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意义,并结合现代制造业先进的企业文化,进一步从基础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考核体系和标准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制度、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productive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the significance, and combined with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advanced enterprise culture, further from th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standard construction, ect discusses how to the productive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Keywords: production and practice base, enterprise culture, system,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职业教育传授的知识,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技术知识和制度知识。技术知识是与生产的社会属性无关的生产技术知识,制度知识则是关于协调分工的知识,要求参与分工的全体人员都掌握的知识,属公共知识。按传播方式分为可交流的知识和需感悟的知识,后者主要通过实践获得。从上面知识的内涵来看,职业教育的有些知识、技能必须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获取。目前学校职业教育虽能在操作素质、操作技能等方面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但在操作经验、工作态度、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方面不能进行有效培训,难以适应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世界各国兴办职业教育遵循的一个普遍规律是通过教育与产业的结合使教育世界与职业世界实现有效地沟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除了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之外,改进校内实训环境,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成了一个必由之路。

一、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意义

1、在目前国情下为学生提供一定真实性企业实训环境

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分工协作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短缺、工资高、政府投入大的条件下形成的。我国的现实条件是企业规模偏小,还处于资本积累时期,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较低,国家财政的投资能力还十分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盈余更多地用于规模的扩张、技术设备的改进;较低程度的机械化,对人力资本质量的要求也相对较低,需要的大多数是简单的劳动力;过剩的劳动力,使得企业不培训也可以获得优秀的人才;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率使企业的盈利空间有限,有限的资金用于生产方面获得的报酬往往大于对员工的培训,甚至许多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存在着只用人不养人的现象,雇用工人两三年后,一旦工人技术水平提高要求增加工资时,就重新雇用新的员工。因此,企业自主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

在现有国情下,要想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改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单纯地依赖企业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校内建立稳定地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岗位实训项目和管理考核制度,才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

2、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与企业接触的少、不了解企业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差、专业技能水平低、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等问题,造成企业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度也较低。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对学生职业技能和态度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企业化的工作场所实训,能够感受到企业工作的职业氛围,熟悉行业企业的生产环节,有利于培养受训者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而这些非物化的制度、知识在现代企业和人力资本开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3、有利于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特征。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与实践接触机会相对较少、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等问题。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使教师通过参与实训基地的生产、管理、指导学生等活动,促进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另外实训基地也聘用在行业第一线工作的工程师、技师担任兼职教师指导生产和实训。本校教师与兼职技术人员长期合作,他们之间还可以产生非正式交流,这种非正式交流往往不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实现,而是通过他们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工作之余的聊天等形式,使不同的思想在交流中相互碰撞而产生新的火花。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4、提高了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除了在实训的过程中完成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外,还可为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科研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实验、实训场地,将会大大提升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如何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1、选用先进的生产型设备,建立生产性车间,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生产劳动的全过程,

紧跟技术发展进步,选用先进的生产型设备,建设生产型教学车间。引入企业管理模式,设置生产部、技术部等部门,教师与学生兼具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身份。承揽实际生产任务,生产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广泛开展生产性实训,使工学结合校内化。

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训时,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生产劳动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在学校完成真刀真枪的职业技能训练,学会学习,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增强了就业竞争力,提高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更容易被企业接受,学生能满足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可以直接上岗工作。

2、将先进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内实训基地,营造企业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现代的大型企业无不拥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例如,很多现代制造企业倡导“诚实、正直、勤奋、向上” 的企业文化,实行“直角生产”。所谓“直角”生产,就是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在8点之前完成,8点准时开始生产,员工从8点上班到下午4点30分下班,除了休息时间,都要以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地进行工作。整个企业在工作时间内营造了一种严谨、高效、向上、有活力的氛围,使得进入企业的新员工都能改正原来的不良习惯,逐步具有现代企业所要求的职业素养,能够爱岗敬业、守时、勤奋上进、团结协作。

校内实训基地应当引进先进的企业文化,采用企业理念进行基地环境布置,营造“诚实、正直、勤奋、向上”企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提高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加强实训基地的制度建设,引进先进管理理念

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是基础,管理制度是实训效果的关键。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需要聘请企业人员和本校教师一起制定完善的实训基地设备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生校内实训管理制度、兼职教师实训指导管理制度、实训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等。

除了制度的保证,还可以采用企业"5S"管理、目标管理和目视化管理进行实训全过程管理。“5 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养”) 管理,是一种注重细节的管理制度,要求实训的成果、工具、作业指导书摆放要有明确的位置,工作环境要定时、定期进行清洁等。采用5S管理,实训基地的方方面面井然有序,可避免因为零乱和不洁带来的次品、废品和安全事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目标管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运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将专业的大目标分解为易于有效管理的小目标,把实训过程各项管理事务展开为有主次的、可控制的、有效和高效的管理活动,激励学生共同参与,以实现专业教学目标和个人目标。

目视化管理是实训基地现场管理的重要方法。通过技能要求考核标准看板展示、操作过程图片指示、安全注意事项提示、事故警示等目视化管理措施可实现:使实训过程隐藏的问题显现出来,使实训基地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在现场直接地接触到现场的事实,使劳动生产异常问题显现化,使技能训练现场绩效成果显现化,使5S活动开展彻底化,使学生改善目标清晰化。这样,有助于认定问题,突显出目标与现状的差异,鼓舞激励学生达成目标,挖掘改善的机会,提高绩效指标。

4、建立与生产性基地相适应的考评体系和考核标准。

现代制造企业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有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全员质量意识,即全员参与来保证其产品质量。公司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其具体实施方法可简述为:完善的员工教育机制、严密的计划和评价体系、作业指导书和标准化建设、标识管理和合理化建设以及自检、互检、抽检、专检的综合一体化应用等。这种质量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了每个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自觉、自主意识。产品的质量不是由专门的质检部门和管理部门来保证,而是靠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使得产品的不良率维持在非常在低水平,保证其产品质量及其性能的优越,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这种先进的管理体系同样可以用于实训基地的教学管理,让每个老师、每个部门的人都参与到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中,从教学的每个环节抓起,从点滴做起,开发岗位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项目,编写实训项目操作流程和工艺标准,制定合理的生产实训岗位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充分发挥每个一线教师、每个管理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实现全员育人,而不靠某个部门通过一些形式的制度来保证教学质量。

总之,作为职业院校的领导、决策者,需要提高认识、打破传统,创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广泛筹集资金,购置先进设备、仪器,强化管理,建设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翠英.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1,(1).

[2]郭家星,屈有安.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