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青少年服用盐酸曲马多上瘾 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青少年服用盐酸曲马多上瘾 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青少年

服用盐酸曲马朵上瘾

2006年8月14日“新华网”报道,22岁的“钢子”2002年开始吃盐酸曲马朵,当时在网上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告诉他,吃这种药“好玩”“可舒服了”。刚开始他一次吃4片,吃了两回之后就没感觉了,然后他就加大了剂量,从几片到1盒、2盒、3盒、5盒,最多时一次吃过8盒,是正常用量的40倍。“吃完了有一种‘飘’的感觉,想啥有啥。”他说。

“钢子”吃药上瘾后,又鼓动女朋友一起吃。他说,网吧里有很多中学生都吃这种药片。由于吃这种药让人特别兴奋,5天5夜不吃饭不睡觉也不饿不困,因此好多小女孩把它当减肥药吃。

“钢子”的药瘾不断“升级”,4年间竟服用了5000多盒。大剂量地服食盐酸曲马朵摧毁了他的身体,曾经生龙活虎、当过三年兵的“钢子”现在患上了严重的脂肪肝、心肌缺血,肾功能也出现问题。因为大量服药,最近1年多时间里,他曾4次洗胃。为戒掉药瘾,他在自己手臂上砍下了十几道口子。

本刊提醒:

盐酸曲马朵是一种治疗恶性疼痛的中枢性镇痛药,止痛效果比较好,如果严格按照医生处方服用,应该不会产生依赖性。其成瘾性比传统慢一些,长期服用会使人产生药物依赖并发生人格改变,打人、毁物、撒谎、行为放荡等。

由于我国实行药品分类管理时间不长,目前对处方药的管理还很混乱,随意买卖处方药的现象大量存在。盐酸曲马朵是处方药,没有医生的处方药店是不能出售的。然而在很多地方的药店都能买到这种药。这也给药品分类管理带来难度。希望政府加大对盐酸曲马朵的管理力度,药物成瘾与吸毒是一个道理,后患无穷。

十大行业健康透支最严重 IT精英居首

2006年8月8日《新闻晨报》报道,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联合北京慈济健康体检连锁机构联合公布的北京市“健康透支十大行业”社会调查结果显示,IT精英和企业高管(含民营企业主)健康透支问题最突出,亚健康比例分别为91%和86%,已成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疾病重灾区。其他8个行业依次为媒体记者、证券、保险、出租车司机、交警、销售、律师、教师。

调查发现,精神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过快,饮食和生活不规律,是这十大行业的人群严重透支健康的主要原因。关于压力来源,受调查者反映,最大的压力源自家人(31%)和性生活(19%)。本次调查共回收14051份有效问卷,并结合18万份体检数据整合分析而成。

本刊提醒:

专家针对调查结果分析发现,IT行业人群易患疾病主要为脊椎病、血脂增高、血糖增高、脂肪肝和眼科疾病。精英人群比较突出的健康问题有两大类:一是IT精英和企业高管共有的上述“三高”疾病,都属于代谢紊乱疾病,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密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富贵病”很少“独来独往”,若不及时干预,会发展成为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成为“精英猝死”事件的幕后魔手。第二类是疲劳、失眠、心理障碍等亚健康问题严重,这类疾病的形成除工作紧张、经常加班等压力因素之外,长时间上网、应酬过多、饮食不科学、作息无规律、缺少体育锻炼以及家庭不和谐、精神压抑等都是重要因素。

腿上生红线居然会爬动 原是吃生鱼片染上匍行疹

2006年8月12日《扬子晚报》报道,一女性患者着急地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就诊。原来她从日本旅行回国之后发现自己小腿上突然出现了红线状的痕迹,而且每天移动一点,十分吓人。这名患者从没有养过宠物,以前也没有吃过生的东西,只是在日本机场吃过一次生鱼片,因此该院皮肤科主任经过详细询问和细致检查后诊断,这名患者患的是一种叫做“匍行疹”的疾病。

本刊提醒:

匍行疹是一种皮肤游走性幼虫病,由非人型钩虫或线虫的幼虫感染移行于皮内所引起的曲折的线形损害。通俗形象地说,就是虫子在人的表皮内“挖掘隧道”蜿蜒前行留下的痕迹。一般猫钩虫和狗钩虫的幼虫是匍行疹的主要病原体,寄生于各种野生动物体内的钩蚴或绦虫蚴也可以引起这种病。匍行疹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表皮内的幼虫可能会进入体内,到脑部可能会引发癫痫,到眼睛可能引起失明,进入胃肠道可引发胃肠道出血,后果是很严重的。

