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伊犁州博物馆:草原上遗落的黄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伊犁州博物馆:草原上遗落的黄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亞欧大草原中段,是新疆草原文化的摇篮,保存着古老的草原文化遗产。齐德哈仁、穷科克等地发现的细石核、石片、石叶及细小石器,将伊犁的历史追溯到了远古时代,那时的居民过着狩猎经济生活。接踵而来是进入青铜时代的萨孜一穷科克、切木尔切克、鹿石文化居民,出现了阿尕尔生型青铜器,发展了农耕和养畜业。养畜业的重大进步在于家马的畜养,使“逐水草而居”的远程牧放有了可能,产生了游牧文明。最早进入这里的游牧人是塞人,公元前8~7世纪游牧在天山一阿尔泰山地间。塞人之后,大月氏、乌孙、匈奴、突厥、蒙古、哈萨克等游牧民族相继由北方西迁伊犁,对中国及至世界的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古代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带,伊犁的游牧居民不断地传递、接纳着东西方优秀的文化信息,推动了整个西域地区社会的发展。

伊犁州博物馆展览陈列以历史发展顺序为主线,以历年伊犁出土的文物精品为支撑,向你讲述了马背民族发生、发展和繁盛的历史,彰显草原文化无穷的魅力。

源远流长的细石器文化

远古时期的伊犁,气候温湿,森林茂盛,为人类和各种动物的繁衍提供了优良的场所。据考古发现,早在1.2万年前,伊犁州范围内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迹象。当时的人们茹毛饮血,利用简陋的工具艰辛地维持生活,他们用大型石器砍伐树木和砍杀野兽,用箭头和尖状器射猎动物和河鱼,用细石器和石片石器宰割兽肉和刮削皮革。在与大自然的艰苦斗争中,人类本身也得以不断的成长壮大。

进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第l历史展厅,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貌沙盘,它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伊犁的地形地貌、交通水文,给伊犁早期草原文化的出现做了一个很好的自然注脚。沙盘旁边的墙上,是伊犁州8个文物国保单位和9张表现伊犁自然风光的照片,让我们对这一地区的自然人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流淌在伊犁大草原上的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是草原居民的母亲河。约在距今l万年前后,这一地区的原始居民开始进入到细石器时代,细石器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制造复合各类工具,他们将细小的石器打出锋利的刃口,装上骨、木质的长柄,制成投掷武器,猎取飞禽走兽和捕捉水中的游鱼;在细小的石器上装上骨木制作的短柄,做成各种刮削器和切割器,用以切割兽肉和刮削兽皮;以采集野果和可食性植物来补充食物的不足,形成以狩猎和采集相结合的经济形态。1989年以来,在额尔齐斯河齐德哈仁发现了四五个细石器地点,2000年在塔城市下卡浪古尔村遗址也采集到了细石器,2002年又在伊犁河上游、喀什河的穷科克遗址下文化层出土了细石器遗物。这些发现都丰富了草原细石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推进人类对细石器文化年代的认识。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彩绘岩画。彩绘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用天然褚红色颜料在崖壁上将当时人们的生殖崇拜、狩猎、舞蹈、手印符号等画在崖壁上。这些颜料稳定性和吸附性较强,所以直到现在,岩画依然清晰可辨。这些岩画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唐巴勒岩棚画。它位于伊犁州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唐巴勒塔斯村附近一个凸立的花岗岩小山体上,山体四周的自然环境奇特,呈现出神秘的氛围,是一个可供居民祭祀活动的圣地。在这里发现了2个岩棚中绘有图画,1号岩棚的画面主要是代表女阴的同心圆,共绘有7个形状大致相同,略呈椭圆形的图案,非常醒目。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是女阴的符号。性符号的表达,寄托着居民对自身生存和繁衍的殷切希望。岩棚中还有一幅倒置的人面画,被认为是神灵的符号。

辉煌的青铜时代草原文化

囿于自然环境的原因,伊犁地区的原始先民经历了漫长的石器时代。历史的车轮行至公元前2千年前后,伊犁开始进入到青铜时代,从这一时期到公元前8、7世纪,是草原青铜文明的兴起、发展时期。

