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四分律》中佛医词语“风”、“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四分律》中佛医词语“风”、“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向兴业,男,(1959-),贵州思南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高级讲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方面的研究。

摘 要:汉译佛经《四分律》中佛医词语“风”、“水”藉由物质元素哲学概念表达对疾病发病病因的认知,充分说明了佛医与中土医学关系密切。

关键词:佛教医学;《四分律》;风;水

中古姚秦时期的汉译佛经《四分律》是佛教大藏经四大广律之一,《四分律》中的医药内容记录和反映了中国佛教早期实践经验型医学体系。据统计,《四分律》中疾病类词语共有52个。①其中“风病”、“水病”出现的频次高于其它疾病名称,据考察“风病”、“水病”具体所指与中土医学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这充分说明了早期佛医词语与中土医学关系紧密且又复杂。

一、风

“风”是疾病外导诱因“四大”之一,“风”的增损能诱发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疾病。

“风病”一指由“风”的增损所诱发的疾病“风病”,《四分律》中常简称为“风”;又指各种具体的疾病;还是传染性疾病的概称。

佛医中把“四大”分别看成为内外二元维度构成,如《增一阿含经》谓“四大”之“风”:“云何名为风种?又风种有二,或有内风、或有外风。所谓唇内之风、眼风、头风、出息风、入息风,一切支节之间风,此名为内风。彼云何名为外风?所谓轻飘动摇、速疾之物,此名为外风。是谓,世尊!有二种,其实有四,数有八。如是,世尊!我观此义,人若命终时,四种各归其本。”(20/0652/a)

可见佛医中的“风”内外两指分别是,自然界之外风与人体本有的疾病。如下例所示:

(1)食粥有五事,善除饥、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22/0655/b)

(2)树神白佛言:“世尊,由食蜜故身内风动,愿今可食此果,亦可当食兼以为药,得除内风。”(22/0785/c)

(3)尔时,佛在舍卫国o树给孤独园,时诸比丘秋月风病动,形体枯燥,又生恶疮。(22/0626/c)

例(1)用食疗来调节身体,以除“风患”。

例(2)中树神告与世尊,可食用呵梨勒果以除“内风”。

例(1)中的“风患”与例(2)中“内风”的“风”是不同的风病,例(1)“风”指由发病诱因“风”外袭所引起的疾病,而例(2)的“风”是机体内部器官障碍所致的突发性疾病,病情变化迅速,与外感诱因“风”无关,但具有“风”卒暴性的特点,所以体内器官突发的急性病用“风”来表示。

例(3)中比丘本有之“风病”受到外界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复发,病情严重,“形体枯燥,又生恶疮”,且“秋月”发病,发病症状描述的较为具体,这里的“风病”指具体的疾病,大概是人体本身羸弱,又外感风邪侵袭肺系、肤腠导致人体一系列的病理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外感致病因素指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而发病的病因,“六淫”即是最常见的病因。“六淫”即风、暑、湿、燥、寒、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这六种本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一般称为“六气”,但若是六气变化异常导致人体生发疾病,或者是由于人体因正气不足,本身抵抗力或适应力降低从而生发疾病,这些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风”为病因六淫之一,又称风气、风邪,是外感发病的一种较重要致病因素。有“风为百病之长”一说。《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诸病源候论》卷1谓“风”:“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长养万物。”并在《风病诸候》中详尽的描述了“风病”。“风”为外感疾病的先导,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致病,如风寒、风热、风燥等。中医又谓“风”为病症之一,指一类具有动摇、震颤或挛急,或眩晕等症状的病证。②

中国佛教医学认为四大即地、水、火、风的增损为人染病的根本原因。“风”为“四大增损”的物质元素之一,“四大”之性分别是,地有坚性,水有湿性,火有暖性,风有动性。“风”的动性就有突发性、卒暴性、蔓延性的特征。风是自然界中的现象之一,流动性大,穿透性强且易扩散,兼有轻柔、狂暴的特性。先民对自然界现象的不解继而崇拜一切具有破坏力的自然物质,“风”就是其一。“风”从虫,小篆作,《说文》谓:“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佛医亦认为“虫”是致发疾病的病因机制之一,《修行道地经》卷1谓人体有80种虫,分布于全身各处,风为外导致病源之一,风动虫生,人体患染疾病,“其人身中,因风起病,有百一种,寒热共合,各有百一,凡合计之,四百四病,在人身中。”(15/0188/c)

