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经验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经验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能力的提高对大学生顺利就业显得尤为重要。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为例,阐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要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细化、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三个方面入手,“贯穿四年,系统推进”,从夯实低年级专业基础到高年级就业能力培养的过渡,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能力;社会实践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据权威部门统计,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就业形势严峻。而独立学院“三本”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比普通高校“一本”、“二本”毕业生更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客观因素影响,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就业能力不强,职业定位模糊,在选择工作机会时,或急功近利、眼高手低,或自卑焦虑、畏葸不前等。因此,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在就业市场上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就业能力高低就成为了关键因素。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本着“贯穿四年,系统推进”的思路,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而提出的。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很多种,但目前仍没有统一定义。目前所说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是要培养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其可雇佣程度,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促进社会发展等能力。这里的就业能力不仅包括学科知识与技能等显性能力,还包括分析与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创新等隐性能力。显性就业能力的提高需要以培养大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为突破口,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知识技能的竞争优势;而隐性能力的提高则需要借助实践平台,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就业意识,提高必备的就业能力是当前解决大学生特别是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当前,很多大学生将实现就业的重点放在把握就业机会上,即在找工作的时候,努力提高应聘技巧与策略,如目前流行的毕业生“包装”、谈话策略和技巧、对薪水期望的表达方式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的恰当运用等等,但这并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的一项题为《2006大学生就业“力”调查》结果显示,面试时用人单位看中应聘者如下几方面的能力:实践能力(26%)、专业知识(24%)、谈吐表达(22%);实习期间用人单位最关注应聘者如下几方面能力:学习能力(51%)、团队合作能力(42%)、执行能力(36%)、创新能力(24%)。而实际情况是大学生恰恰在学习、实践、团队合作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即所谓就业能力不足。还有调查表明,80%的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初到工作岗位时都欠缺一定的社交协作能力,在其任职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培训。此外,近年来,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在人才招聘中很受用人单位青睐。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或者把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作为录用的必备条件或者优先条件。而实际上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缺乏,实践能力普遍欠缺,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高要求。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作为独立院校就业工作者,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要始终坚信“抓住过程必有好的结果”,需要从源头抓起,针对低年级学生,重严抓专业素质,对高年级学生,则更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做在平时,全员投入,细化、优化就业指导体系,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实现从夯实低年级专业基础到高年级实践能力培养的过渡。

1.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素质”

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持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宁波大学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应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特点,实施过程化管理,“全员育人”,建立、巩固和完善综合导师制,随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建立起“班级辅导员制度”,由高年级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低年级学生积极帮助和指导。同时,通过第二课堂、学科竞赛、专业讲座等营造学习氛围,促进学业交流,巩固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就业专业知识能力。

2.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近年来,很多用人单位在选拔大学生时都一改过去只注重专业课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选人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就业能力,而解决问题主要途径就是社会实践。一项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回访调查显示:在求职成功的影响因素中,选择“实践动手能力”的占89.6%,选择“人际交往能力”的占90.2%,这表明学生更注重自己的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这和用人单位的用人意向是一致的。

首先,社会实践要以高质量的实践基地为依托,而校企合作是世界上各国高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普遍经验。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需要高校主动联系,了解社会需求,整合社会资源,注意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方向,积极组织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共建关系,把社会实践基地与就业实习基地联系起来,根据用人单位需求,推荐选拔学生,让学生大四上学期就开始就进入实习阶段,提前把握就业脉搏,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就业创业实践学习环境。

其次,要逐步建立起了宣传发动——选拔——培训——实践(传、帮、带)——总结、表彰、推广——建立人才库——推荐就业相对完善的就业实践体系。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去”,把高年级学生推向社会,贴近“实战”,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差距,找准定位,在练好内功的同时,提高应用能力,挖掘就业潜力,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自主挖掘实践机会,使专业实习、实践和社会服务以及就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3.“以学生为本”,细化、优化就业指导

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除了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还不够,还必须掌握一些和求职相关的技能技巧。所以,专业的就业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人文学院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对学生分类、分阶段指导。高校就业分管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构成就业指导队伍主力,每一个年级每学年初要对班级学生开展一次学业、就业规划讨论和指导,将四年的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学年,实行目标管理。班主任对学生学业和就业规划进行评改,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每个学生提交的规划书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指明目标和努力方向,增强学生的就业紧迫感。同时,还要定期通过班主任经验交流,相互取经,提高学业规划指导水平,积极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

从第七学期开始,组织班主任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按照就业潜力对就业群体进行了分类,开展分类指导,优化服务质量。对于竞争力强的学生,强化择业技巧的指导,促进学生找到比较适合的工作;对于竞争力中等的学生,强调并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学生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帮助他们分析形势、正确评价自己,力求学生保持清醒头脑;对身心有缺陷、交流与协作能力较弱、家庭经济困难、实践能力较差等四类就业能力较低的毕业生群体给予特殊关注与帮扶,对他们采取摸查登记、专项训练、全面辅导、个体咨询、特殊推荐等措施,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尽早落实就业单位。

四、结论

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需要高校树立起长远的眼光,贯穿四年,系统推进,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就业指导三个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坤英,培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J].人才开发,2009(1):47-48.

[2]陶荣兄,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J].学术纵横,2010 (2):116-117.

[3]王自强.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1):78-80.

[4]央视:东方时空调查:毕业生有多少就业“力”[EB/OL]..cn.2006-02-09.

[5]孙亚辉,李成,李靖.独立学院就业工作探索[J].法制与社会,2009(2):257.

[6]杨娜,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传承,2009 (4):126-127.

[7]陈冰,梁如春.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经营与管理,2011(1):81-83.

作者简介:刘璞(1978—),男,硕士研究生,讲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从事学生工作5年,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