青铜铸造和冶炼技术的传人和广泛应用,改变了过去人类只能被动地利用天然原料如石块、木头等来制造工具和其他用具的状况,而是能动地利用自然界分布并不普遍的间接原料矿石经过化学加工来制造各种需要的工具和器皿,使当时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伊犁出土的铜镰、铜斧、铜凿、铜剑等青铜器,以及努拉赛古铜矿遗址的发现,可以看出青铜器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较以前更为丰富,出现了独具特色的草原鹿石和岩刻画艺术。

1976年巩留县阿尕尔生居民挖水渠时于地面l米深的地下,发现了13件青铜器。这是一批典型的青铜时代的生产工具,有斧、镰、凿和锤等,人们称作阿尕尔生型青铜器,它与周边国家某些区域发现的安德诺沃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后的调查中,阿尕尔生型青铜器在昭苏县、特克斯县以及塔城地区都有发现,出现了一些新的生产工具和兵器类型,器物组合更加完善,它们分别是昭苏县74团出土的铜锛;新源县出土的铜镰、管銎铜斧;特克斯县、尼勒克县出土的铜斧及直銎铜斧。这些青铜器年代最早的距今有4千多年的历史,晚的也有近3千年的历史。

奴拉赛古铜矿遗址位于尼勒克县南3公里、喀什河南岸的阿吾拉勒山奴拉赛沟中,是新疆境内保存最好、年代最早、含铜量较高的一处铜矿遗址。此铜矿遗址包括了采矿和冶炼等遗迹。其中发现10多处沿矿脉分布的古矿井,最深的矿井可达20米,井壁用水平分层的原木支护。在矿井中采集到石器、木炭和骨片、骨锥等。在冶炼遗址中,发现有矿石、多块龟背状的冰铜锭等,经测定遗址年代距今至少2500多年。

公元前13~前7、6世纪,一种反映当时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现象出现在欧亞草原上,这就是草原鹿石。鹿石广泛分布于亞欧草原。新疆鹿石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和富蕴2县,在塔城地区、伊犁的昭苏、巩留、特克斯、新源县也有发现,共计80多通。

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的宗教观念也得以形成,并以图画的形式被表达出来。原始居民们以岩石为体,用坚硬的工具将他们的生活、生产、宗教观念都深深地刻在了上面,画面生动,令人深思,形成了这一时期的岩刻画艺术。新疆的岩刻画主要分布在三大山系中,分别是昆仑山、天山及阿尔泰山。岩刻画一般凿刻在环境幽静的地方,或敲凿于古牧道及水草优良的山上,遍及到整个伊犁州的大草原。准噶尔西部山地巴尔达库尔岩刻画是巴尔鲁克山最有名的岩刻画,它位于裕民县西南25公里处。画面有生殖崇拜图、狼图、羊图、单人图、狗扑羚羊图、舞蹈图、牧羊图、骑牛图等。其中生殖崇拜图表现了男女媾和的画面,寄托着当时居民对自身繁衍的深切愿望,它也是伊犁州境内年代最早的岩刻画之一。

游牧人的出现

公元前七八世纪前后,塞人开始游牧于这一地区,成为伊犁最早的游牧人,伊犁的历史也开始进入到游牧时代。在伊犁州博物馆人们可以领略到游牧时期的草原文化,了解马背民族发展的历史。

塞人也称“塞”或“塞克”,《穆天子传》中称“西膜”,《汉书·西域传》称塞种,是最早见于我国史书的伊犁民族。塞人之后,在伊犁地区留下较为深远影响的是乌孙人。乌孙原游牧于河西走廊,公元前2世纪西迁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乌孙国,都赤谷城。乌孙建国初期,过着“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的游牧生活,养马业极为发达,“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张骞通西域后,乌孙与中原联系不断加强。汉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先后远嫁乌孙后,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进一步促进了乌孙经济的发展。在汉王朝的影响下,乌孙的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固定居址。

游牧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的背景下出现的,青铜器仍是这一时期人们的常用器具。四周的展柜里,陈展着近年来新源县鱼塘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有三足铜鳆、铜盘立鸟、铜铃、武士人像、对虎铜环、对翼兽铜环及装饰饰品。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青铜武士像,他头戴毡制高尖帽,面部表情肃穆、双目直视、深目高鼻、多胡须、留鬓角、上身、下身似围一短裙、双手空握某物,两腿一跪一蹲,造型极为生动,是典型的塞人形象。