《四分律》中对各种“风病”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如,时有比丘患风,医教服酢麦汁。……尔时舍利弗患风,医教服五种脂。……尔时舍利弗患风,医教食藕根。(22/0866/c)

尔时舍利弗病风,医教服蒜。(22/0956/b)

尔时有比丘患风,医教用烟。(22/0874/c)

“酢麦汁”、“脂”、“藕根”、“蒜”、“烟”等都是用以对症治疗各种“风”病,这样用药、治疗方法不一,表明“风”患发的多样性,“风”即是各种“风病”的简称。

同时代其它佛经也对“风病”有所记载。

例如,《十诵律》卷39载:“佛初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估客施酥、乳糜,佛食已,腹内风发。时释提桓因,见佛患风,因阎浮树故,名阎浮提,去是树不远,有诃梨勒林。尔时释提桓因,取好诃梨勒来奉上佛,作是言:‘世尊,去阎浮树不远,有诃梨勒林,我取色好诃梨勒来,愿佛受食,可除风病得游步进止。’佛默然受。尔时释提桓因见佛受已,头面作礼,右绕而去。释去不久,佛即服此诃梨勒,风病即除。”(23/0284/a)

《佛说立世阿酬悸邸肪2云:“昔时净命大智舍利弗,身带风病。医师说言:‘大德此疾,藕能治之。’”(32/0178/b)

“诃梨勒”主治久泻久痢,脱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海药本草》谓“诃梨勒”:“主五膈气结,心腹虚痛,赤白诸痢及呕吐、咳嗽,并宜使皮,其主嗽。”“藕”治疗功能甚多,《本草经集注》云:“藕汁,解射罔毒、蟹毒。”《新修本草》载:“《别录》云:藕主热渴,散血生肌,久服令人心欢。”《食疗本草》亦谓“藕”:“生食则主治霍乱后虚渴、烦闷、不能食。又蒸食甚补五脏,实下焦。”“诃梨勒”、“藕”都用以治疗由“风”所诱发的不同的“风病”。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31云:“身病有四:一者风病,二者热病,三者痰病,四者风等种种杂病。”(06/0695/c)可见“风”与“风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风”是一种外导诱因,能引起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的病变,“风”又是人体内部器官“风动”所致的疾病。所以“风病”既是由“风”所诱发的各种疾病的泛称,又指代具体的疾病名。

医学意义上的“风”因自然界“风”的特性而来。“风”的穿透性致使人体疾病活动,即“风”导致人体疾病突发。例(2)(3)中“身内风动”、“风病动”,都是“风”性主动的特点,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风盛则动”。“风”的流动蔓延性致使疾病、病症变幻无常或任意扩散,所以“风”指病症发展变换不定,又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概称。《素问・风论》云:“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病症游移性发展,“数变”指疾病变化多端,发病或病程变换迅速无常。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4谓“疥”:“《集训》云:‘疮,风也。’”(54/0330/a)疥疮是皮肤感染性疾病,有传染性。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13释“恶疠”:“郑注《周礼》云:疫气不和而为疾也。郭璞注《山海经》云:恶创也。《字书》:大风,病也。俗作],非也。”(54/0384/c)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49释“疫疠”:“时气病,众也。”(54/0636/a)

“疠”又叫大风、疠气、杂气。《温疫论・杂气论》谓疠气:“从口鼻而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疠”即是麻风病,为恶性传染病。“疠”等传染病的病菌由外导诱因“风”到处进行播散,这正是“风”任意流动的特性的体现。“风”诱发疾病急卒,有冷热之属性,有季节性。如《金光明经文句・释除病品》云:“若风多吹火成热病,若风多吹痰成冷病。”“从多风病者下二行答病起时节,四月五月是风生时,六月七月是风起时,八月九月是风灭时,六月七月是热生时,八月九月是热起时,十月至正月是热灭时。”“夏日动风者,夏日毛孔开通,外风得入内风动也。热病秋动者,毛孔闭塞,热伏于内不得行故成病。”(39/0080/b)

