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合作·改进·提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合作·改进·提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好课”不仅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更是为之奋斗的目标。一堂好课它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课件,需要的是深入揣摩目标,反复琢磨教案,一次次试教磨炼,在不断反思中精益求精的“磨课精神”。

为了参加区劳动技术团队赛课,我们团队经过2个星期的时间,对凌丽敏老师执教的《用易拉罐制作雄狮》一课,进行了两次备课两次打磨,获得了区一等奖,后又经团队多次磨课,最终本课荣获了市优质课一等奖。我们老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课堂,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具有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课堂,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考验着我们老师的反应和应对能力。通过这个活动我感受到集体磨课的巨大力量,大家坐到一起,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在讨论交流中大家的见解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一方面挖掘出课堂的亮点,另一方面亮出听课教师的观点和招数,促使上课的老师开拓思路,提升教学水平。

回顾这次磨课的整个过程,备课研讨、修改教案、观课评课,一路走来,我们收获颇丰,感触颇多,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磨课收获。

一、精选范作,焕发别样效果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实践性,技术性、教育性等特点,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然后要做恰到好处的示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技法,在这两个环节中范作的作用尤为重要。如老师在《用易拉罐制作雄狮》第一次磨课时,通过课件演示用易拉罐制作的工艺品(如椅子、汽车、飞机等)图片导出课题时,学生只对图片中的工艺品感叹巧妙,没有产生想制作的欲望。在第二次试教时,修改成先演示图片,再出示几个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好的精致又美观的实物“雄狮范作”并粘贴在黑板上,从课堂学生的反映来看比第一次效果好多了,绝大部分学生都想跃跃欲试。这样就充分发挥了范作激发学生对劳技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

又如《用易拉罐制作雄狮》一课的难点是:对狮子头部毛发的均匀、整齐制作。教师第一次是用语言直接平铺狮子毛发的特点,学生后来制作的狮子毛发效果不理想。在第二次教学时,教师展示做好的两个效果完全不一样的狮子头部(有粗细不一的,有粗细均匀的)作品予以对比观赏,师追问学生:哪个好看?你觉得剪毛发有什么要求?那你们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剪得匀称点?于是,自然而然老师通过欣赏评价范作把疑惑引导到了技术难点上,这样极易得出剪毛发的技巧是:剪得要均匀整齐,顶部要剪到底,最后还得压一下。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示范,学生随即模仿,通过信息传递,学生不难掌握技法,从而真正学到剪的技术。这样通过范作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进行动手实践,从而掌握巩固技能技巧,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二、亲历实践,提升自身素养

《浙江省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建议》中指出:“凡是要求学生动手制作的作品,教师必须亲历实践,先做一遍,估算制作的时间,检验工具、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熟悉制作的全过程,找出制作中的技术要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示范,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技法后,再展开创新思维创作”。例如,在本节团队课制作狮子作品时,涉及切、剪、压、卷、粘这几个基本步骤。这些看似简单,但由于使用的工具材料特殊,每一步都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且在操作时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亲身示范,并把最精炼的技法传授给学生。如切狮子头部材料时,经过多次磨课和教师实践总结出,要做到“短刀入,长刀行,及时锁”,看似简单的一句口诀,教师课前一定要经历多次锻炼,才能归纳出易懂易学的技法技巧,在上课示范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俗话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碗水”,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首先得有熟练地操作基本功,这就激发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准备好自己的“一桶水”。

三、铺设问题,串出新课程理念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用易拉罐制作雄狮》在初次教学时,教师从情境导入――技法教学――布置学生活动,总共15分钟,基本上都是教师讲解为主,很少让学生参与共同探索,显然这是有违新课程理念的。磨课时我们团队讨论,之后改用问题串联引导学生思考,共同探索技法,完成课堂教学。

如在导入时,师出示易拉罐提问:你们平时是怎么对待易拉罐的?激发学生的变废为宝意识。

狮子的结构教学时,提问:我们要做狮子,首先要先了解下狮子的的结构特征,狮子由哪几部分构成?部位对对碰时,提问:用易拉罐的哪些部位制作狮子的头部较合适?为什么制作狮子头部时,提问:材料该切多长?用美工刀应注意哪些问题?用刀时为什么要及时锁住?怎样才能切得比较平整?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出技法,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也能知其所以然。剪毛发时,师先展示两个优差不同的头部作品,让学生评价那个更好?为什么?用什么方法使毛发剪得均匀?提示学生对狮子造型进行创新设计时,师出示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狮子造型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激发学生的灵感,

这就改变了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用问题串联引发学生参与整个知识的形成,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留出空间,引领创新意识

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使学生成为“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用易拉罐制作雄狮》在第一次试教时,切狮子头部材料时,教师规定材料长度约2.5厘米,剪毛发时规定毛发宽度约0.3-0.5厘米,学生做出来狮子毛发长度宽度基本相似。在磨课时,我们建议上课老师把“长度约2.5厘米,宽度约0.3-0.5厘米”去掉,在提示学生设计时,引导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对狮子的毛发、身体造型、颜色等进行创意设计,故第二次上课时学生做出来的狮子造型种类繁多,充分显示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磨课是演绎精彩课堂的过程,它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途径。磨课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也是继承与创新,拿来与扬弃的过程。玉不琢不成器,所以磨课于我们不只是经验的积累,更是做事做人的一次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