竖穴偏室墓是塞人墓葬文化中常见的一种墓葬形式,展览以复原的竖穴偏室墓形象地展示了这种墓葬形式。

“乌孙”是“团结”、“联合”的意思,许多学者认为乌孙人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民族。从体制人类学的材料分析,乌孙人属中亞两河流域人种类型中的短颅型人种,面部相对扁平,略有些深目高鼻。展厅以现代技术手段,复原了乌孙男女头像,让观众对这一时期活动于伊犁地区的人类有更为直观生动的认识。乌孙人像后是一幅巨大的乌孙土墩墓的照片。乌孙土墩墓是人们对广泛分布在伊犁草原上的古墓葬的通称,这些墓一列少则几个,多则二20多个,呈南北向链状形式排列,大的俨如小山,小的略突出地面,是伊犁境内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一种文化现象。照片上的土墩墓就是伊犁草原上最大的土墩墓,它位于巩乃斯草原种羊场上,底部周长350余米、直径80余米、高13米。汉与乌孙联姻图讲述了细君公主、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及其侍女冯嫽在乌孙活动的故事。汉与乌孙的联姻,不仅加强了汉与乌孙的联系,在抗击匈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及手工技术,推动了乌孙国的经济发展。

繁盛的草原游牧文化

历史的时钟行至公元6世纪中叶,亞欧草原由战乱纷争逐渐走向大一统的格局,进入到草原游牧文化的繁盛时代。

公元552年,突厥汗国建立,“控弦四十万”,疆域东起辽东、西达里海,南至阿姆河、北越贝加尔湖,名震亞欧草原。随着唐朝的建立和渐趋强盛,唐与突厥之间的战争不断。657年唐朝派伊犁道行军征讨西突厥,西突厥灭亡。702年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后又升为北庭大都护府,管理天山北麓及西域东部地区的军政事务。在草原地区设置“羁縻府州”,继续维持当地本民族首领的行政管理制度,冠以唐朝都护、都督、州刺史的名号,以旧俗治理其部众。840年回鹘西迁途经这里,12世纪初西辽西迁,并建立西辽王朝,对草原文化的发展也有一些影响。

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张骞通西域前,在亞欧大草原上就已经存在着一条沟通东西方的隐形“丝绸之路”,这就是草原丝绸之路。伊犁正是这条丝路上的重要一站。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后,其路线不断拓展和延伸,到隋唐时期,这条草原丝绸之路已经发展成为丝绸之路3条主干道中的北道。从示意图上可以看出,当时北道的重要节点弓月城就在今伊宁市附近,以弓月城为中心,向西远达安西四镇最西镇碎叶(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附近),向东可至北庭都护府所在地庭州(吉木萨尔),向南连通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唐时国力昌隆,丝路畅通,商贸兴盛,作为东西方丝绸贸易中转地的伊犁地区也随之兴盛。近年来,在昭苏波马古墓出土的大量丝织物就是当时伊犁地区丝绸贸易兴盛的一个反映。

波马古墓在昭苏县西南100公里、哈尔克他乌山前地带。1979年10月在这些土墩墓出土了许多金银器、铁质箭镞、铠甲残片、玛瑙器残片、玻璃器残片、皮鞋(靴)残片,同时出土了不少的丝织品:织锦、绫、绢、绮及绣品等。此次出土的“富昌”锦、龙纹绵、金珠绣绮残片和方格纹绫残片等精美织物,表明了当时这一地区丝绸贸易的繁盛。出土的金银器也是一个亮点,展出的展品有镶红宝石金面具、错金银瓶、镶红宝石带盖金罐、金杯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镶红宝石金面具,整个面具由以鼻脊为中线的两块金片铆合而成,锤揲出人面。面形宽阔,浓眉大眼,八字须,络腮胡,造型庄重而威严。眉、眼、胡、须均镶嵌红宝石,极显富丽奢华。其他金银器也都做工精细,显示出墓主人的崇高地位。

