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交引爆四大定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交引爆四大定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开始,我们将包括魔漫、脸萌在内的迅速崛起的应用,称为“国民级应用”。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从疯狂猜图到围住神经猫,从魔漫速度到脸萌纪录,当把这类相关数据整合到一起来分析,会看到它们率先揭示了最为直接的、在社交网络或利用社交网络引爆定律。这些定律可以被归纳为四条密们分别是短定律用户投入时间成本越少,越容易引爆;新定律:玩法越新,引爆速度越快;好友定律:用户越投入,对好友的影响越大;快衰定律:使用时间越短,衰减速度越快。

―进入社交网络就引爆

一开始,我们将包括魔漫、脸萌在内的迅速崛起的应用,称为“国民级应用”。它们通过社交网络迅速占据了用户所看到的信息流及手机屏幕,不仅如此,国际化速度之快,仿佛自然而然。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过去我们可见,大部分在社交网络中获利的合作伙伴,曲线走势由低到高,随着时间和投入不同逐渐累积提升。这就像企业在通过社交网络不断聚集能量,直至找到引爆点。积累曲线严格遵循着基于“信息”、“关系链”和“互动”这三个原点构建的基础法则。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企业在社交网络中从0分成长到1分,再到10分、50分、100分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从社交网络中获取红利的能力越来越强,且持续、稳定,不断向上攀升,很难会有快速下跌这样的“意外”发生。

但迅速引爆的国民级应用与此不同,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应用从进入社交网络那一刻开始便急速狂奔,出现在了海量用户面前,并将他们迅速转化为自己的用户。就像是一条有着巨大势能的河流,在一处断崖倾泻而下,势若奔雷。

我们将这类应用在后台所走出的曲线,称为“起点即引爆点”――如果将应用或产品进入社交网络的那一刻称为“起点”,将应用在社交网络中爆发的那一刻称为“引爆点”的话,在魔漫相机、脸萌、围住神经猫、打飞机、微信红包等应用和服务中就会看到这样的曲线:一款受到欢迎的应用或服务、运营活动、信息,在进入社交网络的一刹那就开始了自己的引爆历程。引爆会突破人群、市场的限制,没有高端、低端,以及国家、区域、市场之分。

引爆曲线背后是企业直接从0分跃升到100分的过程,其所能达到的高度,会迅速超越积累曲线,但往往下跌也非常迅速。

不可否认,我们曾经一度忽略这类特点的曲线,认为迅速引爆又迅速下跌的现象并无多大意义。在微博、QQ空间、微信开放后的前3年,“起点即引爆点”类型的应用只是少数个案,尤其多以“七天应用”为主,因此只将其作为社交网络中的辅助现象进行观察,类似看法在业界中广泛存在。

寻找传统企业与社交网络的连接点

在公众账号的文章写道,这家服务商通过“袋王”大赛等游戏和活动,不断鼓励用户采用各种方式在一个袋子中装下更多的待洗衣物。这项服务叫“荣昌e袋洗”,是一家品牌连锁洗衣店新推出的试点服务。

几周后,我和这家服务提供商的创始人陆文勇聊起这个业务的相关思路。

陆文勇认为,用户更在乎自己的时间和自

由,因此,其服务的一个定位理念是“让人们

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

现在,要考虑如何切入市场了。当下,大部分创业团队大多选择做移动应用(APP),e袋洗最初选择使用微信公众账号切入。

采用“账号”作为试点后,陆文勇发现了过去被忽略的东西:当一名使用完这项服务的用户看到其他邻居、好友还在采取将衣物送去干洗店的方式时,会主动做出推荐。APP信息想要触及用户总是存在许多障碍,而一旦用户“订阅”了公众账号,则每周甚至每天都可以通过信息来影响用户。相比于APP,社交账号是最便利的分享与推荐手段。

“连接点”依然是引申自微信的概念,微信将自己称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传统的商业世界里,生活方式是各大公司在进行市场传播和广告宣传时最常采用的关键词之一。不同生活方式之间,不同产品之间,将会如何连接到一起?我们有时会想象,两种生活方式之间会有一个巨大的交集,哪怕是简单的品牌合作或商务合作,彼此都能获得巨大的助益。

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传统“生活方式”有时无法适应24小时实时在线、关系链影响决策,以及“粉尘化”的社交环境。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需要考虑的并非是否要和包括微信在内的社交网络连接,而是从哪个需求点切入这个问题。

答案不言而喻。就像两个貌似不相关的产业和领域,在“轻”和“重”之间,可以找到一个非常巧妙的连接点,从而实现用户在社交网络和自己服务中的流动。这个切入的连接点,就是企业和创业团队需要寻找的。

利用接触点子长连接黏住用户

心理学中有一个“七次定律”,认为人们的长期记忆都需反复7次。

微播易创始人徐扬在观察了社交网络中的大部分广告投放、市场营销活动后发现,“七次定律”在社交网络中同样存在。徐扬说,“对一项服务有需求的用户,如果在他的好友圈中见到过7次关于该品牌(或服务)的信息,就会变成这个品牌的忠实客户。”

“社交七定律”实际上是对好友定律在企业投放行为上的再研究。在好友定律面前,强关系好友对于用户的影响更大。“社交七定律”的另一层含义是,如果一名用户进行有价值分享的次数达到7次,所产生的效果会大于7个人各分享1次的效果。

“社交七定律”从广告投放角度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切入社交网络的具体方式。“7”次或是更多次,说明企业希望和用户长期维系关系。当企业通过一个巧妙连接点,将同一状态下有需求的用户从社交网络中源源不断地汇聚过来时,毫无疑问,我们期望将这些用户变成长期维系关系的铁杆用户。用户的连续性分享,会令企业和创业团队不断受益。

在社交网络的新变化面前,我们需要直面一个命题:如何将一次性试探尝鲜的用户,转化成我们想要的核心用户,使其黏着在这些服务和应用之上并反复体验或使用这些服务或应用?我们也需要在“定义用户状态”这一思考之外,寻找到更多解决方案。

企业通过其应用、服务、活动、信息等方式,不断与用户发生接触,吸引他们体验产品或服务。这种企业和用户长期不断接触而产生的长时间维系,被称为“长连接”。每次接触都可以形成反复黏着和转化用户的机会。

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订单,企业需要持续地付费给大平台。但社交网络正在开始改变这一点,“Follow”关系令用户与企业之间开始产生追随/订阅关系。企业可以反复不断地将信息传递给用户,优质服务所蕴含的分享力也在推动用户源源不断地将信息分享出去,两者之间的接触在不断增多。广告营销行为提出的“社交七定律”,是长连接的逆用,即通过在社交网络中和用户的接触,来实现用户的黏着和转化。

在通信术语中,长连接不能同时服务过多用户,但在无成本、去中心化的前提下'社交网络优化了这一点,可以同时服务数百万乃至更多用户。企业与用户的每一次接触,都会带来扎扎实实的时间或关注度货币。短连接时代成就无数伟大公司的历史,有可能在社交网络中再度上演,并成就更多的新型公司。

在长连接这个范畴下,不管是通过企业信息,还是好友分享信息,用户与企业的任何一次接触,都可以称为“接触点”。

对于用户来说,每一个“接触点”都是应用或者企业为自己提供更好的服务、产生互动的机会,也是产生分享、扩散的原点。将这些环节细分,成为当下大部分应用的运营必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