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日本盲僧琵琶的沿革和变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日本盲僧琵琶的沿革和变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本盲僧琵琶在一千多年的沿革变迁中,经历了从佛教音乐向游艺音乐的演化。盲僧琵琶所使用的乐器也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为了自身存在、发展的需要几度变貌,直至孕育出当今日本最主要的两大琵琶种类:萨摩琵琶和筑前琵琶。本文将从四个不同历史时期阐述盲僧琵琶的沿革和变迁,揭示盲僧琵琶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大致脉络,以及对日本其他种类琵琶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为我国琵琶界和日本盲僧琵琶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和线索。

一、奈良时代(710―794)――佛教的盛行推动了佛教音乐的发展,也成就了盲僧琵琶,使其成为了佛教传播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根据佛教的传说,释迦摩尼因为怜悯弟子严窟尊者是位盲人,便让他用琵琶伴奏诵读地神陀罗经,参与举行土荒神的说法活动,这就成为了盲僧琵琶的起源①。

多部日本音乐史书记载,盲僧琵琶从印度传入中国是在三国时期,从中国传入日本是在奈良时期,也可能更早一些。关于这种说法并没有准确的史料记载,只是通过早期盲人僧侣间的传说记录了下来。有证可查的是,筑前盲僧撰写的《玄清法印芳记》②和萨摩盲僧撰写的《盲僧由来记》③。盲僧琵琶在钦明天皇(509―571)时期传入日本的说法两书是一致的,这可能和钦明天皇时期,佛像和佛教经文首次以官方形式传入日本有关。盲僧琵琶传入的地点在日本日向宇渡的岩屋,传授人是中国唐朝的盲僧,被传授的人是日本皇族和大臣的盲人孩子。此外,元明天皇时期建造的平城京(今奈良)是模仿唐都长安仿造而成。元明天皇是奈良时代第一位女皇,她推崇佛事,对佛教可谓顶礼膜拜,奉若神明。为此,平城京中建了很多寺院,并让高僧辅佐朝政,盲僧们开始研修土荒神的礼法,协助建立传教大师的延历寺等,这些内容两书的记载也完全一致④。除此之外,奈良时代中叶,圣武天皇时期开始在各地建立国分寺,又在奈良建造东大寺,期望用佛教求得国泰民安。盲人僧侣也随着政府的护国思想而不断壮大,盲僧们除了用琵琶伴奏进行《地神经》、《荒神经》等的诵读,还要从事其他的法会、祭祀等宗教活动并和神道、修验道以及民间的活动紧密结合。除在寺庙中做法事外,还到处巡回为施主举行法事,一边斋戒沐浴祈祷神佛,驱除妖魔,一边用琵琶伴奏,演奏佛法的诵词。由此可见,盲人僧侣传承并发展了盲僧琵琶,使盲僧琵琶成为了佛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后来,从具有传统佛教音乐特色的盲僧琵琶中,分化出具有娱乐性音乐特色的盲僧琵琶。这种新形式的盲僧琵琶演奏者,不但成为了宗教音乐家,也成为了平曲(平家琵琶)演奏家,还成为了职业艺人。盲僧琵琶的诞生和发展与佛教和宗教音乐有着直接紧密的关联,也和盲僧受教育程度,听觉系统发达,对音乐感悟独擅胜场有关。在这个时期,作为服务于佛教和宗教音乐的盲僧琵琶,主要在贵族社会中流行,对于日本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奈良时代虽然盲僧琵琶在九州一带非常盛行,但此时的盲僧琵琶表现形式质朴,基本上没有节拍的韵律,形制上也细小,全长只有82厘米,采用四弦五柱,里甲用榈木或桑木制成,腹板用桐木制成,柱用水糊粘结,拨子又大又宽,琵琶弹奏时没有旋律和曲调,只是加上发音的节奏,并不是纯粹的音乐⑤,主要是为了表现宗教性的氛围。从音乐性的角度看,属于极其幼稚的萌芽时期。可是进入平安时代,盲僧琵琶开始融入京都具有音乐性乐琵琶的诸多元素,盲僧琵琶的功能也由单一的佛教音乐形式向多元化音乐形式的方向发展,以至于诞生了具有日本独特音乐形式的物语琵琶和琵琶乐。这一变化不但孕育了比肩叠迹,趋之若鹜的琵琶演奏职业艺人,还推动了琵琶事业的飞速发展。

