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毕业生创业素质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毕业生创业素质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舒瑞琼,男,(1970年10月- )湖北黄冈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就业指导。

摘要: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随着时展和我国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变化,就业已经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而这必然促使大学生中的一些人走自主创业之路,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催生出中国的创业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显得十分迫切与重要。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创业素质

创业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业素质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创业人才的脱颖而出。

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在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三个方面

过去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是本科教学内容的压缩,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形成自身特色。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但教学实践项目更多的是关注操作技能的熟练化,综合性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创新创业能力与知识和技能不在一个平面上,创新创业能力的欠缺严重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在理论层面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种观点认为鼓励大学生创业距离还很远,大学生还没学会走,就让跑是不现实的;另一种观点用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来证明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国内高职毕业生创业成功少的原因之一是在拥有创业条件的工科专业学生中没有系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导致高职工科学生缺乏市场观念,习惯死钻技术牛角尖。有些高职毕业生将技术和经济割裂开来,既没有甘心当好打工者的思想准备,又缺乏应有的创业素质;而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管理类专业学生又没有自己的创新产品,缺乏营销策划。

二、培养创业素质的基本策略

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它忽略甚至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以片面社会化代替个性化,太多的管理形式和考试方式限制了学生去批评、去求异、去猎奇、去冒险、去建造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虽然有很多教师走出校门去从事第二职业,开办自己的公司,但一回到课堂上,仍旧对着发黄的讲义或课本照本宣科。我国的教育文化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缺乏学生至上的理念,缺乏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责任感,缺乏教育危机与创新意识。为此,教育改革至少要作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培育创业文化

美国经济的辉煌,与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创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硅谷的创业热形成了一种时尚,在硅谷,人们想的是如何自己创业。独立门户开公司是一种具有特殊兴奋作用的竞争,即使是有“象牙塔”之谓的高等学校也不例外,如位于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其师生创业成为一种风气,众所周知的雅虎,其创办人杨致远,就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硅谷,人才充分享有自我发展的空间。据统计,每年大约有30%的人跳槽,以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几乎每天都有公司倒闭和新公司开张。虽然成功与失败并存,创业与风险同在,但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此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对人才的吸引力以及所蕴涵的创造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居主导地位的新时代,要尽快培育、繁荣自己的创业文化。

首先,应提高对创业文化的应有地位的思想认识。创业文化首先是一种思想意识,进而才作用于人们的价值观念,扩展为社会心理。因此提高人们对创业重要性的认识应当是第一位的事情。知识经济的根本动力源于创新,但这里所说的创新不仅仅是知识创新,也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因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只有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新的市场需求、服务形式或新的产品,即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形成真正的动力。其次,注意在师生中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活动,创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在师生中经常分析创业者成功的案例,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设计或创业比赛,激发师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理念,鼓励师生创业。要形成尊敬创业者、爱护创业者的浓厚氛围。创业教育的模式有许多,比如“创业计划大赛”模式、“天使基金”模式、创业“孵化器”模式、“模拟公司”毕业设计模式、“勤工俭学”模式、“案例培训”模式等等。学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生的层次,探索相适应的创业教育。

2. 鼓励生涯设计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忽视人的个性,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从业文化,使人们长期卵翼于国家的大锅饭,安于现状,求稳恒变。这种使人驯服、听话的从业文化与缺乏竞争性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十分适合的,但与鼓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却是迥然相悖的。当计划经济在中国逐渐划上句号时,这种从业文化给整个国家、民族带来的反作用就显现出来。就以人们关注的就业问题来看。而大学生大多一般会选择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外企单位,至于私营企业、乡镇企业部门却鲜有人问津。有的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而埋怨家长,或因承受不了压力而走上绝路。作为教师和家长再也不能包办学生升学与职业选择了,而应作为促进者来提供尽可能的信息帮助与活动机会。

3.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创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

实践出真知,要使一代大学生在观念上变革,就必须以实践作为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孕育的载体,首先,高等院校要建立一批稳定的、融教学、科研、生产、育人于一体的创业实践基地,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毕业设计或研究课题与实际项目结合起来,实践最能锻炼和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实践中多看、多思、多问、多记、反复检验,反复调查,不断总结,汲取教训,才能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其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实践中摸索出真知。同时,还可聘请实践基地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其次,高等院校应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积极拓展创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平时课余经常搞、周末重点搞,社区援助、勤工助学、科技服务、科学研究活动贯穿全年,遍布校园内外。再次,高等院校还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和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使创业实践活动与学生评优评先、评奖学金挂钩。在实践中掌握创业本领。

4.设立创业咨询、培训、服务等机构、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高等院校应当设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创业咨询机构,这样的机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那些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对项目及创业者素质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楚的认识;就业培训机构要教授创业大学生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法律、财务、知识产权、市场营销等知识;咨询机构要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银行、基金会、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要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基金保障,为具备可行性的创业项目提供适当资金支持;新闻媒体要发挥科学的导向作用;行业人士或单位自觉遵守市场规则,搞好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习基地等等。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时代呼唤创业教育, 我国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应从其内容、特点和模式着手,通过树立创业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机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构建和完善创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途径,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新路子。(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袁和平.中职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