正是“风”所具有的穿透性、任意流动性等特性,由“风”所诱发的“风病”也是多种多样的,佛医中的“风”的概念是对传统中医术语的继承,但是具体所指两者又有所区别。

二、水病

“水病”指佛医“四大”中“水”的增损所致的疾病。

《四分律》中明确规定患有水病之人不能受具足戒,即不允许正式加入僧团。如下所示:

如是截手,截脚,截手脚,或截耳,或截鼻……或水病……如此人不得度受具足戒。(22/0812/b)

佛教医学借用佛教哲学“四大”的概念,认为人体是由“四大”构成,人体疾病的生发与“四大”的增损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经》卷11云:“世有病者,四大增损互不调适,羸瘦乏极,是故不能随意坐起,卧着床褥。如来!四大无不和适,身力具足,亦无羸损。”(12/0429/a)

又昙无谶译《佛所行赞・佛所行赞厌患品第三》云:“是病者,四大俱错乱。”

“四大”又称为“四界”。

例如,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20载,鹿头白佛:“今有四种之界,云何为四?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是谓,如来!有此四界,彼时人命终,地即自属地,水即自属水,火即自属火,风即自属风。”(02/0652/a)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7载,道人深观别身四大,地水火风。发毛骨齿,皮肉五藏,斯即地也;目泪涕唾,脓血汗肪,髓脑小便,斯即水也;内身温热主消食者,斯即火也;喘息呼吸,斯即风也。(03/0041/a)

佛教医学理论中的“四大”与传统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学说”都是对世界物质构成的基础元素的认识,“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了整个世界,因此世界万物都可以归入到这五大类之中。五行学说最主要的是以相生、相克等关系来探索和阐释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中医理论利用五行来分析归纳脏腑的特点,借助五行生克来研究阐释各脏腑系统生理病理情况。

佛教医学与传统中医学都藉由物质元素的哲学概念,表达对人体生理病理原因的认知。但两者具体所指称的内容又有所区别。

佛医对“水病”的认识,如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谓“四大为自身相”云:“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17/0914/b)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27谓:“四大不顺者,行役无时,强健担负,棠触寒热,外热助火,火强破水,是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为水病。”(《d续藏》44/0613/a)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3载:有四百四病,风大百一用油脂治,火大熟病用稣治之,水病蜜治,杂病用上三药治之。(40/0117/c)

以上例举中的“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这些生理现象分属于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佛教医学把这些现象“皆归于水”,又“目泪涕唾,脓血汗肪,髓脑小便,斯即水也”,可见“水病”是佛教医学理论的抽象病名,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都归属于“水病”。

传统中医所谓“水病”实为水肿病。例如:

《素问・水热穴论篇》云:“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俞,故水病下为i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

《金匮要略方论・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曰:“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

以上所言“水病”乃是肾源性疾病所引起的全身性水肿,包括导致呼吸困难的肺水肿。《诸病源候论》中多处提到“水病”同样是肾源性疾病所致。如《诸病源候论》卷4虚劳浮肿候载:“肾主水,脾主土。若脾虚则不能克制于水,肾虚则水气流溢,散于皮肤,故令身体浮肿。若气血俱涩,则多变为水病也。”又《诸病源候论》卷21水肿病诸候云:“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

由此可见,佛医与中医所说的“水病”名同而实异。

三、结论

中国文化中“风”、“水”是汉语词汇中的基本词、常用词,同时具有“天人合一”的哲学蕴意。“天人合一”即是把人与天紧密联系起来,从内部性质和存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天是自然的代名词,自然是天的最初原始含义。过常宝先生在其文《“风”义流变考》中对“风”义的本义及引申演变义做了梳理,他认为“风”的语意演变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由神性的自然“凤”到“帝使”到“风后”,是祭祀的对象;由于风在人们现实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又把“风”和祭祀中的乐舞联系起来,“风”的一部分含义最终演变为祭祀歌舞。春秋之后,“风”意再度演变为教化。

佛教医学中的“风”、“水”的特征和致病的特点缘由与“天”、“水”之自然界“风”、“水”的特点类比,可知佛医的“风”、“水”概念的形成源自于传统中医中的“风”、“水”概念。同时也说明了佛医中的“风”、“水”基础病因概念脱胎于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界系联起来。(作者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科综合部)

注解:

① 彭杨莉,《<四分律>佛教医学词汇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21页。

②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辞典》(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3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