二、平安、镰仓、室町、战国时代(794―1573)――盲僧琵琶的“里艺”⑥孕育了物语琵琶,成就了《平家物语》说唱本。盲僧琵琶大家开创了盲僧琵琶培训班或培训学校,非僧侣盲人开始学习盲僧琵琶,琵琶法师从此诞生。

804―805年日本的僧侣最澄和空海从唐朝习得中国的佛教音乐带回日本,作为佛教的仪式音乐或典礼音乐在日本很快盛行起来。最澄回国后在琵琶湖畔的比鄙酱唇了天台宗,孕育了早期盲僧琵琶绝大多数的演奏家和划时代杰出的盲僧琵琶音乐创新者及乐器改革的匠师们。可以说在日本琵琶分类中除了乐琵琶,剩下的几乎所有琵琶种类都留有盲僧琵琶匠师们巧夺天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印迹。空海从唐朝回到日本后,在高野山创建了金刚山寺。他是一位文艺理论家,也是一位密宗集大成者。他的最大贡献是将中国学到的佛教本土化,并发明了当今日语的平假名,这对佛教和佛教音乐更好地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必备条件,也使得盲僧琵琶演奏者能通过文字更准确地把握佛教及宗教音乐的精髓。

由于唐朝的文化艺术源源不断传入日本,上流社会产生了游艺的潮流。贵族们开始把游艺当成一种娱乐,像琵琶、筝、笙、笛、和歌等都成为了娱乐的工具。由于贵族们开始的游艺行为模式直接影响到武士阶层,又向商人、手工业者等蔓延,逐渐形成了大众文化娱乐的潮流。这致使盲僧琵琶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开始向娱乐音乐分化。其创始人是平安时代初期仁明天皇的四子人康亲王。他患病双目失明后,出家隐居山科(现京都市山科宫)。因人康亲王是琵琶高手,出家为僧后,招募了许多盲僧和盲人,教授他们琵琶、诗歌和其他管弦乐器等。亲王在世时因出演《伊势物语》被后人称作“山科的禅师亲王”。《伊势物语》是平安时代初期完成的歌物语⑦,全文128段,主要讲述平安时代歌人,风流倜傥的美男子在原业平(825―880)将情感倾注在摩肩接踵3733位交往女子的恋爱故事。亲王的出演在当时产生了非同凡响的影响力,对之后出现的物语琵琶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也为盲僧琵琶演奏者和琵琶法师们用琵琶伴奏说唱故事的音乐形式开创了历史先河。

受到物语琵琶的影响,镰仓时代由雅乐和琵琶大家信浓前司行长,比鄙降拿ど琵琶演奏大家生和天台声明的名僧慈镇和尚共同完成了《平家物语》说唱本的创作。行长撰写了《平家物语》的平曲词章部分,又和生、慈镇二人协力共同作曲,汲取了雅乐、佛教的声明⑧和盲僧琵琶的音乐要素,创作出了雅乐、盲僧琵琶和声明混合体的崭新音乐形式,被后世称作平曲、平家或平家琵琶等。平曲完成初期只允许盲僧琵琶法师来演奏。由于平曲在文学性和音乐性方面的影响力,以至于压倒性地替代了之前所有物语琵琶的表现形式,迅速地在盲僧琵琶法师和琵琶法师中流传和发展起来。之后,接踵而来盲僧琵琶技术上的创新不断完善了平曲,也使得平曲脱离了宗教行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说唱音乐⑨。

