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这里的教学质量不仅仅指教学成绩,还包括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是检验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预期的”是指学生所期望的、教师在教案中设计好的、符合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和任务;“应有的”是指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应该达到的“进步和发展”目标。我认为,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在同一节课中获得的“进步和发展”也不尽相同,只要是取得了自己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算是有效的教学。下面我谈几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体会:

一、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如果从根本上缺乏认知内需,学习就无法发生;但是如果没有外在环境的刺激,学习内需也难以自发启动。尤其对于心理不成熟、自我学习意识和自控学习能力尚待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更需要教师的激发和调动。这就需要教师努力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充分融入到学生中间,消除教师与学生的隔阂,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二是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注重有效对话,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为了确保和促进有效的对话,教师要将对话集中于学习目标。如果教师仅仅关注学生对话的表面特征,却不集中于学习目标,那么课堂中对话的气氛可能很热烈,对话的数量可能也很多,却并没有真正的学习发生。这种交谈可能是从某一点跳到另一点,不能产生对整个对话的整体、一致的理解。四是要注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个体,他们是需要教师开发的宝藏。教师必须要有伯乐和点石成金的本领,让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就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并获得成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给予正确引导。

二、灵活的教法与务实的教材相一致

教学方法灵活是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学生都有效的“万能”的教学方法,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方法,以适应学生的要求。一般来讲,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凭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数学活动。因此,我们要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不要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成新知识。

如在六年级《解比例》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已有解方程的知识,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们面面相觑,小声议论着……,有的在思考,有的边摇头边说:“这怎么解呢?”这样学生的思维矛盾已经产生,我们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借助思考予以解决。结果学生在教师没有进行任何讲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过的“比例的基本性质”知识继续解,学习中自然生成以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如果教师耐不住性子,作出讲解或提示,都会错过这一学习的有效时机而演变为“灌输”,并与精彩擦肩而过。

三、激发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创设宽松环境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讨论式教学,如在教学三年级“两步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题:一只燕子可以活9年,一只喜鹊的寿命是燕子的3倍,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多少年?书中没提任何要求,但这道题不止一种解法,我就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这道题。同学们热烈讨论,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取长补短,终于找到了不同的解答方法。

四、做好课堂总结

一节课下来,可能有些学生不知道到底学了些什么,这时就要及时做好课堂总结,再次强调重点内容,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梳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规律,提高学习能力。不过,课堂总结最好是通过提问学生来完成,如设计“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这样的问题来引起学生对这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