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生师生关系、学习动机及其相关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生师生关系、学习动机及其相关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采用《师生关系问卷》和《学习动机问卷》,对某市的250名初中学生的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经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后,结果表明:(1)初一与初三年级、初二与初三年级之间在学习动机和师生关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动机上没有差异,但在师生关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3)初中生师生关系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动机;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0

1 引言

学业成就动机简称为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期间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业成就动机是推动学生努力学、取得学业成就的动力,并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学习动机的形成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首要阶段或预备阶段,如果缺乏学习动机或者动机不足,再聪明的学生也难以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学习活动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离不开学习动机这一学习的心理基础。学习动机作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因素,在最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行为的目的性和能动性。正是由于学习动机和学习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因此使得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一直成为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实践所关注的热点。

许多中小学生认为学习对他们而言,更多的不是对成功的渴望而是来自对失败的威胁,对他们来说学习活动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 大陆学者周国韬(1993)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的平均得分呈下降趋势。作为学习主体的中小学生在目前的学习活动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甚至把学习当成一种痛苦的体验,而目前在学校中出现的学生厌学和辍学等现象很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众所周知,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如果主体不主动去获取知识、主动加工知识、主动构建知识,那么,再优秀的教师、再好的教学方法也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影响学习动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师生关系,鲍聪在师生关系研究评述中指出: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模式影响着教育的一切环节,对教育活动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关系的研究,发现中学生师生关系和中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有显著的相关。师生关系越好,中学神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越好,学习能力越强。李彩娜、邹泓等研究发现,师生关系的质量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刘万伦、沃建中研究发现,师生关系是影响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关于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师生关系与学习动机、学业成就之间关系进行描述性解释阶段,真正进行实质性分析的研究甚少,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关系的深层次的研究还比较少。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在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发现师生关系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某学校的250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201份,占80.4%。其中男生105人,占55.2%,女生96人,占42.8%;初一年级占35.3%,初二年级占36.3%,初三年级占28.4%。

2.2研究工具

《学习动机问卷》采用的是由台湾学者余安邦编制的"个人取向成就动机量表"(内部动机)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量表"(外部动机)混合而成,共13个条目,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其中条目2、13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学习动机越强。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134和0.7618 。

《师生关系量表》共18道题,被研究者分为三个纬度,即师生间学习关系、师生间情感关系、师生间地位关系。师生间学习关系纬度包括:1、4、7、10、13、16题,代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关系的紧张程度;师生间情感关系纬度包括2、5、8、11、14、17题,代表学生与老师在情感距离上的困惑;师生间地位关系纬度包括3、6、9、12、15、18题,代表学生与老师在地位上的困惑。该量表采用五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师生关系越好。该量表各纬度的a系数分别为0.766、0.881、0.882,说明该量表的信效度较好可以用来测试师生关系。

2.3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使用SPSS17.0、EXCEL处理及分析数据,另外还主要使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初中生师生关系的年级差异比较

以下是对不同年级的初中生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差异比较 ,结果见表3.1:

表3.1 初中学生师生关系的年级差异

注:* P

由表3.1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学生的师生关系是不同的。不同年级的师生关系在师生间的地位关系上没有差异,在学习关系、情感关系和师生关系总分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

经过LSD进一步分析,初二与初三年级,初三与初一年级在师生间的学习关系上存在差异,初三与初一年级在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及总分上也存在差异。

3.2初中生师生关系的性别差异比较

以下是对不同性别的初中生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差异比较 ,结果见表3.2:

表3.2 初中学生师生关系的性别差异

注:* P

由表3.2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在师生关系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的得分低于女生的得分。在学习关系、地位关系和情感关系上没有显著差异。

3.3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比较

以下是对不同年级的初中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差异比较 ,结果见表3.3:

表3.3 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

注:* P

由表3.3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动机总分上没有差异, 初三年级组的学习动机成绩低于初一和初二年级组。

经过LSD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初二与初三年级之间,初一与初三年级之间在个人取向成就动机和学习动机总分上不存在差异。

3.4初中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比较

以下是对不同性别的初中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差异比较 ,结果见表3.4:

表3.4 初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

注:* P

由表3.4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在学习动机总分上有显著差异。

3.5初中生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之间关系的相关分析

以下是对初中生的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见表3.5:

表3.5 师生关系与学习动机之间关系的相关分析

注:* P

由表3.5可以看出,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但是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师生关系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4讨论