室町时代平曲演奏大家、盲僧琵琶大师明石觉一,为了将自己潜心修订的《平家物语》新版说唱本“觉一本”传播开来,他把自己的宅邸设成了当道座(相当于现在的培训机构),一方面教授盲人平曲,另一方面还为天皇、上皇、亲王进行御前演奏。由于“觉一本”将原有的《平家物语》说唱本的三卷增补为十二卷,使得“觉一本”成为一直以来最为流行,传播最为广泛的一个版本,明石觉一也被称为了平曲的复兴之祖。

平曲使用的琵琶,受创始人行长乐琵琶和生盲僧琵琶的影响,其构造介于乐琵琶和盲僧琵琶两者之间,乐器的前端改成了向外张开的形式,采用四弦五柱,调弦法根据流派的不同进行变化,但柱的高度却是一致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琵琶乐器的绝对音高,很适合平曲的演奏。此外,柱的位置不仅仅介于两者之间,有时按柱的上方像乐琵琶的演奏法,有时按柱和柱之间像盲僧琵琶的演奏技法。平曲演奏时大都采用一根弦、一根弦地有旋律的弹拨,这一点也很像盲僧琵琶,有时也采用三度、五度一起弹拨的和弦,这是日本音乐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⑩。这种新题材的琵琶音乐形式,也使得平家琵琶(平曲)在日本琵琶分类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镰仓时代初期,镰仓幕府任命岛津忠久去九州的萨摩、大隅、日向复职,京都的盲僧琵琶大师、妙音寺常乐院第十九代住持宝山检校也一同前往。宝山检校作为岛津氏的祈祷僧侣,在南萨摩的伊作中岛(现吹上町中岛)建立了常乐院盲僧寺院,成为了改革创新后萨摩盲僧琵琶的始祖和萨摩琵琶的发祥地。进入室町时代后,萨摩的领主岛津忠良致力于统一三州,开始鼓舞领地内武士和民众的士气。忠良自幼就喜欢弹奏琵琶,青少年时期就注重情操的培养,不久便成为了琵琶弹奏的名手,为了继续深造,他经常去伊作常乐院聆听住持萨摩盲僧、第十三代主持渊胁长寿院的琵琶妙音,这对他之后琵琶歌的创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岛津忠良为了鼓舞领地内武士的士气,亲自创作了《武藏野》、《迷悟M》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歌词,命渊胁长寿院谱曲。渊胁长寿院受命后,开始研究盲僧琵琶和其他种类的琵琶,并着手开始改良萨摩盲僧琵琶的乐器。经改良后的琵琶,形状很像平家琵琶,原有的六柱改为了四柱,并将柱加高。弹奏时按柱和柱的中间,增加声音的自由变化,特别是为了加强发音的强度,特意把面板做成了凸面,和以前的琵琶相比,改良后的琵琶声音低而音量大。琵琶所用材质也由原来盲僧琵琶使用的软木改为了硬桑木,拨子从原来的杓文字型改成了扇子型。萨摩琵琶从此进入了成长期,但离成熟期仍然路途遥遥。为此盲僧琵琶演奏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在江户时代完成了萨摩琵琶的定型,使其成为了流传至今最重要的琵琶种类之一。

三、江户时代(1603―1867)――当道座和盲僧座发生了派系之争,推动了盲僧琵琶的变革和发展,也确立了萨摩琵琶的最终定型。

这个时期萨摩和筑前的盲僧琵琶已发展到了九州全域,形成了和当道座对立的盲僧琵琶集团,为了争夺说唱物语琵琶的权利双方发生了派系之争,由于当道座受到当时幕府的庇护,最终派系之争以盲僧琵琶集团的失败而告终。盲僧琵琶团体被禁止从事艺能活动,三弦的演奏也被禁止,这从另一个侧面也给盲僧琵琶法师们提供了一个契机,也成为了孕育现代琵琶的原动力。盲僧们试图用琵琶演奏三弦的音乐,完成和三弦同样的音乐效果,开始对现有的乐器进行改造。盲僧们将原有盲僧琵琶乐器整体缩小、柱升高,由原来的横抱改成竖抱,利用左手的自由活动,在柱和柱之间按弦,通过增加和减少弦的张力,使音程关系改变,尽可能提高旋律的音高,为的是更好地表现武士勇猛、豪壮的气势和激烈、雄壮的战争场面。同时将拨子改成黄槐木,以增强拨弦的力度。通过他们煞费苦心,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制造出能自由演奏三弦音乐的新型琵琶。这一变革,盲僧琵琶的匠师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对萨摩琵琶的最终定型起到了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盲僧琵琶就不会有萨摩琵琶的诞生和演变完善,更不会有能使萨摩琵琶发展到今天的顽强生命力。