夏季是匍行疹的好发季节,市民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吃生的东西,尤其是肉类,吃火锅等的时候一定要将食物涮熟后方可食用。养有宠物的家庭应该对宠物进行定期检疫、打虫,人尽量不要和宠物过分频繁、亲密的接触。

可杀艾滋病毒的

液体安全套浙江被叫停

2006年8月11日多家媒体报道,有群众反映,浙江平阳、黄岩等地宾馆在售卖一种名为“康乐宝”的杀菌剂。这种产品的生产单位为“香港长江医药化工实业公司”,声称能在1分钟内杀灭各种性病病原体,并在10分钟内100%灭活艾滋病病毒。在它的说明书上,也标注有预防艾滋病、性病作用,并印制有“液体安全套”的文字。如此“神奇”的功效和“新颖”的称呼,引起了卫生部门的关注。

浙江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在获悉消息后,要求该省疾控中心立刻展开调查并提出意见。经过和相关部门联系,执法人员发现,“康乐宝”杀菌剂在宣传上破绽百出。

浙江省疾控中心专家认为,“康乐宝”杀菌剂在事实上并不能起到有效的物理屏障作用,更无法阻止艾滋病病毒通过性(黏膜)途径传播。该杀菌剂即使有杀菌作用,也不可能达到的百分之百“安全”,相关杀灭艾滋病病毒的作用也未经科学实验证明。因此,该产品的包装说明是不确切的,该杀菌剂也不可能作为预防艾滋病的有效工具。

此外,浙江省疾控中心还认为,“康乐宝”杀菌剂外包装上印制的“液体安全套”文字,以及“可杀灭艾滋病病毒”的夸大不实宣传,有误导消费者的倾向。

本刊提醒: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中心均没有推荐杀菌剂预防艾滋病的技术意见,预防艾滋病的推荐首选仍是男用橡胶安全套。中国疾控中心相关部门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出具过相关的检测证明,该产品是否真正具有杀灭艾滋病病毒的作用,需进一步论证。

据了解,我国目前只有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能够开展艾滋病病毒培养。因此从技术角度看,不具备开展艾滋病病毒培养能力的所有单位和实验室均不可能提供相关的艾滋病病毒检测服务,也不能科学证明杀菌剂对艾滋病病毒的作用。希望消费者在选购此类产品时要多加留意,谨防上当。

剧毒海蜇蜇死两泳客

2006年8月8日《华商晨报》报道,8月5日,位于辽宁营口鲅鱼圈经济开发区的金沙滩海滨浴场里,一名在浅水里游玩的9岁女孩小婷和一名沈阳某医院的女护士孟寒被海蜇蜇伤,随即产生过敏性休克,附近的渔民随即拿来了他们常治疗蜇伤的白矾给孩子敷上。但没想到,孩子不但伤势未好,还陷入了昏迷。大人们赶紧拨打了120,将孩子送到了熊岳二院,事发后,沈阳、营口两地医疗单位紧急进行抢救,可医生们发现,两人是被一种剧毒红海蜇蜇伤,由于情况罕见,根本找不到有效治疗方案!伤者症状迅速恶化,两名伤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另有一名男孩受轻微蜇伤。

本刊提醒:

这种海蜇是一种红蜇,当地俗称沙蜇,其毒性直接攻击人的心脏。因为事情太罕见,不但医院根本没有应对经验,在国内都没有找到有效治疗方案和药物!对于这次惨剧,医生认为,这不仅由于沙蜇毒性强,还和受害者体质的过敏程度有关。一般的人被海蜇蜇伤可能只是红肿。但过敏体质的人就可能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在被海蜇蜇伤后,现场的及时正确的救治是非常重要的。

被毒海蜇蜇伤后常采用的一些办法就是用一些弱碱冲洗和擦洗被蜇伤的部位,千万不要用淡水冲洗,因为淡水冲洗会刺激刺泡释放毒素。

荧光文身因染料质量低易引发局部病变

2006年8月11日《上海青年报》报道,白天正常的肌肤,一到晚上就能发出各色光芒。为了成为派对中的焦点,眼下一种将荧光粉加入染料中的荧光文身在年轻人中盛行,但由于染料质量参差不齐,记者从一些美容整形医院获悉,因荧光剂、染料质量低劣而引发文身部位病变的年轻人倍增。病人因为对染料过敏造成文身处发炎,发生文身部位溃烂的情况,有些甚至将留下一大块疤痕。

本刊提醒:

荧光文身的特别之处是,白天看似正常的肌肤,到了晚上就会发出如同“夜光杯”似的荧光色。为了能成为酒吧中的闪光点,一些上班族坦言,因为荧光文身白天不露痕迹,因此他们才会选择尝试。