4.1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动机总分上没有差异,但是年级越高学习动机的得分越低。这种现象可能与中国人的成就动机的总趋势有关。大陆学者周国韬(1993)发现:[1]随着年级的增长,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的平均得分呈下降趋势。[10]有研究指出: 在初中、大学、20~50岁三阶段,中国人成就动机总体呈下降趋势。另外,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成绩随年级提高而呈下降趋势可能与学校办学思想、教学方法也密切有关,现行教育体系中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还很根深蒂固,追求高升学率任然是许多学校的主要目标,因而教学内容注重知识性、高难度,教学方法以题海战术为主,会淹没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学生的创新性。厌学情绪随年级上升而加剧,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4.2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与周国韬、景怀斌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但与余安邦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男生的学习动机高于女生,可能是由于男生在进入初中后数理逻辑空间思维能力得到显著发展,初中的课程设置增加了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而这些课程与小学的课程有着显著地区别,能够更好的发挥男生的思维优势。男生在这些理科学科上取得的成绩可能会高于女生没,这恰恰增强了男生的自信心,强化了其学习动机。另外,进入初中后,男生的竞争意识开始增强,责任意识萌芽生长,为了能够不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他们不得不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将学习作为增强竞争的一个有利条件。

4.3师生关系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的师生关系在师生间的地位关系上没有差异,在学习关系、情感关系和师生关系总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初二与初三年级,初三与初一年级在师生间的学习关系上存在差异,初三与初一年级在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及总分上也存在差异,并且得分情况是初二最高,其次是初一和初三年级。也就是说,在各个纬度上,初二年级与教师的关系最好。发展心理学表明,初中生与小学生不同,他们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初中生心理和生理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学生慢慢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初一学生对老师持有敬慕心理,老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他们的学习态度比较好,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这个时候师生之间较容易沟通。初二阶段是中学生认知发展的转折期,其思维批判性有较快的发展,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困惑。正因为他们的困惑希望得到合适的人的指引,导致他们内心渴望依赖老师,十分盼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这可能是初二年级师生关系得分最高的原因所在。到了初三阶段,逆反心继续增加,如他们希望成人能尊重他们,迫切地要求有独立的权利。而一些老师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学生,很少从学生角度出发来考虑学生,结果就会伤害到学生。许多学生对教师不满意,于是就产生逆反心理,总想与老师"顶牛",结果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此外,还与他们面对的升学压力的不同有关。初一初二较少的升学压力,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开展班级活动以促进师生间关系的发展,初三的学习任务和课业负担较重及面临着升学压力,老师和学生之间心理沟通的时间也日益减少,导致师生不如以往亲密。

4.4师生关系与学习动机的相关关系

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系数最高,但是学习动机中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师生关系之间相关不显著。这个结果表明,师生关系对学习动机及其个人取向成就动机纬度可能存在非常显著的正面影响。师生关系的得分越高,学习动机的得分也会相应的增高。[11]国外的许多研究也指出,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学生与其任课老师的关系。 一般来说,若师生关系良好,则学生喜欢他们的老师,也喜欢其所教学科,学习动机就会增强,学得就比较好。个人取向成就动机是一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个人的成就感而追求成就的动机。而社会取向成就动机则是一种为了达到他人或团体(社会,师长,家庭)的期望而追求成就的动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良好,给了学生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会再为了"怎样与老师搞好关系"而发愁,不会再刻意地去取悦老师,而是更加地自信,也更关注与追求自我实现。学习动机的增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学生也会因为对学科的喜欢而与教师之间搞好关系。此外,我们前面已经提到,[12]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中所涉及的他人并不只是教师,而是还有社会、家庭等等。也就是说,个体在期望获得教师的赞许和首肯的同时,也期望获得社会和家庭的认可。如他可能会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为了不使父母伤心而读书,或者为了得到其他人的表扬而学习,又或者为了使自己符合社会大众所倡导的"好孩子"的形象而学习,甚至就是简单地想考一个好学校,以得到他人赞赏而学习,等等。这些都属于学生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正是因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评价体系并不只是教师一个,因此削弱了师生关系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之间的密切程度。因此,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师生关系之间的相关不显著,而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与师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5结论

(1)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动机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师生关系在师生间的地位关系上没有差异,在学习关系上、情感关系和师生关系总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2)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学习动机要高于女生。4.男生和女生在师生间的地位关系和师生关系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而在学习关系和情感关系上没有差异。

(3)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但是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师生关系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 周国韬,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量表的编制,心理科学[J],1993

[2] 程国洪,高为,成就动机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国化面临的问题,武汉教育学院学报[J],2001

[3] 吴先勇,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与策略初探,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J],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