经过盲僧们改革后的盲僧琵琶很快在九州地区流行起来,盲僧、武士、商人及手艺人趋之若鹜,琵琶名手也人才辈出。其中,盲僧琵琶大家妙寿,因创作出“豪壮且幽玄”的表现手法而门庭若市,宾客车马盈门。到了江户时代后半期,萨摩琵琶最终完成定型进入了成熟期,成为现在日本最主要的琵琶种类之一,当今被称作萨摩琵琶的大家大都出自这个时期的妙寿流。

四、明治时代(1868―1911)――筑前盲僧琵琶演奏者开创新时代。

筑前琵琶是明治20年左右,由九州的橘智定、鹤崎贤定等人开创的琵琶音乐。两人都出生在盲僧琵琶世家,自幼就随家人习练筑前盲僧琵琶。明治维新以后,筑前盲僧琵琶开始显著衰退,橘智定等人感叹不已。这时萨摩琵琶以东京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很强的势力范围,为了振兴筑前盲僧琵琶,橘智定亲赴萨摩地区的鹿儿岛学习萨摩琵琶。返回筑前博多后,橘智定利用四五年时间潜心研究萨摩琵琶和其他琵琶种类。由于他除学习琵琶之外,还学习琴、笛、三味线、太鼓、长呗、浪花节等,因此造就了他很高的艺术才能。之后,他和其他的琵琶演奏家共同创作出新型的琵琶曲,并完成了对原有筑前盲僧琵琶乐器的改良。

改良后的筑前琵琶汲取了三味线、琴等乐器的诸多要素,使筑前琵琶便于携带,弹奏也更为容易。尤其是给筑前琵琶注入了天地人的理念,特意将琵琶的头、颈、胴体制作成可分解型,幅宽也可根据男女之用进行调整。经过橘智定改革的筑前琵琶歌词有两种。一种被称为“地”,它和萨摩琵琶有异曲同工之处,歌声和乐器分别交替演奏;另一种被称作“节”,歌的旋律附加了琵琶伴奏。橘智定根据琵琶的弹奏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创作出百余种旋律型,并分别赋予了有趣的名称,比如像春、夏、秋、冬、花、鸟、风、月等{11}。受到萨摩琵琶和三味线音乐影响的筑前琵琶的不同之处是,更注重音乐的表现力。筑前琵琶的音乐比萨摩琵琶更加温和、宁静,琵琶和拨子都已变小,面板换成了桐木,音色也比萨摩琵琶更为柔和。受此影响,女性演奏者开始活跃起来{12}。

纵观盲僧琵琶的发展史,从奈良时期盲僧琵琶的沿革和变迁,发展到当今的萨摩琵琶和筑前琵琶,就乐器形制而言,盲僧琵琶既瘦又小,萨摩琵琶既大又长,筑前琵琶介于两者之间。弦和柱也由原来盲僧琵琶的四弦四柱,演变成萨摩琵琶和筑前琵琶的既有四弦四柱,也有五弦五柱。琵琶选用的木材由原来盲僧琵琶使用的软木桐木,改为硬木桑木,演奏使用的拨子也发生了变化。音阶由原来的盲僧琵琶的律音阶,演变成后来的都节音阶。律音阶的频高按盲僧琵琶、筑前琵琶、萨摩琵琶排序。

