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南昌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南昌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对南昌环城游憩带的类型与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以南昌市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四县五区和红谷滩新区的42出资源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均城市距离作为研究指标对研究样本进行了分类,从而得出了南昌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结构特征。

关键词:南昌;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空间结构

一、研究综述

空间结构理论早期是在区位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也涉及区位论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其又被称为“总体区位理论”。最早由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施吕特尔(AqSchluter)于1906年提出。进入20世纪60年代,区位论开始运用到游憩活动与动力空间结构关系研究。60年代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提到了休假者向城市外部旅行时形成的扩展范围问题。日本经济学博士除野信道在其《观光社会经济学》一书中即曾专辟一章“观光的空间构造”讨论旅游空间结构。前苏联地理学家普列奥布拉曾斯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形成了旅游经济地区组织的基本规律。

环城游憩带ReBAM这个概念由吴必虎教授于1998年首次提出,(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R】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出站报告,1998 74-80),在1999年,他进一步提出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的理论,随着城市人口、环境等因素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城市居民开始有意识的选择城市以外的旅游目的地,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城市近郊游逐渐升温。尤其在发达的大城市,出现了居民选择环城游憩带内的设施集体出游的现象。“环城游憩带”这一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不仅在上海表现明显,在广州、北京、重庆、武汉等一些城市也发展的尤为迅速。近年来南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统筹快速发展,城郊旅游开发的投入,居民旅游需求的增加等因素也催生了南昌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为了更加完整、深入的了解南昌的环城游憩带,我们对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南昌环城游憩带的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 南昌环城游憩带范围的界定

环城游憩带实际上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还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一般情况下可以依据周边旅游资源的距离分布,并结合旅游者花费的时间划分环城游憩带的地域范围。

笔者以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为依据提供的南昌市四县五区和红谷滩新区8个主类、29个亚类、93个基本类型,共有近600个资源单体中,综合各处旅游资源的分布位置、交通通达性、接待能力、游憩者旅游时间和社会知名度等,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和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在这次研究工作中将南昌八一广场作为城市中心区,分别测量出各处景区至中心区的距离,即城市中心距离。

在调查的42处代表旅游景区中离市中心八一广场距离在10 km之内的有21处,100 km以上的1处,其余全部在10-100 km之内。由于环城游憩带的主要功能是供市民休闲和游憩,一般当旅游比(旅游者人均逗留时间与人均双程交通时耗得比值)的比值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2时,居民才会作出到环城游憩带城市旅游度假带旅游的决定。综上所述,确定南昌环城游憩带的为是,以八一广场为中心,半径在10-100 km的环带区域。

三、 南昌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构建

(一)空间结构构建思路

根据南昌市游憩带空间构成的景区资源可以看出,目前南昌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正处于不均衡状态,根据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确立南昌市环城游憩带的旅游空间结构构建指导思想为“以特色资源景区为依托的重点开发结合以点带面的区域开发相结合”,即以环城游憩带上的有一定基础条件和特色的资源为基础,实行重点开发、特色打造,形成环城游憩带上的增长极,通过它们带动作用进而辐射到周边的其他旅游区域,最终实现全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空间结构构建

把点轴开发与增长极开发理论相结合,综合考虑中部六省旅游联合开发、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实验区建设、城市格局改变等外部因素影响,通过对“大南昌”的旅游资源分布、交通以及区位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将南昌市环城游憩带规划为“1-4-1”的空间结构采取“中心突出,点极增长,区域发展”的旅游产业空间格局。

(三)即一点――环城游憩带中南昌市区这重点中心区域―南昌的中心都市区,特别是城市建成区。这一功能区辐射带动整个南昌旅游的发展,是南昌旅游的增长与创新增长点,具备特色鲜明的产品集群、要素齐全的产业体系、完善配套的服务功能和带动性强的辐射作用。

(四)即四极――环城游憩带中新建、安义、进贤和南昌四县,四个旅游增长极。其中南昌县建设成为“农业生态观光”和“爱国主义教育”双基地,主要建设农业生态观光产品、休闲度假产品、红色旅游产品。新建县定位于“生态家园、休闲绿洲”,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以及参与型旅游产品。进贤县定位于“亲水型乡村休闲旅游区、传统文化体验区”。主要发展文化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等。安义县定位于“古村旅游、休闲乐园”,以古村旅游为龙头,引领生态、休闲、乡村旅游全面发展。主要旅游产品包括古韵文化、乡村休闲、娱乐度假、生态旅游、农家乐等。

四、结论

在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研究中,按照区域资源的分布特征结合交通的特点,对旅游的空间布局进行有效合理的划分和组织,从而可以有效的利用环城游憩带上的资源,引导旅游流的正确方向为环城游憩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然而本文仅从平均城市距离这一指标出发对南昌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缺乏对交通和其他要素的综合分析这是本文的遗憾,也是笔者下一步研究的计划。

参考文献:

[1]除野信道.观光社会经济学[M]. 古今书院,1985

[2]苏平,党宁,吴必虎.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地理研究,2004(3)

[3][4]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