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习不只是对结论的记忆,学生不仅要具备读写、计算能力,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的法制意识。现就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谈点认识:

一、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其法制观念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法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程度。小学教育作为基本的、起始的教育途径完全应该适应并挑战于这一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显然,对小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已刻不容缓。法制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各学科都应渗透于教学之中。语文作为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课时分配比例大,更应该注意渗透法制教育。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一)在口语交际中展示法治现象,迁移学生的法制认知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口语交际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深化对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的认知。通过交际他们会从事物的表象认识到事物的内层,会在自己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认知。但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呢?我经常引用生活中的、报刊上的、电视上的那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因为这些最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交流的热情。比如有一个少年上网成瘾,每天沉浸在虚幻世界中,思想堕落,学业荒废,最可耻的是竟以自己妈妈的生命相要挟,向家庭索取上网费。父母含辛茹苦,得来的却是这样的后果。通过实例、抓适机,引导学生讨论: 怎样能抚平泪水涟涟中的父母心理上的创伤。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上网不学习的不对,报答父母就是要好好学习,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避免因为年幼无知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利用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充分挖掘小语课文中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如《我的战友》一课感人至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篇范例。在教学时,可以抓住“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句中的“一寸”、“一声”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知道即使有“一声小小的,一点小小的挪动”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没有这样做。引导学生理解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而献出宝贵的生命的自我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学进行到这里,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课文的德育目的。但我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找出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的渗透点。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时他为什么没有那么做?如果这样做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阅读课文明白:咳嗽一声或者蜷一蜷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那么“我们整个班,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从而提出每一个小小疏忽都能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个浅显却又深刻的道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论证。这样通过引申拓展,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应该怎样做,什么情况下不应该怎样做,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

(三)利用模拟法制现场,进行法制道德教育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语文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动腿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认知生活,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而法治教育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它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时常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案的形式,让学生来扮演法官、原告人、被告人、辩护律师,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通过活动,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必须要学会公平、公正、公开对待每一件事,不能,损公肥私,这其实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制道德。此外还有环境保护调查、制作法制手抄报等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平台,提供生长的土壤。活动的内容要丰富,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比如,在对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进行教育的同时,可以做一个身临其境的游戏: “今天我来指挥交通”,让学生现场模拟一下,首先发给学生已准备好的交通道具:红灯、绿灯和黄灯,当学生举起红灯的时候人们该怎么做,举起绿灯的时候又该怎么做,黄灯呢?让学生在现场模拟中了解交通规则: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使行人和车辆有条不紊地通过。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人人都随己心愿,任意在十字路口穿梭,想怎样开就怎样开,就会引起很多的交通事故。通过游戏,了解交通法规,增强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终身受益。

(四)在“演讲朗诵、征文、讲故事”等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信待人等良好习性。比如开展“诚实与信任”演讲朗诵比赛,全班同学就这个课题收集了大量材料,较全面地讲述了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通过开辟法律专栏,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法律宣传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全社会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意识。

(五)在作文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 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又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以《我的家乡》为题进行写作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描写周围的环境变化,从而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妈妈的教育。使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践踏草坪、不乱摘花朵、不乱砍树木,不乱扔垃圾等。又如电视节目中的《今日说法》、《法治直通车》、《法治在线》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每一期的标题都很新颖。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

总之,在对学生法制教育中,不仅要向他们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所以在语文教学这个主阵地上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探索,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