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洛阳市下水动态之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洛阳市地处洛阳盆地的西部,地下水开采量日益增大,造成盆地内区域性地下水位不断下降。1999年洛阳市规划在洛河洛阳市区段建立五级水面工程,目前已有三期水面工程建成蓄水。其拦水作用使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盆地部分地区地下水开始回升。为保护盆地的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需要研究地下水动态的规律,判断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趋势,了解地下水资源的性质,并对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作出评价。本文在阐述洛阳市水文地质条件得基础上,利用48个观测孔的水位资料,分析了浅层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包括多年动态特征以及其空间分布、年内的动态变化特点。并利用excel做了水位动态的多元回归分析,用相关系数判断了影响因子的主次,通过逐步回归优化了方程,并研究了时间序列的自回归分析。
关键词:洛阳市 地下水 动态特征 多元回归 水面工程 地下水开采
第四章 洛阳市地下水动态分析
地下水动态指含水层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也是地下水含水层收支不平衡的直接反映,受各项补给与排泄因素的控制,所以它是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在一特定的环境中多种影响因素下的外观表现。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气象、开采、径流、灌溉中的一个或几个。
根据对洛阳市48个水位观测点(其中8个长期观测孔)资料的分析,分别从年际动态和年内动态加以分析。
第一节 洛阳市地下水年际动态特征
通过8个长期观测孔资料,作出1984-2005年之间洛河附近水位年际变化特征。(见图4-1)由此我们发现,区域水位的多年变化特征是先降低,然后上升,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分界大约在1999年。
4.1.1、1984-1999年段的变化
据1984~1999 年历年地下长观资料浅层地下水动态年内变化随季节变化明显,变幅2.11~10.165 m ,从多年动态变化特征看,水位总趋势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在3.137~6.161 m 不等 (图4-2)。并且水源地的集中开采部位形成大的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最大水位降深达15m。只有个别年份水位埋深有所变小,如1996 年属丰水年,全市地下水位普遍回0.101~2.110 m。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洛阳市1957年以来集中开采地下水,随着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的不断发展,供水量不断增加,开采规模不断扩大。1984 年为2.104 亿m3 ,1990 年为2.182 亿m3 ,1997 年为3.112 亿m3 (均包括农业开采量)。
洛阳盆地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在伊洛河谷区工农业用水多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开采量相对较大。工业开采及城市供水多为集中开采伊洛河两岸的浅层地下水为主,中深层地下水水源地开采仅在后李水源地有少量开采。农业用水以分散开采为主。农业开采主要分布在伊洛河阶地上,多开采浅层地下水。
洛阳市目前已形成地下水多水源环状管网供水的规模。自来水公司现有8个集中开采地下水水源地,三个加压站,供水井97眼,综合供水能力达60万m3/d;集中开采水源地多集中于伊、洛河两岸及河间地块。现状条件下洛阳市区共有集中供水水源地8个,水源地分布及开采动态如下。(图4-3、表4-1)
表4-1 集中供水水源地开采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m3/d
水源地名称
设计供水
实际供水
水位下降
地貌位置
洛南水源地
13
15.8
5-7
伊洛河间地块
李楼水源地
16
12.86
无
伊洛河间地块
张庄水源地
4.5
4.9
复合漏斗
洛河北岸
王府庄水源地
1.0
1.18
洛河北岸
后李水源地
1.0
停开
洛河北岸
下池水源地
3.7
4.0
洛河北岸
五里堡水源地
2.8
3.39
洛河北岸
东郊水源地
4
4
洛河北岸
临涧水源地
4.5
4.69
复合漏斗
洛河北岸、涧河旁
-3 地下水位与地表水位标高关系对照表 单位:m
编号
一
三
五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备注
lg57
129.21
128.95
129.51
128.27
127.95
128.39
128.93
129.45
129.14
地下水
lg14
130.67
130.79
130.95
128.04
128.59
127.93
130.86
130.89
130.64
河水
lg4
122.56
122.33
122.30
122.80
123.18
123.98
123.49
122.6
122.46
地下水
lg8
121.28
121.26
120.38
121.28
121.53
122.33
121.84