察合台汗国及其文化

公元12世纪,蒙古国兴于漠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落后,即率铁骑西征,横扫亞欧大陆,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帝国。13世纪20年代,处在暮年的成吉思汗将征服的疆土分封给了4个儿子,其中统治中亞一带的是察合台和窝阔台。

近年来,在察合台汗国都城阿力麻里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元代瓷器、钱币和叙利亞文景教墓碑,反映了当时阿力麻里作为中亞大都会的繁盛景象和东西文化交汇地的重要地位。

阿力麻里古城遗址,它位于今天的霍城县西北35公里、61团附近,是伊犁著名的古城之一,其范围很大,北依克干南麓,南至克干巴依,东到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扎,西达卡纳威,东西长约5公里。今天的阿力麻里已成为了农田,当年的王城气象已不复可见,但当地农民在耕地中时常翻出的金、银、铜钱币、石刻和陶器等文物依然昭示着它的历史价值。展柜中展出了阿力麻里古城出土凤首青花扁壶、龙纹白瓷碗、豆青瓷盘10多件元代瓷器等,其中不乏官窑景德镇和龙泉窑、定窑烧制的精品,尤以凤首青花扁壶最为珍贵。

凤首青花扁壶胎骨洁白,釉质莹润,白中闪青。壶身为扁圆形,细颈小口,椭圆矮圈足稍外撇。以凤头做壶流,凤尾卷曲做柄。口沿及足壁绘制回纹,腹部上半部绘制展翅飞翔的凤凰,下半部绘制缠枝牡丹纹。青花色彩凝重鲜丽,有晕散现象,浓重处形成黑色结晶斑。青花凤头流扁执壶系元代名瓷,现今存世只有10余件,国内仅2件,其余均发现于中东地区,这说明这种扁执壶是景德镇窑专为迎合中东地区国家需要而生产的。

察合台钱币和叙利亞文景教墓碑,钱币大多是模具打压制作,正背面都印有“察合台文”铭文。察合台文是用28个阿拉伯字母和4个波斯文字母组成的文字。文字的变化表明了这一时期察合台汗国的变化。察合台汗国建立初期,其仍是传统的萨满教,但对其他宗教采取宽容政策。察合台汗国前期,唐朝中叶已传入中亞的伊斯兰教在察合台汗国已有了很大的发展;14世纪中期,吐虎鲁克?铁木尔汗皈依伊斯兰教,生活在这里的16万蒙古人集体信仰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得到更为迅速地发展。钱币铭文普遍是“除别无神灵,是使者”“王权神()授,宇宙属于”等《古兰经》的宗教信条、教义也反映了这一现象。

叙利亞文景教墓碑上刻有十字架纹,周围刻有古叙利亞文字,反映了元朝时期景教(基督教聂斯托里派)在伊犁活动以及中外交往的情况,也表现了察合台文化的多样性。

清代伊犁

1762年,清政府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驻惠远城,前后又建造了绥定、宁远、拱宸、塔勒奇、广仁、瞻德、熙春、惠宁,共9城。在经济上推行屯垦,促进了伊犁农业的发展。山地草原居民深居山中,坚持着游牧的信念。从此伊犁一带的游牧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展出的文物更多的是讲述定居生活的情况。

文物主要有龙纹铜盘、四鱼纹铜盘、鎏金铜菩萨像、道教仙人像反映出这一时期游牧生活的变化和文化的多元性。展览的最后用一些模型向我们展现了伊犁风格的古代建筑,有速檀歪思汗麻扎、靖远寺、圣佑庙、金顶寺、银顶寺、回族大寺等,从这些古代建筑中可以看出伊犁存在着兼容并蓄的宗教文化。

民族民俗厅面积500平方米,由一面屏墙将展厅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面积100平方米,为穹隆顶,有身穿伊犁13个世居民族传统服饰共26个模特。后半部分面积为400平方米,主要展示哈萨克民族文化,通过富有历史、民族特色的展品,向观众全面、客观地展示哈萨克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包括哈萨克族民间文学、娱乐活动、风俗习惯、手工艺品、饮食、服饰、毡房等单元组成。这些展品涵盖了哈萨克族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展现了哈萨克民族的生产生活情况。

伊犁历史上是民族迁徙的走廊,是草原游牧文化发祥地和突厥语民族的故乡,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和睦相处、休戚与共,用卓越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