但现在市面上,即便是最先进的激光仪器也只能“洗”掉蓝、绿两种颜色,像荧光剂这样“扎根”在肌肤内的,根本无法抹去。因此年轻人贪图时尚、美丽的同时也应该保持理智,不要图一时之快而遗憾终身。

由于荧光文身在年轻人中的迅速走红,现在有许多店家为了以低价招揽生意使用起有毒的工业荧光剂。工业荧光剂是一种化工产品,这种化工产品中含有多种多样的有毒成分,对肝脏有慢性毒害作用,而有些荧光剂国家是有严格标准的,如果使用超过这个标准的话,其中有一些复杂的化工成分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并且还可以致癌。

婚前倾听专家建议 济南出现“心理婚检”

2006年8月9日《齐鲁晚报》报道,28岁的赵小姐谈了个男朋友,一年多下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要和对方结婚吗?举棋不定的她与男友来到心理门诊,做了“心理婚检”。心理咨询师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他们慎重考虑的建议。一个月后,经过反复思量的赵小姐作出了和男友分手的决定。现在的她并没为自己的选择后悔。

“心理婚检”实际上就是婚前心理咨询,近年来在上海等大城市兴起的“心理婚检”也现身济南。通过婚前心理辅导,未婚男女听取心理专家的分析和建议,认识双方存在的问题,然后自己作出决定。

本刊提醒:

“心理婚检”并不是简单地提供咨询。它包括资料收集、量表测试和分析、给出建议等环节。心理咨询师会要求双方讲述恋爱史、对对方和自我的评价,并且收集家庭背景、人际交往、职业等各方面的资料。然后,来访者会被要求做一份包含300多道题的心理测试。根据测试的得分和个人资料,咨询师会给出两人的婚姻心理匹配分数,并分析双方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

年轻人将个人问题求助于专家、社会,是一种社会进步。通过量表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熟度、责任心等,专家可据此给出一些建议,但并不能得出很准确的结论,而且很难照顾到个体差异。本刊提醒,是否适合结婚是个人问题,还要自己作决定,对“心理婚检”不可盲目迷信。

氢氟酸“吞掉”画家3根手指

2006年8月14日《时代商报》报道,家住营口的某中年画家十几天前,在搬家时发现他保存的一幅山水画的玻璃画框被弄脏了。他用水怎么也清洗不干净,便用了一种化学制剂氢氟酸擦洗。

由于他不知道氢氟酸会把皮肤、肌肉组织及骨头等烧灼造成坏死,因此也没戴手套进行保护。结果十几个小时后,他手上出现红点,而且疼痛。无奈,他来到自家附近的一家医院,医生说不知道应该怎么治疗;他又来到当地一家大医院,还是没有办法治疗。这时,他手越疼越厉害,只好往沈阳赶。他来到医大一院后,急诊科医生请烧伤科医生会诊,但因距离手被灼伤已经22个小时,画家的手已经变成灰白色,医生立即给他用药。医生说,被灼伤最重的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怕是保不住了。果然,尽管医生用了很多办法,但画家最终还是失去了3根手指。

本刊提醒:

氢氟酸即氟化氢的水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会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死;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还可引起支气管炎和出血性肺水肿。氢氟酸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严重的可导致死亡。由于氢氟酸刚接触皮肤没有什么感觉,几个小时后才出现症状,因此患者一到医院就晚了。所以,使用氢氟酸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本刊提醒广大读者,使用化学药品时一定要注意防护措施。

教师杀虫剂喷学生脑袋灭虱

14小学生中毒

2006年8月9日《燕赵都市报》报道,8月7日下午,河北省沧州吴桥杂技学校的一名教师为了灭除学生头部的虱子,向一年级和二年级一些同学的头上喷洒杀虫剂,随后又用塑料袋套在头上。罩了一会儿后,老师让同学们洗澡,把药液冲洗干净。药水顺着洗澡水流淌到学生后背上,红红的一片,疼得厉害。同时,另外一些同学也出现了头疼、恶心等症状,导致吴桥杂技学校14名学生因头部喷洒杀虫剂出现中毒,被送到医院。

据医生介绍,学生头上喷洒的是“飞枪”牌气雾杀虫剂,刚送到医院时,中毒孩子普遍出现头皮发痒、头疼等症状。中毒严重的呼吸困难。医院紧急为中毒学生输液解毒,严重者则采取了输氧等措施。目前,中毒学生基本脱离了危险。

本刊提醒:

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是拟除虫菊酯类的卫生杀虫剂,人体如长期接触会造成神经系统毒性,引起头晕、头痛等症状。因此,人们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在喷药雾之前,必须先把所有食物、水源、碗柜密封,最好在人们进餐之后使用,避免污染,而且要将药罐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位置。二、应该做好防护,最好能穿上长袖衣服,戴上口罩,防止皮肤或呼吸道中毒。三、不要过量使用。许多人为了增强杀虫效果而加大使用剂量,但这样同时也容易导致中毒。如果发现家人或小孩有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皮肤刺痛等症状,应当及时离开使用过杀虫剂的环境,严重的要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四、由于杀虫气雾剂属于压力包装,因此要避免猛烈撞击以及高温环境。另外,部分产品是使用易燃的有机物作溶剂,不要将其对着火源喷射,以免发生危险。

河南郑州:带血输液管

竟制成一次性口杯

2006年8月2日《郑州晚报》报道,有顾客在河南郑州市庆丰街夜市吃饭时发现,一次性塑料杯冲过开水后,就散发着一股强烈的农药味,类似敌敌畏的味道。

记者接到投诉后,来到郑州市黄河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发现这里有几种不同价格的塑料杯。根据从批发市场抄来的厂址和一位知情人介绍,记者找到河南省长葛市东南郊,在京珠高速公路两旁,遍布着许多专业的回收塑料造杯基地,一个叫尹家堂的村子“名气”最大。

在一个院落中,一堆用麻袋捆装整齐的药筒和针筒十分醒目,而在一部分异型药剂筒上,则印有着没有任何中文标识的外文。这些都是从外地收购回来的,这个地方几乎集中了全国的废塑料。就是这些废料制成了老百姓常用的一次性口杯。

本刊提醒:

用回收塑料做一次性餐饮用具,是不合国家标准的。因为杯子中所含的化学配料在高温情况下,产生一些浸生物,溶解出单体,如苯等致癌物质。矿物质和添加剂等渗出品随食品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消化不良、局部疼痛等多种病变,严重者会导致细胞癌变。荧光增白剂的主要原料是“对硝基甲苯”,它是一种环境激素,虽然不会直接毒害生命,但它以激素的面貌对生物体起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可能使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调,诱发疾病产生。

依据国家、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于医疗机构内,在给病人使用过的针头、针管、纱布、棉花、绷带、输液器、药水瓶等,均属于医疗废弃垃圾,必须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回收、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回收、处理医疗废弃垃圾。如果医疗机构擅自处理医疗废弃垃圾,将依法严肃处理。

珠光颗粒唇膏存在安全隐患

2006年7月31日《新闻晚报》报道,在第78次东方科技论坛上,30多位纳米科技专家就“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作了探讨。上海市纳米科技首席科学家蓝闽波指出,对于纳米材料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公众知晓率不高。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陈帆青说:“现在日常生活中,含纳米成分的产品已有不少。拿化妆品来说,一些唇膏的珠光颗粒其实就是纳米颗粒;等离子电视等含有碳纳米材料的电器,长期接触也可能影响健康。对于各种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目前正在建立数据库,以进行系统评估。”

在欧美,一些公众已对纳米产生了恐慌。美国一民间组织曾因一种防晒霜含有纳米成分,要求政府责令企业回收该产品。公众应对纳米的潜在危害知情,但不必恐慌。就像对待转基因食品一样,可以要求企业必须在纳米产品的标签上注明纳米成分,以便消费者自主选择。

本刊提醒:

纳米材料为何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呢?当一种物质缩小到纳米尺度后,它的性质就会发生显著变化。如实验表明,2毫克二氧化硅溶液注入小白鼠后不会致其死亡,但若换成0.5毫克纳米二氧化硅,小白鼠就会立即毙命。而且,纳米材料不易降解、穿透性强,人一旦吸入纳米颗粒,其健康就会受到潜在威胁。

本刊呼吁,我国应加紧建立有关防范纳米毒性的法律法规和生产标准,这不但对消费者有利,也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出口,因为我国如果在这一领域落后于欧美国家,就可能导致很多纳米产品因不符“国际标准”而遭遇出口壁垒。

上海密切关注两致病菌 慎食三分熟牛排

2006年8月9日《东方早报》报道,记者从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上获悉,上海将密切关注国内外近几年出现的几种新的致病菌,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等,并拟将这些新病菌编入针对餐饮行业的培训教材。

上海市目前虽然尚无上述两种食物中毒的报告,但近年来已多次在食品中检出这两种致病菌,说明上海市具备发生这两种食物中毒的条件,应给予极大的关注。尤其是现在很多外籍人士和“海归”喜欢按照西方的饮食习惯食用一些三成熟的牛排,这种没有完全熟透的牛肉给人感染上述致病菌提供了极大的机会,比如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就最容易污染牛肉和乳制品。

本刊提醒:

这些新的致病原所引起的危害往往较传统的致病菌更加严重,其致病力、病死率等均较常见的致病菌来得更高,如O157可引起血便和腹痛,并可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而重症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食物中毒可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孕妇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