121.37
121.23
河水
市区部分地段人防工程涌水,基坑开挖出现冒水现象,影响范围达70.5km2,影响最大地段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3.6m。但是水面工程暂时没有对地质环境产生大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埋深依然大于5米,区域地下水系统会形成新的水均衡。
根据水位对比资料,作出了洛河水面工程等水位线图及水位变化图,供有关部门参考。(如图4-9)
第二节 地下水水位年际变化的空间分布变化特点 地下水水位多年地理位置的变化主要受气象、水文因素及人工开采的影响。
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由1990年的地下流场图(图4-10)可以看出,地下水总体由西南向北东方向径流,由两侧向中心径流,除聂湾至安乐附近在水源地的集中开采部位形成降落漏斗外,全区浅层地下水多补给地表水,基本未有漏斗出现。西南部延秋街水位标高在176m左右,东部桐公庄水位在118m左右;而从2003年6月15日流场图(图4-11)可以看到,西部延秋街水位标高为172m,东部桐公庄水位在114m左右,地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在白马寺、辛店附近产生漏斗,局部地段表现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洛河水面工程的蓄水对两岸地下水流场亦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洛河水面工程建设前聂湾至安乐一带,地下水由于长期开采,一直处于下降状态,洛河水位与地下水位脱节,水位标高126—128m,并在水源地的集中开采部位形成大的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最大水位降深达15m;洛河水面工程建成蓄水后,安乐——聂湾一带地下水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2003年6月15日流场图(图4-11)可以看到,地下水位标高在130—132m左右,地下水与洛河地表水位标高已基本一致,沿洛河地下水降落漏斗已全部填平。
第三节 洛阳市地下水年内动态特征 根据影响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区内地下水动态可划分如下几个类型。
1、水文型及气象水文型
该类型主要分布在洛河、伊河、伊洛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前缘地带,区内一般无开采,浅层水地下水动态主要受河流及气象因素制约,距河边较近地段为水文型,稍远的地段为气象水文型。地下水位年变幅为7-8m,地下水位的升降与河水位涨落同步。该区年最高水位出现在河流行洪期和较大集中降水期,最低水位则出现在河水流量小,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的时期。如图4-13可以看出,25号井比24号井离河流远,故25号井受气象因素影响明显一些。24号井受河流影响明显一些。同样的道理,图4-14中的80号井有明显的气象周期性,基本上不受河流的影响。而71号井受到了河流的影响。
如图4-15、4-16可知,lg4号井水位在1997年受降雨影响明显,为气象型,呈单峰曲线,峰值在5月;2000年受降雨、河水位影响,为气象水文型,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2003年受河水位影响强烈,为水文型,呈单峰曲线,峰值在9月。
2、降水入渗径流??开采型
分布在张庄——?e河入河口之间近洛河漫滩两侧,以及洛南、张庄、临涧水源地。地下水补给以降水和袭取洛河侧向径流补给为主。地下水排泄以人工开采为主。从动态曲线(图4—17、4—18)可以看出年内最低水位在2-3及12月,最高水位在5月底6月初。今年平均水位与历年平均水位相比回升了3.35-5.19m。
3、气象??径流开采型
分布于区内一、二阶地及洪积扇的广大区域。地下水补给以降水入渗为主,以开采和径流为主要排泄途径。因该类型分布面积较大,地下水动态类型也有差异,现分区述之:
①洛河南岸区
从动态曲线(图4—19、4—20)可以看出,年内最低水位在3-4月份,最高水位在9-10月,年度平均水位与历年平均水位相比都有回升,幅度为1.21-1.63m
②洛河北岸东部区
如图4-21、4-22,从动态曲线可以看出,年内最低水位在5月下旬至6月底,最高水位在年底。这一现象有别于其它地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该区农业灌溉几乎全部采用机井灌溉。农灌开采地下水是产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2004年度平均水位与历年平均水位相比略有上升。
③洛河北岸中部区
从动态曲线可以看出,年内最低水位在4月份,最高水位在10下旬至12月底。年度平均水位与历年相比大部分地区都有回升,幅度为3.26-3.97m左右。(如图4-23)
4、径流——开采型
主要分布于洛河北岸西部涧西的几个大企业工业区及生活区一带,由于各大厂矿企业大量开采地下水,同时也因地面硬化程度较高,不利于降水补给。从动态曲线(图4-24)可以看出,年内最低水位4月份至7月中旬,最高水位出现在11月初至12月底。
5、降水入渗-径流-灌溉型
主要分布各个灌区,多用地表水或浅井进行灌溉。水位动态比较稳定,年内没有重大的变化,曲线没有明显的波峰。依据灌溉的作物的不同,水位在灌溉时期有所下降。(如图4-25、4-26、4-27、4-28)
6、回灌-开采型
主要分布洛阳市区棉纺厂一带。基本不改变水位的正常动态,冬灌夏用,回灌期间水位抬升,总体来说,水位逐步升高。(如图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