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企缘何“大而不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企缘何“大而不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摆脱“大而不强”,赢得投资者尊敬,中国企业仍需加一把劲。

在刚刚公布的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的名单上,中国企业的成绩很“抢眼”。

中国大陆(含香港、不包括台湾)上榜企业由去年的73家增长至89家,这已经是连续第十年实现“稳增长”,包含台湾、香港在内,中国上榜的公司总数已经达到95家。

自1995年中国3家企业入围榜单以来,18年间中国上榜企业数增长30多倍。榜单预计,到2015年,中国可能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第一大国。

不过,欢呼与喝彩似乎还为时过早。中国企业在另一榜单上却让人大跌眼镜。在《巴伦周刊》2013年全球最受尊敬公司排行榜中,中国上榜公司只占了3%,且几乎位列最后几名。

两个榜单有如此大的落差,不禁让人思考,中国企业拥有傲人的营收与规模,却依然无法赢得投资者的尊敬,中国企业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虚”的500强?

在《巴伦周刊》的排名中,中国移动从第88位跌至第95位;中海油则从第92位跌至第96位;中国建行位置保持不变。

从收入来看,1995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上榜企业总收入为285.8亿美元,在上榜企业总收入中的占比仅为0.4%。而到2013年,这一数字上升至5.2万亿美元,占比也升至17%。中国企业做到了越来越大,但是否足够“强”?

中国大陆入围《财富》500强的89家企业,没有一家具有国际声誉的品牌。无论是位居排行榜前十的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电网,还是其他企业,其在业务分布、利润来源、品牌的知名度上,影响基本仅限于中国。“两桶油”的利润,80%以上来自中国,除了华为和联想这两家民企的国际业务尚可圈可点之外,其他入围的企业基本都属于真正的“中国企业”,他们的营业收入大部分都来自国内,这些企业与真正全球化、国际化的跨国企业差距还很大。

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企业的强大不仅仅是有钱,还要有文化和责任感,即软实力。“中国企业只是‘富人’,还不是‘名士’。”

可见,大不等于强,从中国企业的飞速发展中也要看出存在的问题。

“伟大”的定义

表面风光的500强榜单背后,也折射出中国企业的隐忧。

与世界500强公司平均水平相比,中国内地上榜企业经营的整体业绩不错,但是上榜的85家企业中有10家亏损,其中有6家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公司亏损最大50家企业的榜单。在榜单中,民企寥寥无几,大部分集中在钢铁、汽车、能源、煤炭、化工、金融等领域,而来自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则是少之又少。国际化程度和盈利能力都不强,而且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这些问题都反映出了中国企业“大而不强”的现状。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刘俏表示,“伟大”企业的界定标准不是销售收入、总资产规模和员工人数,而是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企业赢得的尊敬是一种无形的资产,需要企业在管理经营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表现,做到以消费者为本,因为他们才是每个资本家企业最终的老板。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集人力物力进行援助等,这些举措已经迈出了中国企业受到尊敬的一步。

郭沛源认为,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考虑,公司要赢得尊重,就要尊重投资者。怎样才算尊重投资者?“我个人以为,首先是要诚信,有良好公司治理,有足够的透明度;其次是要为股东利益服务,为投资者赚钱;再次也要有社会责任感。”

当今世界,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来巩固国际地位的重要方式。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尚处在初级阶段,需要通过跨国兼并重组,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强自主知识与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才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中国企业需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成为全球一流企业,仍需要加一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