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情洒语文课 塑造中华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情洒语文课 塑造中华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有胸怀天下的大爱之情,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把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教育贯穿于语文课堂之中,让传统美德伴随孩子们美好的人生,塑造祖国未来建设者心中不朽的中华魂

关键词:语文课; 大爱之情; 中华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28-001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各年级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精美的,无论是古诗文还是现代文,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

一、热爱本族语,推广普通话,凝聚爱国情

都德说:“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语文学科从事的是母语教育,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天然优势,当然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振兴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任。因此,语文老师必须认识到,母语教育绝不是识多少汉字,背多少成语,做多少练习,写几篇文章,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受到民族情结的感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我们必须热爱本族语,推广普通话。语文教学是推广普通话的最好途径。在语文课堂上,用标准的语言教学,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这样有利于增进我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往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拥有爱国心,赏析名篇章,传承报国情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这片园地。有了爱,我们才能用真情赏析课文中的爱国篇章,才能悉心地去播种美的种子。当我们把中华文明史中那悠悠的报国情,汇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人画面彰显在学生的眼前,我们不禁惊叹历史与现实的丰厚与辉煌。

课文《沁园春・雪》以非凡的气势展示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抒发了一代伟人的壮志豪情;古诗《观沧海》描绘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大海奇观,表达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浑气魄;散文《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口技》《核舟记》《中国石拱桥》体现了我国高超艺术的结晶;《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地质之光》讴歌我国现代科学家对人类文明所作的杰出贡献;《谁是最可爱的人》以珍贵的历史镜头,向我们再现志愿军保家卫国的业绩;《白杨礼赞》《最后一次讲演》《木兰诗》等等名篇佳作,都是一曲曲优美的歌,以不同的音符谱写着爱国主题的交响曲。面对一叠民族精神的教科书,面对一群喝蜜糖水长大的少年,赏析名篇章,传承报国情,这是语文老师肩负的一种沉重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三、情洒课堂中,美德伴人生,不朽中华魂

翻开初中语文教材,体现崇高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美德的课文随处可见。有的教人尊老爱幼,严己宽人;有的教人立志报国,振兴中华;有的教人勤学苦读,立志成才;有的教人勤俭节俭,天下为公;有的教人爱国爱民,团结互助;有的教人诚实守信,学会做人……

从《岳阳楼记》《出师表》等文章中学习我国古代政治家“先天下、后自己”的博怀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风范。《背景》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老王》中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让学生感觉到人生是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幸运者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也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需要传递的正能量。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丰富、博大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为其自豪。优良的民族品质、不屈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是传统文化与中华儿女美德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更是不朽的中华魂。

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在中学阶段逐步的得到完善。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心智尚不成熟且最不稳定的时期。外界的各种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甚至会因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而使他们形成一些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有胸怀天下的大爱之情,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把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教育贯穿于语文课堂之中,让传统美德伴随孩子们美好的人生,塑造祖国未来建设者心中不朽的中华魂。

参考文献:

[1]邢改萍主编.《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坛》,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谢江主编.《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3]《中学语文教育资源网》,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