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旅游业人才发展和旅游院校发展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旅游业人才发展和旅游院校发展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国家旅游局最新统计,2015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和第一大客源市场国,我国即将进入世界旅游强国行列。新时期,面临着我国旅游行业的结构改革、素质提升和深度发展的新任务,客观上对我国各级各类旅游院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实施旅游全行业人才发展战略,积极开发旅游行业急需的各层次人才资源,全面提升旅游全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对于我国早日实现世界旅游强国之梦,推动旅游事业及行业人才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旅游行业人才发展现状与问题诊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行业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整体水平不断提升,行业管理人员总体综合素质逐年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队伍不断壮大,管理水平逐年提高,行业经营管理以及人才队伍逐步与国际接轨,并且朝着培养能够满足国际旅游酒店业需求的、参与国际行业竞争的方向发展。到2014年,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为1740万人,年均增速8.65%,比2010年增长51.38%,大专及以上学历旅游人才达到347万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占直接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升。到“十二五”末期,旅游行业队伍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上升到29.6%,旅游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整体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整体结构日趋合理,行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和体系,现在全国经过职业资格认证和注册的导游员有20万人,考取导游员等级的3.2万人,具备旅行社经理和出境旅游领队资格的分别达到2.8万人、0.7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旅游院校快速发展,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院校,全国共计1733所,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和高职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层次,为国家旅游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旅游行业、社会培训正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企业岗前培训、岗位培训、轮岗培训、脱产培训、晋级培训等基本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并日益与国际接轨。

二、我国旅游行业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实现世界旅游强国,培养旅游行业紧缺、高层次人才,提高旅游行业队伍综合素质,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教育

国家在“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实现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建设和实现旅游强国,需要大量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更需具有国际水准、一流的教育质量做保证。我国旅游人才发展战略既为我国旅游教育、培养和开发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为旅游人才的培养主体,尤其是各级各类旅游院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的舞台,旅游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以及人才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如何适应未来行业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如何为提高旅游行业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培养旅游行业紧缺人才提供支撑和保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旅游行业的自身属性要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对人才规格、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将是新时期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

各级各类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满足国内行业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要适应和满足国际旅游、酒店、餐饮及相关产业标准和规范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能力和素质结构,要适应旅游行业国际化发展和国际化竞争的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熟悉行业国际规则、懂得现代化经营管理、高层次、复合型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旅游教育发展战略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应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旅游人才,提升人才的层次结构。

(三)旅游业对各级各类旅游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提升旅游专业的吸引力

旅游管理类专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学科和专业,很多院校的旅游专业是在地理、历史甚至有关人文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历史短、底子薄是专业的短板。尤其是旅游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主要面对的是旅行社、景区景点、酒店、餐饮企业等服务性行业,行业从业人员流失率高,而且还受到社会和家庭认识上的偏见。所以,旅游管理专业首先面临两大冲击:一是随着我国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工商管理大类的子专业,与工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现代物流等专业并列,由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多是一线对客服务岗位,体力劳动强度相对较大还要面对客人的挑剔,使得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吸引力有所下降。二是高校扩招和部分本科院校向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调整和转向,进一步压缩了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得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弱,生源数量和整体质量逐年下降。因此,不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面临着如何走出困境的问题。

三、旅游人才开发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旅游一线对客服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全面提升旅游人才质量

旅游行业一线对客服务和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的高低和职业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也影响到能否将旅游业建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提高旅游业人员尤其是一线旅游人员的质量意识、服务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提升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发和实施一线旅游从业人员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一线旅游人才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乃至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养成,逐步建立和完善旅游全行业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发展相衔接的有效制度安排,保障一线旅游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二)适应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大力开发旅游紧缺人才

为适应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顺应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要以满足新业态、新岗位人才需求为突破口,完善各类人才岗位分类体系,积极培育旅游紧缺人才。以旅游业各类领军人才为重点,加强行业监管、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开发、导游、旅游一线技能型、乡村旅游服务人才等为重点的行业人才队伍体系,加强旅游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根据旅游业快速发展中不断呈现的新业态、新趋势,调整和优化旅游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旅游人才待遇。

(三)寻求政策、体制、机制上的创新,破解旅游人才工作中的难题

要进一步破解旅游行业人才流动和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各种体制性、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流动和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灵活运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制定相应人才发展和培养的政策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和旅游院校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先进的教学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创新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和行业人才培养的新体制、新机制,创新和灵活运用人才教育、培养、评价、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的制度和举措,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人才制度环境。建立和健全政策、制度和政府奖励为导向、旅游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力量奖励和激励为主体的人才管理和人才奖励制度和方法体系,建立和健全更加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旅游人力资源和人才市场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和践行“人才强旅,科教兴旅”国家发展战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举措,建立新时期适应时展和国际化需求的旅游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与制度建设,全面提高旅游全行业人才质量。

四、我国旅游院校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因应和思考

(一)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培养国际化旅游专业人才

旅游院校作为培养旅游行业人才的主要基地,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对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具有国际竞争力、符合国际旅游、酒店及餐饮业职业规范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这个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有国际性的视野、开放性的环境和创新性的思维,这在目前国内的教育体制内还有诸多短时间难以突破的阻碍情况下,与国外高水平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国际型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一种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既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教育国际化”是中国教育今后发展的目标,也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还对今后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院校应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世界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思考未来的发展目标,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和实现国际化,瞄准国际旅游、酒店及餐饮业等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的需求,注重教育教学要素的国际化发展,即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着力从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真正做到既能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教学资源,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旅游教育的发展阶段,真正开展有效教学,从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方法体系、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氛围等方面真正实现国际化,全面提高旅游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行业人才。

(二)构建完备、高效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旅游院校和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运动、休闲和度假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设置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更加适应和满足企业、行业乃至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旅游院校办学涵盖从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到中职的各个层次,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发的体制机制等建设不断加强,专业人才配置和使用效能正在逐步提高,旅游专业人才和行业人才日益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今后,旅游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学科建设,优化旅游专业体系和课程设置,推动旅游学科地位提升,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建立健全学校主导、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积极参与的旅游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机制,做到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长效、双赢的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平台的开放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旅游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和共同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体制和机制,鼓励和激励旅游从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使得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三)深化旅游教育体制改革,探索未来人才培养新道路

在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背景下,尤其是培养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应该体现职业教育的新理念。一是在职业教育产业化方面,尤其是校企合作,从行业、企业参与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初级阶段,逐步发展为院校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逐步摆脱对行业企业毫无贡献的索取,最终发展为组建校企一体化联盟和职教集团,校企走向人才培养的命运共同体。二是在职业教育终身化方面,有条件的院校应积极探索中职—高职—本科有效衔接机制,逐步实施高职与本科院校“3+2”分段培养改革,开展学分制银行试点,逐步实现现代教育面向人人、服务终生的愿景。积极推动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间学分转换的顶层设计,打通各级各类旅游院校发展的立交桥。三是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尤其是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应该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可以针对不同类型教育对象的职业发展目标,院校能够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培训模块。

作者:陈顺 綦恩周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