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环顾当下的历史教学现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老师仍然照本宣科,学生课上静听顺承,课后死记硬背,靠一遍遍做题来强化记忆,学生对教师、教材缺乏质疑,更谈不上批判,其实这样的教学状态严重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不符合新课程提出的具体要求。本文就“质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实;质疑;质疑意识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这句古语道破了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对于历史学习亦不能外,历史所表述的是已逝人物或事件,与学生的认知世界在时空上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些甚至十分遥远,且无法验证,对于这些“史实”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学习呢?是不是按照教材中的说法全盘接收呢?笔者认为简单的接受学生的记忆肯定难以持久,要加深对“史实”的印象,尽可能的还原史实,就必须有质疑和批判的意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由于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其学习动机就自然被激活了,反而更容易走近史实。

一、“质疑”可以有效避免复杂问题被简单化处理

历史应该在当时的较为复杂的情境下发生的,尤其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其成因和发展过程不可能很简单,质疑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历史,有效防止因简单化而导致史实严重失真。

例如,笔者在与学生一起学习“”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史实,就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进行质疑:

质疑1:是不是仅仅因为维新派的势力与封建顽固势力,前者过于弱小而后者过于强大导致的呢?

质疑2:是不是因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导致了与人民脱离,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呢?

质疑3: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阶层真的是顽固守旧,不肯变法吗?

引导学生通过上面几个质疑,产生了进一步调查和研读史实的欲望,学生自主走进了复杂纷纭历史情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包括慈禧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都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都希望借助于改革来实现强国之目的,坚决反对改革的封建顽固派有但仅仅只占少数。那么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呢?进一步将质疑的瞄头指向维新派,1898年1月24日的第一次对话,康有为的激进让在场的大臣们感觉到了很不舒服,对其的评价为“狂甚”,就连原先支持并举荐其的大臣们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接着的《孔子改制考》更是让大批的改革派官员也开始对康有为产生了厌恶感,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情景:18岁的光绪帝,25岁的梁启超,40岁的康有为,他们太年轻了,又太过于自负,运用的理论难以服众,缺乏战略目光,改革急于求成全面铺开导致自己被孤立,这是导致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当然,慈禧的权势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与变法失败的关联也不可忽略。

二、“批判”帮助学生有效提升思维品质

马克思有一重要的人生信条:“怀疑一切”,理性批判性思维也是以“不轻信、不盲从”为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对史实进行批判亦是学生认识历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从构成批判性思维的元素来看,反省、回顾和悬置判断是其重要的组分,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对不确定或质疑的东西要勇于追根溯源,寻根究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越来越接近于事情真实的一面,对于历史问题存在质疑时更是要通过对问题的反思和知识的回顾,确保原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均能得到强化,思维品质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得到提升,勤于批判,有利于加强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宣纸判断让证据和史实更趋于一致性,这一过程的体验让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更为清晰。当然,“批判”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否定教材,破坏书本的知识结构,批判性思维应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应该是对教材或老师某一个观点或概念的理性反思,目的在于,借助于反思、回顾和判断的过程更为深刻的了解教材所给知识的内涵及外延,对历史的认识更为真实。

三、“循疑导学”创造课堂教学的智慧与激情

新课程倡导以问题为中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是“循疑导学”这种探究式教学方式,其主要环节有两个:“设疑——释疑”。该教学方式颠覆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教学活动中,其角色不再是问题的“回答者”,而是转变为问题的“提出者”和“拥有者”,有学生提出问题再自己探究得到结果,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亦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循疑导学,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有所感触,生成新的问题,实现教师设疑与学生质疑的同步化,实践证明学生生成新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过程,这一过程,改变了学生对历史靠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记忆式学习的错误观念,接着是课堂互动,师生共同释疑的环节,在问题的领引下,学生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过去那些鲜活的生命进行亲密的接触,感受上下几千年甚至更远的文明与美好事物,带着问题对史实进行探究,让“历史”活过来了,变得有趣,变得耐人寻味。

总之,“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们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同时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确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历史教学才会更为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