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互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互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主流文化的关系,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单向的作用与被作用,或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而应该呈现出和谐共促的良性互动状态。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之间的双向关系,促进二者的互动融合,从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的育人功能,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主流文化 双向关系 互动 育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二者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作用。“主流校园文化就是在高校校园文化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和趋势,占据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在文化育人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为高校师生群体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部分。”①“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主客体合二为一:校园人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又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客体,主动者和被动者往往是同一部分人,他们在创造校园文化的同时又在享用校园文化,并在其中受到熏陶和影响;而德育教育主客体往往是分开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主动与被动、主体与客体往往是完全不同的两部分人,只有在自我教育这一特定方式中,被教育者才占主导地位。”②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而又相对独立的体系,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彼此间不可相互替代。

1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互动存在的问题

1.1 互动关系简单分立或等同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互动领域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既缺乏互动意识,又没有正确的互动认识,要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独立开来,要么将二者简单等同,甚至合二为一。前者的具体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属“党”、“政”不同的管理区间,校园文化建设是校长主要管理的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党委领导下的,这样,在“党政分开”的说法下二者被相对独立起来;后者则恰好相反,以绝对地“大德育”思想来指导二者的建设与发展,忽视二者各自的建设与发展规律,对其建设主体、性质、内容和要求等认识不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文化互动工作没有科学、系统地开展起来。

1.2 环境氛围缺乏

良好的环境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校园文化活动更是如此。遗憾的是,在高校中普遍缺少一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实现充分互动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氛围。由于缺少互动观念和意识,加上对二者的关系把握不清,结果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主流文化建设研究方向的偏离,继而导致实际工作的单向化。一方面大家都在提如何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另一方面关于二者互动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研究深度上没有太大突破,最终没有形成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良性互动的环境氛围。在环境氛围缺失的情况下,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互动被关注、支持的力度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1.3 互动机制不健全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的互动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要想取得实效,必须要有配套的工作机制做后盾。由于高校普遍缺乏对互动的正确认识和互动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的良性互动建设并没有有效开展起来。因此,互动机制亟需建立与完善,具体可以从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三方面着手。

在我国多数院校中,不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高校主流文化建设都处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党委书记负责总体领导,校长负责整体管理,具体工作延伸到党委宣传部、学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校后勤部门等,总体来说是一种在党委领导下分工协作的关系。但在高校的具体工作中,各部门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政”现象,即思政部门专门负责学生的学习教育,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后勤部等相应的职能机构专门负责校园的主流文化建设工作。最终导致二者彼此成为了各自独立的部门,而不是相互联系的组合体。由此使学校主流文化建设中出现了“缝隙”。而恰恰是这个“缝隙”,使当今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种非主流价值观有了产生和滋长的条件。同时,互动机制的缺乏或不合理,也必然影响到互动工作的创新,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脱、办事效率低下等,最终影响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有一个清晰可供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基础之上,互动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同时,这个互动平台的运作不是二者之间简单的交流、融合,而是各要素之间全方位的接触、转化。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程度和高校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二者互动平台的内容区域应该确定为制度、资源、行为三个方面。只有深刻把握二者的内在关系,掌握二者的运行机理、互动内容,才能把握大局,使其按照预定路线发展,不至于脱离其本质。

2.1 深刻认识并把握二者的动态关系

我国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互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互动意识缺乏,仍然固守“两层皮”的传统思维,并且理论研究多于动态研究,对二者的动态关系把握不准。因此,要使二者的互动工作科学、系统地开展起来,首先要树立互动意识,由于自主参与意识较弱,需要党政工团各部门制定规章制度,通过指令性的方式调动大家的参与意识,形成“互动惯性”,使互动意识深入人心。其次要从多方面去认真解读二者的动态关系,互动过程中,结构复杂,要素繁多,并且两者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展现出一种全面的动态关系,同时,对这些动态关系的把握程度、采取措施充分与否,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互动的重要前提,也是避免互动过程单一化、形式化的关键。

2.2 提升互动主体间相互促进的能力

互动目标的实现不是某个部门或某几个部门就能做好的,它是一项动态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党政工团各部门的合作,更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其次,要树立起全员参与互动活动的意识。由于目前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互动的认识尚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平,所以前期必须要保障投入,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并加强互动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互动技能,从而真正建立起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互动队伍。

建立高效有序的互动队伍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和谐互动的重要保障,但这支互动队伍要想取得实效,还必须加强成员间的相互交流,提升互动成员的政治素养,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合理地融入到互动实践中去。此外,员工之间还可以进行“岗位轮换”,加深员工对于各部门工作的认识,提升各方面相互促进的意识,从而提高彼此间相互促进的能力与水平。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主体之间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互动平台,并且在这个平台之上,不断进行经验的交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2.3 合理优化内外部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良性互动的重要因素。环境又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一般情况下,外部环境对高校互动活动的影响是间接的,并且外部环境是很难控制的,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学校的积极参与;相对于外部环境来说,内部环境对互动活动的影响更加直接,更具可操作性,因此,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软件、硬件设施的建设,开展健康的校园活动,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只有把学校的内部环境建设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互动活动中来。

互动活动的内外环境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外环境复杂多变,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需要我们对各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审时度势,利用积极因素,取缔消极因素,以点带面,使之形成合力。另外,必须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良好的舆论导向能够促进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利因素的萌生和扩大,有助于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互动的参与意识。

2.4 统一协调的互动机制

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全员对影响互动的各种因素进行不断的认识,对互动的运行机理和运行方式进行全面的把握,并通过多种物质、文化载体,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主流文化建设互动活动。具体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和“校园文化建设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两方面着手,不仅可以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也可以将枯燥的思想政治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更易被接受。

“动力机制是管理学中的概念,指管理系统中动力的来源及其运作的机理。”④完善的动力机制也是推动互动活动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的初级阶段,人们的自觉互动意识还未形成,需要加快动力机制建设,给予员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激励,激发全体员工的参与热情,能够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此外,有了完善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还必须要有配套的保障机制,给员工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物质保障等,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又能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工作才能整体得到推进。

注释

① 王知春.当前我国高校主流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华北电力大学,2009:7.

② 乔树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的互动作用[J].前沿,2005(12):89.

③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5.

④ 秦兆伟,齐明,潘冬梅.新编管理学[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7: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