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的临床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的临床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84-02

“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是以针灸学和络脉理论为基础,以调节气机、疏通经络、调理阴阳为理论根据,其循经取穴以十五络脉、十二皮部为主,十二正经为辅,背部腧穴为调和疏理的一种针刺方法。“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分为皮部循经排针法、皮部多针环刺法、皮部一穴多刺(一穴多针)法,达到疏导经气、调和营卫、活血化瘀、除湿排毒、补肾壮阳、扶正祛邪的目的,从而起到治疗疾病、调理亚健康、养生和抗衰老的作用。

《内经》是最早提出络脉概念的一部专著,其中《灵枢·刺节真邪》:“此必有横络”或指较小的络脉,意为:络脉也称横络;《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说明皮肤系统中充满了浮络及孙络;《灵枢·脉度》指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首先指出了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它来自于经脉,是经脉“支而横”的部分,意指也说明了经脉的位置较深,而从经脉横行别出位置较浅的分支则为络脉。

汉代《伤寒杂病论》问世,络脉理论应用于临床,络病证治初见端倪。

金代窦汉卿《针经指南》:“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

明代针籍《人镜经》云“十二经生十五络,十五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所以通过对络脉的循经取穴,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作用。

明清以前,众多医家对络病理论及临床做出了一定贡献,使其得以持续发展。明清时期,以喻昌、叶天士为代表的医家,使络病学说的发展达到一个高峰。

清代名医喻嘉言所言:“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叶天士言:“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

现代众多医家亦在研究络脉,如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吴以岭主编《络病学》一书,就是对中医络病理论与临床研究的成果。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应用“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对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多方面疾病,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尤其对脑中风偏瘫、面瘫、失眠、便秘、糖尿病调理、抑郁症、内分泌失调、带状疱疹、皮下结节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疗效尤为突出。因久痛入络的发病特点,“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对治疗各种疼痛病症如:急性腰扭伤、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在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养生和抗衰老、延年益寿等方面亦有独到之处并且疗效甚好。因“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是一种“无痛进针”的手法,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的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也是在针灸学的基础上,以对十五络脉的研究为主、及十五络脉、十二皮部与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十二筋经、奇经八脉、五脏六腑的联系为理论基础。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为络脉。可见络脉是经脉分出的旁支,较经脉细小,遍布体表,反复分支,纵横交错,将经脉运行的气血津液输布、渗灌到五脏六腑。并且沟通上下内外,加强表里经脉的联系,即“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运气行血,濡养筋脉。“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通过主取络脉,辅取正经之穴,达到调理气机,平衡阴阳,治疗疾病,延长寿命的功效。

“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是一种进针部位较浅,以皮部取穴为主的治疗方法,包括皮部循经排针法、皮部多针环刺法、皮部一穴多刺(一穴多针)法。以十五络脉(十五络脉可以将气血运送到人体各个部位,既起到了网络周身、联系内外左右前后的作用,又可完成滋润荣养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理论为基础,沟通十二正经的气血,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运用“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可达到疏通经络,补气养血,温经散寒,行气止痛,活血化瘀,除湿排毒等功效。

“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在临床实践方面,进行了更多的总结。它是以经脉为基础,络脉为理论根据,刺激皮部,将人体气血运行旺盛、阴阳达到平衡,临床应用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皮部循经排针法:为排列成行或列的针刺方法。根据病证,选取经脉之皮部,主要针刺督脉、膀胱经、华佗夹脊穴、任脉、带脉,选取十二经脉穴位针刺为辅,可以达到调节气血,化瘀止痛、养血安神、补肾益脑、舒筋活络的作用。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便秘、月经不调、失眠、抑郁症、内分泌失调、糖尿病调理、老年痴呆等疾病效果显著。例如排针针刺督脉皮部,从大椎皮部之穴斜刺成列下行至长强皮部之穴,配以双侧足三里穴,用补法,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2)皮部多针环刺法:主要以疼痛部位或患处为中心环绕针刺的方法,可达到温经散寒、活血止痛、除湿通络的作用,此针法对于膝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带状疱疹、皮下结节等疾病效果非常明显。如肩周炎初期:以肩部疼痛部位为中心,逆时针环刺,配以双侧条口穴,泻法治疗,效果显著。

(3)皮部一穴多刺法(一穴多刺、一穴多针):根据病证选取特定穴位的皮部进行多角度针刺的方法,可达到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滋养肝肾、平肝熄风、扶正祛邪的功效。对于中风偏瘫、面瘫、急性腰扭伤等疾病效果显著。例如中风偏瘫恢复期:选取双侧上肢外关穴之皮部,以补法,斜刺进针多角度针刺,选双侧下肢三阴交穴之皮部,以补法,斜刺进针多角度针刺,效果甚佳。

“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是笔者对络脉在临床应用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独特针刺方法。承前人之所成,启后世之法门,笔者不仅对针灸学络脉理论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把针灸学络脉理论的学术观念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和治疗思路,希望人们通过对“浅针多刺开络行气针法”的认识和了解,而更深刻的认识针灸这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