萨摩琵琶是以盲僧琵琶为基础,以精神修养为目的,具有叙事性的物语琵琶。明治时代后期,萨摩琵琶除了仍然保持具有豪放特质流派的“正派”,还有在东京得到普及,并以纤细、优美的艺风著称的萨摩琵琶的另一流派――锦心流。之后水藤锦穰将琵琶乐器进行改良,运用传统琵琶以外的手法,创造出了锦琵琶。至此,萨摩琵琶被分为“正派”、“锦心流”、“锦琵琶”三大派系。“正派”和“锦心流”是四弦四柱,“锦琵琶”是五弦五柱{13}。再有,“正派”和“锦心流”在琵琶的演奏中加入了歌曲的乐节中间休止,演唱的时候没有伴奏,而“锦琵琶”却有边演唱边用琵琶伴奏的形式{14}。正因为如此,萨摩琵琶从音乐性的角度来说,在琵琶的传承和发展中完成了一次大的飞跃。

筑前琵琶是以筑前盲僧琵琶为基础,融合萨摩琵琶和三味线等诸多元素,确立的另一种琵琶形态。琵琶演奏家橘智定、鹤崎贤定和吉田竹子将这种崭新的琵琶音乐推向了一个高峰,形成了橘流、鹤崎流、吉田流三大流派。明治29年,橘智定进入东京,开始了备受关注的琵琶演奏活动。橘流的势力很大,进入东京后很快得到发展,因亲临明治天皇御前进行演奏而迅速在全国发展了起来,成为了筑前琵琶的杰出代表,由于他对琵琶界的贡献,人送美誉“旭翁”,和萨摩琵琶并存,成为了琵琶界的两大势力之一{15}。“旭翁”去世后,橘流被分为“橘会”和“旭会”两大流派,一直流传至今。而吉田竹子的弟子高峰筑风死后,因无后继者而消失,鹤崎流从一开始就没有发展起来而自生自灭。筑前琵琶的种类分为四弦四柱和五弦五柱两种,说唱和歌唱交错进行,前者是在歌曲的中间休止时加入琵琶,后者是用琵琶伴奏歌唱。

笔者在研究盲僧琵琶的沿革和变迁中发现,盲僧琵琶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本文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大致阐述了盲僧琵琶沿革和变迁的脉络,以及盲僧琵琶对平家琵琶、萨摩琵琶和筑前琵琶形成的影响。可以说在日本琵琶种类分类中,除乐琵琶以外其他琵琶种类都和盲僧琵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因为其对日本琵琶的传承和发展的贡献,才使得日本琵琶在日本音乐史上绽放着璀璨的光芒,并被确定为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日]福井昭史《よくわかる日本音S基Av座》,东京:音S之友社,2007年版。

[2][日]星旭《日本音Sのs史とa赏》,音乐之友社(1971年)

[3][日]田边尚雄《日本の音S》,东京:中文馆书店,1947年版。

[4][日]田边尚雄《琵琶》,东京:平凡社,1964年版。

[5][日]田边尚雄《日本音S史》,东京:雄山阁,1932年版。

[6][日]江田俊了《常S院沿革史》,日南市:常乐院,1990年根据日南市常乐院法流事务所再版。

[7][日]上田景二《萨摩琵琶渊源h》,日本皇学馆1912年版。

①④[日]吉川英史《日本音Sの历史》,东京:创元社,1995年版第59页。

②[日]小田部隆叙、中村德玄共撰《玄清法印芳记》(1905年)。

③作者及出版商不详,转引自【日】吉川英史著《日本音Sの历史》,东京:创元社,1995年版第59页。

⑤[日]小泉文夫《日本の音》,东京:平凡社,1994年版第165页。

⑥非盲僧琵琶本行的技艺.。

⑦物语文学的总称。物语也被称作故事或传奇故事。

⑧古代印度五明之一,研究音韵、文法、训诂之学,也被称作佛的赞歌。

⑨[日]久保田c一等著《初めての音S史》,东京:音S之友社,1996年版第135页。

⑩同⑤,第173页。

{11}同⑤,第174页。

{12}[日]久保田c一等著《初めての音S史》,东京:音S之友社,1996年版第138页。

{13}{14}{15}[日]国立鍪I部宣徽n编辑《日本の音S》,日本艺术文化振兴会发行,第43页。

王超慧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