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构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构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构建的信息化高速公路,为全球信息的交换与获取提供了最便捷的手段,但也使企业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据资料显示,2010年全球由于信息安全漏洞造成的损失达150亿美元。企业的信息安全与否,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必须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包含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组织、信息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建设与运行四部分内容(如图1所示),四者既有机结合、又相互支撑。企业的信息安全体系运作就是企业根据安全策略,由安全组织(或人员)以安全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进行操作,来维持企业网络的安全运行,从而使网络安全可靠。

安全体系的普遍问题

当前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安全体系普遍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信息安全策略方面:许多企业没有统一的安全运行体系;公司的安全策略没有正式的审批和过程,没有公司的行政力度进行保障,使得安全策略在企业内的执行缺乏保障;缺乏规范的机制定期对信息安全策略、标准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

信息安全组织方面:缺乏完整、有效、责权统一的专门的信息安全组织,只是配有少量的兼职安全人员。信息安全工作没有明确的责任归属,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有困难;缺少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培训不足;缺乏对于全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桌面系统用户的安全意识薄弱。

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用户认证强度不够;应用系统安全功能与强度不足;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安全监控与审计手段;系统配置存在安全隐患;网络安全域划分不够清晰,网络安全技术的采用缺乏一致性。

信息安全建设与运行方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IT项目建设过程的安全管理机制,应用系统的开发没有同步考虑信息安全的要求,存在信息安全方面的缺陷;日常的安全运维工作常处于被动防御状态;缺乏明确的检查和处罚机制,多数企业在运维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安全要求和检查;缺乏应急响应机制;对已有安全设施的维护、升级和管理不到位。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企业必须认真考虑下列问题: 企业如何建立信息安全策略体系?企业信息安全组织如何建立?企业信息安全技术是否有效可靠?企业信息安全建设与运行是否有完整的制度保障?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应充分利用成熟的信息安全理论成果,设计出兼顾整体性、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融策略、组织、运行和技术为一体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

信息安全策略体系

信息安全策略体系规划为三层架构,包括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标准及规范、信息安全操作流程和细则(如图2所示),涉及的要素包括信息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覆盖信息系统的物理层、网络层、系统层、应用层四个层面。

技术安全体系

在IAARC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模型中,包含了身份认证、内容安全、访问控制、响应恢复和审核跟踪五个部分,当前主要的信息安全技术或产品都可以归结到上述五类安全技术要素(如图3所示)。

充分利用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包括身份认证、访问管理、内容安全、审核跟踪和响应恢复等五种保护措施),同时,结合信息安全所保护的对象层次,以及目前主流的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安全技术,完善企业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框架。

整个企业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总体框架如图4所示:

物理层安全

主要包括物理位置的选择、物理访问控制、防盗窃和防破坏、防雷击、防火、防水和防潮、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电力供应和电磁防护等。

网络层安全

要建立注重安全域划分和安全架构的设计。可以根据信任程度、受威胁的级别、需要保护的级别和安全需求,将网络从总体上分成四个安全域,即公共区、半安全区、普通安全区和核心安全区。针对不同的安全区域采用不同的安全防范手段。

安全边界的防护。边界是不同网络安全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不同网络安全区域间数据流动的必经之路。安全区域的边界防护是根据不同安全区域的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防护手段,制定合理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控制低安全区域的数据向高安全区域流动。

针对VPN的接入安全控制。用户远程VPN接入主要用于员工出差时访问内部网络的需求和各企业小规模分支机构访问内部网的需求。VPN(虚拟专用网)是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互联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

网络准入控制。网络准入控制系统是通过对网络用户合法身份的验证以及对网络终端计算机安全状态的检测和评估,决定是否允许这台网络终端计算机接入企业网络中。若不符合制定的准入策略,将其放入隔离区以修复,或仅允许其有限地访问资源。降低非法用户随意接入企业网和不安全的计算机终端接入企业网对网络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

做好网络设备登录认证。建立集中的网络设备登录认证系统,用于对网络设备维护用户的集中管理,认证用户的身份,决定其是否可以登录到网络设备;通过定义不同级别的用户,授权他们能执行的不同操作,记录并审计用户的登录和操作。

系统层安全

做好系统主机的入侵检测,针对系统主机的网络访问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外来入侵和系统级用户的非法操作行为;要做好系统主机的访问控制,系统主机访问控制提供给系统安全管理员最有效的方法,从用户登录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系统日志安全等方面加入安全机制;要做好系统主机的安全加固,定期对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和加固,在不影响业务处理能力的前提下对系统的配置进行安全优化,以提高系统自身的抗攻击性,消除安全漏洞,降低安全风险;做好主机的安全审计工作,提供全面的安全审计日志和数据,提升主机审计保护能力,对审计数据的访问进行严格控制,加强对审计数据的完整性保护。

应用层安全

随着各种各样的系统应用不断深化和普及,一些应用系统安全问题不断凸现出来。为了最大限度及时规避因应用安全问题带来的威胁,应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应用安全基础设施;健全应用安全相关规范;改进应用开发过程;组织关键应用安全性测试;加强应用安全相关人员管理;制定应用安全文档及应急预案。

终端层安全

加强终端电脑的安全管理。终端安全指对接入企业网络的终端设备(主要是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等)进行的安全管理。内容包括终端安全策略、防病毒、防入侵、防火墙、软硬件资产管理、终端补丁管理、终端配置管理、终端准入控制以及法规遵从等内容。

备份与恢复

备份与恢复是基于安全事件发生后保证灾难所造成的损失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使灾难得到有效恢复的安全机制,包括数据级、应用级和业务级三个层次。参照国际标准Share78中定义的容灾系统层次划分,对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建立不同的备份与恢复机制。主要工作包括:开发容灾计划,通过对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容灾需求分析,确定容灾等级、RTO\RPO等容灾指标、备份策略、恢复性测试要求等,设计容灾方案;备份与恢复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建立异地灾难恢复系统和重要数据的本地备份设施。

信息安全组织

信息安全组织的角色与职责要界定清晰。信息管理层进行适当的职责划分,能合理阻止关键流程的破坏。同时应加强全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整体信息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组织与定义安全职责是密不可分的两项工作,组织与职责的清晰定义可以有效地促进信息安全各项工作的进行,包括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以及人员安全。企业要建立的信息安全组织要包含决策、管理、执行与监管四个层面。

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要覆盖公司各个层面的人员,提升整个企业人员安全的水平,同时人员安全的相关工作在制度和机制方面为教育与培训提供有效保障。

信息安全建设与运行体系

建立安全评估机制。应形成系统化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和制度,定期对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评估。建立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应急响应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破坏性事件而设计的必要的管理和恢复机制,将安全事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应成立应急响应协调中心和应急响应小组,对不同的安全事故分级建立对应不同的响应流程。加强项目建设信息安全管理,建立IT项目建设过程的安全管理机制,对信息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安全管理,在项目的申报、审批、立项、实施、验收等关键环节中,都有相应的信息安全规定或制度来进行约束,完成各个环节的信息安全管理行为。建立信息系统运维安全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安全监控和响应机制、安全日志审计与分析机制、安全预警机制三方面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