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虎虎不做“插嘴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
虎虎8岁,是个聪明、机灵的小男生,生性活泼、乐观,在校读三年级,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平日里也很关注虎虎的家庭教育,引导虎虎广泛阅读,并带他去饱览祖国各地风光。外向的虎虎不知不觉间成了同学中的“万事通”,在课堂上发言踊跃,学习成绩也不错。
但让家长、老师头痛的是,虎虎常常管不住嘴,在班上,老师提问,虎虎经常不举手就抢答,甚至对老师的安排当众评说,让老师在讲台上很难堪,也影响了课堂纪律。因此,虎虎多次错失“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家长和老师多次找虎虎交谈,甚至处罚,但效果都不明显。虎虎妈意识到这一行为习惯可能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甚至工作,因此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分析:
虎虎性格外向,活泼、好学、乐观,完全符合一个正常孩子的健康心理标准。日常生活中,小孩“话多”常被归结为表现欲强,尚不懂事,而被成人忽略,错过行为矫正的最佳时期。其实,随意“插话”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没修养的表现,严重的会影响他的人际关系以及未来的发展,需及时矫正。
在一项中西方儿童心理研究中,研究者侧重研究母亲在亲子对话中对孩子认知方面的影响时发现,欧美国家的母亲从开始就比较强调孩子的独立思维,引导孩子自己去“想”,对行为事件的解释、思维间的对比,因果性发展趋势描述得较多,鼓励孩子自己去判断该怎样做;而中国妈妈更多地是评价儿童行为的对错,告诉孩子能做或不能做。
研究者随机抽取幼儿样本,发现加拿大儿童38个月时就能顺利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测试,而香港地区的儿童要到64个月时,通过错误信念任务的正确率才能超过随机水平。
可以说,母亲和孩子间的亲子谈话方式和谈话内容直接影响了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母亲较早启发孩子去思考他人的心理状态会减少孩子的行为错误。
通过对话我了解到,和传统家庭一样,虎虎和母亲之间的接触较多,亲子关系更和谐。因此向虎虎妈从心理学角度讲解了孩子行为的成因,进一步要咨询的内容,行为矫正的步骤等,她很快理解并积极配合。
咨询步骤:
我们选取了有儿童拼图地板的一间小咨询室,我和虎虎、妈妈三人比较随意地围坐在软地板上,虎虎手里捏动着玩具“沙皮狗”的鼻子。虎虎妈选取最近给儿子讲解错题时,被虎虎多次打断时的家常事件,平缓地描述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自己生气时的想法,让虎虎回想起事件经过。
随后她问虎虎:“你现在知道周五那天老师为什么生气吗?”“因为我打断了她的话,同学都不听课了,就转头看我啦!”“那样,老师就没办法完成教学任务,同学听课质量也差了,对不对?”虎虎点头。
我打开笔记本电脑,向母子播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一只白色的小狗单独在屋时,努力用前足扒住桌边,去够桌上的小皮球,待主人、客人进屋时立即竖直耳朵,停止刚才的动作,奔向门口向主人、客人摇尾欢迎,并用两前足作揖,很“萌”的模样逗得母子都笑了。
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与虎虎开始对话。
我问:“虎虎,小狗这么可爱,大家都喜欢它。你也是可爱的孩子,你也应该受到大家喜爱的。但老师同学好像都反感你的课堂表现,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随意张口说话,没去想老师的心情,同学的想法我也不在乎。”
“所以,老师、同学都不满意,这几年的‘三好学生’‘五星队员’称号就没落到我们虎虎头上?”我遗憾地望着虎虎。虎虎的思维立即跟进,很积极地向我们讲了几个看似不如他的同学获奖的情况。
见虎虎已经理解了“多嘴”对自己的不利影响,我在征询虎虎的意见后推出行为矫正计划。计划从虎虎在家写家庭作业、听知识碟时,大致1小时内不张口说话做起,相约在虎虎坚持一个月后就实现虎虎的一个心愿。同时,妈妈在与虎虎谈事、讲故事时有意加强对虎虎的思维引导。
提示母亲,计划实施当天,虎虎写作业努力控制在45-60分钟时,立即给孩子欣赏的拥抱或是赞赏的眼神,在完成2-3天后,给孩子一个小小的惊喜,比如:他喜欢的画册、意外的美食等。随后,惊喜慢慢后延。偶尔,虎虎忘记了,父母要及时提醒,并给孩子在家中醒目处粘贴红花榜,有意让虎虎看到自己每天的进步。
这期间,虎虎不留神再次在学校犯错,表现出难受心情时,妈妈要积极与孩子共情,共同体会孩子失落的心情,然后鼓励孩子再接再厉,约束好自己,争当本学期的“三好学生”。
经过一个月的咨询追踪,虎虎和母亲配合较好,在校也受到表扬,得到红花的天数已经超过20天。全家人国庆期间快乐出游,庆祝虎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