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非均质多油层油藏层系及井网适应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均质多油层油藏层系及井网适应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花土沟油田是典型的非均质油层油藏,油层的物性变化大,分布很不均匀。通过开发层系适应性分析及现有井网适应性分析,选择贴近于油田实际需要的层系、井网划分方法,减少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提高油田储量动用程度,达到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

关键词:非均质性 多油层 层系适应性 井网适应性

非均质多油层油藏,油层的物性变化大,分布很不均匀。如果对各个单油层用一套独立的井网开发,则难以保证其工业性开采价值;如果对这类油田统一用一套井网开发,则又将对提高油藏采油速度和采收率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目前国内外一般的做法是把一些性质相近、特征相似的小油层组合在一起,采用与其相应的注水方式、井网和工作制度分别开发。

花土沟油田是典型的非均质多油层油藏,开发层系合理划分的目的是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和油藏的开发水平,达到实现经济高效开发油田的目的。

一、开发层系适应性分析

借鉴国内外多含油层系油田开发经验,结合花土沟油田特点,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1.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既能保证油田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使其具有较长的稳产时间。

2.保证每套层系至少具有一套稳定发育的主力油层,主力油层与非主力油层之间除砂体规模、单油层厚度具一定差别外,同一层系内油层物性、原油物性、地层压力应相近。

3.目前一套层系内油层厚度为9.2~21.5m,平均13.2m,且内部含油井段跨度不大于150m。

4.在目前开发层系内的上下均具有一定的隔层,且泥岩隔层稳定,厚度8~20m,平均15.8m。在注水开发的条件下,层系间能够严格分开,确保层系间不发生串通和干扰。

5.现有工艺能较好解决同一层系内分层合采,开发层系不宜划分过细,以减少钻井和地面建设工作量,提高经济效益。

二、现井网适应性评价

井网问题一直是油田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油田注水开发的井网系统。不同的采油速度、产能要与一定的井网密度相适应。下面详细分析花土沟油田目前开发时间较长的III层系。

1.井网密度计算

根据油田上产和稳产的需要,结合油田实际状况和特点,选用以下两种方法对花土沟油田III层系的井网密度进行分析。

1.1单井产能法

本方法是依据油田单井产能计算合理的井网密度,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所需基本参数见表2-1、计算结果见表2-1。

根据具体计算结果,绘制井网密度与采油速度关系曲线图如图2-1。

目前花土沟油田的采油速度为1%左右,因此分层系合理井网密度值为9.37口/km2。

1.2采液吸水指数法

根据具体计算结果,绘制井网密度与采油速度关系曲线图如图2-2。

根据目前花土沟油田各层系采液速度,计算目前各层系的合理井网密度、合理井距如表2-5所示。

2.合理井网密度、合理井距的确定

确定合理的注采井网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有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二是要适应差油层的渗流特点,达到一定的采油速度;三是保证有一定的单井控制储量;四是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根据目前花土沟油田的采油速度、采液速度情况,对目前花土沟油田的合理井网密度、合理井距进行选值,结果如表2-6所示:

综合以上研究,目前花土沟油田所开发层系比较合理;合理井网密度研究结果与实际井网现状对比,三层系目前井网密度偏大,需要抽稀井网。

参考文献

[1]欧阳明华 《低渗油藏井网适应性研究——以张天渠油田长2油藏为例》 海洋石油,2004年02期.

[2]刘佳文 《七个泉油田开发井网适应性评价研究》 青海石油 2011年01期.

[3]罗纯 《南翼山浅层油藏Ⅲ+Ⅳ油组井网适应性研究》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年06期.

作者简介:陈晓冬(1982-)男,汉族,河南安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