和层数标准以及总高度,内部背景建筑的总高度,进行严格高度控制。重点保护街巷同时进行街巷视线控制点的保护,防止街巷视觉环境中出现体量过大的新建筑,破坏街巷传统尺度和轮廓线。

保护街巷:控制相对放宽,设置风貌区内部建筑的总高度,进行高度控制,防止两侧及内部出现体量过大的新建筑,破坏街巷传统尺度和轮廓线(表3)。

3.3.3保护建议和指引

传统历史街巷肌理保护包含城市组织和材质两方面内容,在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不同层面上,可以通过控制性标准和指引性的建议来实施保护,达到预期的要求和效果。

好的引导和必要的控制都是历史文化保护不可缺少的,而历史街巷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环境,对她的保护也许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理解,在古城城市组织保护中控制性的标准更能保护她的比例尺度等特性,而对于古城的城市材质,引导要点更能反映材质需要保护的内容,因此提出古城街巷城市材质的保护建议。

古城街巷城市材质的保护建议:(1)逐步恢复和鼓励主要采取修缮、修护、改善、整修的方法进行小规模保护更新;(2)避免的三类风貌建筑,需要暂时保留,可建议远期更新拆除,现状通过修饰手法弱化其风貌影响。(3)逐步恢复和鼓励的一类风貌传统建筑,不仅要符合历史宽度、高度的传统面貌,同时也要体现历史街巷富于变化、趣味且整体如一的古城韵味―谐调统一中蕴含对比和层次的建筑形态。

参考文献

[1]胡月萍.传统城镇街巷空间探析――以云南传统城镇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2002.

[2]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调研报告[D],2004.

[3]陈先枢.长沙老街(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D],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4]王云番.长沙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6.

[5]马非.城市肌理在福州旧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6.

[6]谢建辉.中国长沙留住历史的文脉[M].长沙: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