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育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育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般采用以课本为基础和实际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他们身边美的事物。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观察美、创造美,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视角去感受快乐,体会生活。尤其是在农村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更应该注重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要把美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带进我们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学;农村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审美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教育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以语文教育带动美育,再用美育辅佐教育。通过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来带动农村小学美育和教育的共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密切相关的,要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一、美育在农村小学的定义

审美又称为审美教育,它是利用艺术美感,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农村环境下,由于本身的文化素养偏低,孩子并不能从小就接受如何欣赏美的教育。所以在农村环境下,审美应该是培养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二、小学美育的特点

1.教学内容的广泛性

美学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占据一定平面和立体空间的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设计等各门类。而语文是对于美的事物最好的描述工具,可以说没有语文的存在那么这个世界的美就是孤独的,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将课堂分为“阅读与理解”、“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几个板块在教学设备有限的条件下强化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形象性

以象动情,以美育人。美育的这一特点是由美和美感的特点决定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美,都是以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就无所依托。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美是个体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思想。

3.娱乐性

寓教于乐,感染熏陶。美育之所以具有愉悦性的特点,从根本上说,是由美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或者说是以感性形式显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因此,真正的美的形象一定会激发人们对人类创造力的赞叹及对人类所创造的美好世界的热爱和向往,从而使人们产生健康的、向上的、高尚的情感。

三、小学美育在农村需要培养的能力

1.鉴赏力

培养正确识别美丑的能力,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美”的心理动机并不能帮助我们正确识别美丑。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欣赏作为工作的重点,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追求真理之美。

2.感受力

审美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和提升对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和其他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一种强烈的感受美的技能。生活中充满了无限的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只有能够感受到美的人,他的生活才会有乐趣,生活才会有意义。

3.美育能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的智力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一个真正智力发达和有创造力的人,其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必定同样强健。人的智力具体说来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美育就能在每一方面都发挥其作用。在农村的学生尤其听老师的教导,所以更加不能够将他们的思维扼杀在摇篮里。

4.美育能提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

从美育特征上看,美育在调整人的身心素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通过调节人的心态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学生通过参加审美教育活动,以快乐的情绪化解紧张的情绪,以愉快的心情化解不正常的情绪。

5.美育能促进体育的发展

我国自提倡素质教育以来,体育被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来了。在体育的开展中,我们也可以发挥美育的作用。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目前我国政策上重视了,而实践中却未见很重视,这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极其不利的。

四、小学美育在农村学生中的渗透

1.赏析词句,品味语言美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不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有的讲究韵律格式。表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

2.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和源泉。让学生学习中感到精神和谐,这就要创设好审美情境。对课文的欣赏实践,教师要指点门径,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感,以景生情,从情联想到境。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3.熏陶感染,体悟情感美

语文美育也要靠感情的“渗透”及审美实践的感染和陶冶来实现。体味感悟是关键,是核心。体验是主客体的沟通,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实践、体验,通过教学艺术启发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因此,在教学中要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

4.言行揣摩,领会形象美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他们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从而感知人物的形象与心灵。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美育渗透,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产生共鸣,理智上得到启迪,不知不觉地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

参考文献:

[1] 周存辉.小学语文教育观:从“文道”之争到“人文”回归. 广东教育,2009

[2] 边霞.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韦栋林.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代利伟.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点滴[J].新课程(小学版),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