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典籍英译―问题与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典籍英译―问题与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文化深厚博大的内涵。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辉煌的华夏文明,而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则是我们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英译;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不但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们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各个方面从古到今的人文状况。上自古神话,下至清代学术,前后数千年的重要作品,包含着中华文化遗产的全部精华,而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传播这些优秀的中国文化典籍则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典籍英译的确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

一、典籍翻译的重要意义

典籍翻译也是中国典籍自身发展的需要。本雅明曾经指出:翻译作品虽然与原作存在于不同的空间,然而,翻译作品却源于原作,是原作生命的延续(Munday:2002)。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化典籍都是某一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如果要将其深邃的思想文化代代传播下去,且经久不衰,就需要学者和译者不断地丰富它的翻译,甚至是重译该作品。换句话说,典籍英译不但能够使我国的古典作品重新焕发光彩,而且也能向世界传播我国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 例如《道德经》,相传是我国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我国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可以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有一千多种。其译本之多,远远超过任何一部中华典籍的译本。不仅如此,“题名为《道德经》的这81个简短篇章,其译本的频繁出现,超过世界上任何一本书,唯一的例外是《圣经》”。作为译者之一的汪榕培教授也曾经指出: “《老子》在国外已有百余种英译本”,可以说,《老子》一书在不断的译介中获得了新生,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传统道家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播。 中国文化典籍不但思想深邃,博大精深,而且言简义丰,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所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作品全面而准确地翻译到国外,让世界其他民族真正地了解中华文化,进而真正地了解中国。中华典籍的翻译一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中华典籍不但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从而使理解和翻译的难度相应加大。在具体的翻译策略上,译者和学者应该采取多元、互补的翻译策略以期把我国典籍作品中的文化信息准确而又完整地传递出来,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开展中外交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典籍英译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层面:走出去的意识不强

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向其他民族学习。在向其他民族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懂得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典籍翻译介绍到国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增强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这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需要,我们不仅要“请进来”,还要学会“走出去”,也就是说,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文化不但是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而且文化软实力也已经成为了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化典籍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典籍的外译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汉语文字的特殊性,中国几千年文明进程中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很少被介绍到世界各国,以至于世界各国对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与文化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同时在中国政府的殷切关怀以及在我国众多学者和译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文化典籍的外译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1995年我国开始启动《大中华文库》工程,它是我国首次全面而系统地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重大出版工程。《大中华文库》工程所翻译出版的文化典籍几乎包含了我国五千年历史文明中的所有精华。《大中华文库》不但向世界精准、传神地翻译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典籍,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文化。 从近代历史看来,中国的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比,大多数处于“弱势文化”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外国译者为了他们所服务的统治者的利益,在译介中国文化典籍的时候,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本阶级的印痕,甚至是扭曲了我们的一些优秀作品。因此,我们有必要向世界提供比较全面、比较系统、比较完整、比较符合原貌的中华典籍译本。

(二)技术层面:译文信达雅的程度有待改进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惯和表达方法。一句话,一个词,在一个国家表达的是好意,引起人们好的联想和情感,在另一个国家转达的可能是坏意,引起人们不好的联想和情感。如果翻译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误解或不快。而如果我们注意这些差异,在译文中加以运用,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是一种语言向另一语言转换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就须对原语及译语的熟练掌握。翻译不仅是译者个人行为,也不只是语言文字的简单转换,还要受到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这些因素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和审美情趣。 美国着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对我国译界影响很大。其中心理念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而非拘泥于词汇及句法等外在形式上的对等。该理论认为,翻译所追求的是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换言之,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感受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感受相同或大致相同。因此,译者所追求的应是语际间的“等值语”,而非“同一语”。翻译强调的是再现源语信息,不强求形式上的一致。根据这一理论,在进行民族典籍英译时就要兼顾到典籍在中国的读者与英语读者两方面因素,需要译者对这些典籍的读者群与英语读者群有深入了解,而目前一些译本尚不够准确。

参考文献:

[1]李.中国文化典籍的文化意蕴及翻译问题[J].外语研究,2000(1)

[2]刘性峰.典籍英译的意义[J].皖西学院学报,2005(2)

[3]Jeremy, Munday.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Walter Benjamin.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Routledge, Great Britain, 2002.

[4]Feng,Gia-Fu & J. English (trans.). 1989. Lao Tsu Tao Te Ching [M].New York:Vintage Books

[5]汪榕培(编著).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