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观察针刺配合退热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病的临床疗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观察针刺配合退热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病的临床疗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7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27-01

【摘要】 目的 对应用针灸与退热口服液联合对外感发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外感发热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退热口服液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针灸与退热口服液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发热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针灸与退热口服液联合对外感发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针灸;退热口服液;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病,该并在一年的四季中均有可能发病,尤以冬、春两个季节为主,患者的病程通常短,病情轻重程度不同。老年人、婴幼儿和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者是该病的易感人群[1]。本次研究中选取90例外感发热患者病例,对应用针灸与退热口服液联合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外感发热患者病例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3至82岁,平均41.8岁;病程1至11天,平均4.2天;治疗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2至84岁,平均42.2岁;病程2至13天,平均4.6天。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退热口服液,主要方剂组成为芦根、生石膏30g,金银花、大青叶20g, 元参12g,连翘、炒栀子、紫花地丁、黄芩、青蒿10g。每次10mL,每天三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取穴为大椎、合谷穴,每次留针30min,每天一次。对两组治疗后外感发热症状的改善效果、复发率、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痊愈:体温已经恢复正常,症状表现已经完全消失,可以参加正常工作,20d症状没有再次复发。显效:体温已经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已经基本或完全消失。有效:体温与治疗前比较有所降低,症状有一定改善,停药后体温又有进一步回升的迹象。无效:治疗前后的体温、临床症状表现没有改善或进一步加重[2]。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发热症状改善效果

对照组患者发热症状改善效果为: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有效率82.2%;治疗组患者发热症状改善效果为:痊愈14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9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2.2 复发率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病情再次复发的人数分别为8例和1例,复发率分别为17.8%和2.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P>0.05)。

3 讨论

大椎穴属于督脉经之一,督脉具有总督人体一身之阳气的作用,又系六阳经之总督,故针刺该穴可以达到散阳邪而解热的目的;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阳明经是一个多气多血之经,针刺该穴可以达到清热肃肺、泻大肠实热的目的,通常情况下针刺后6~15h之间患者的体温就能够降至正常水平[3]。与退热口服液联合应用,方中的生石膏具有清热止咳,疏风解表,清化热痰的功效。芦根具有清肺热,生津止渴,化热痰,解毒消肿的功效。金银花和连翘主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炒栀子和黄芩能达到清三焦实热,泻心火的目的,可助芦根养阴清热疏风,生津止渴除烦之功效。元参主要具有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的功效。青蒿主要具有凉血除蒸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虚火内扰,低热不退等症。大青叶主要具有凉血消斑的功效,可以使芦根的养阴清热,疏散风热作用进一步增强。紫花地丁主要具有清热解毒,入血分的作用,可对血热蕴滞的红肿热痛进行治疗[4]。

参考文献

[1] 李建,吴春节.针刺放血加中药治疗外感发热9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8,22(13):129-130.

[2] 肖蕾,王立新.针刺对感冒高热患者即时退热效果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0(14):391-392.

[3] 王占慧.耳尖放血加大椎拔罐治疗感冒发热35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9,24(12):115-116.

[4] 夏粉仙.针刺加拔罐治疗外感发热37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10,25(1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