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高职商务英语泛读课教学存在着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师资质量不高、高质量教材缺乏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通过加大阅读量、扩充背景知识、创新教学方法、博采各家教材之长等途径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泛读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我院也不例外。商务英语泛读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旨在通过较大量的阅读,使学生巩固已学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扩大词汇量,加强语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掌握商务英语的基本词汇及其表达方式,全面获得有关商务的基本知识”。[1]商务英语泛读的材料主要来源于英美报刊、杂志及某些商务专著,其内容涉及面广,有很强的专业性、时效性、实用性,它不同于一般的英语泛读课程。笔者在多年的商务英语泛读课的教学中,发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泛读课存在一些问题并试图找到问题的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学生方面的问题。

(1)英语语言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录取时虽然也有英语分数的要求,但远没有本科院校严格,当上线人数低于招生数时首先降低的是英语分数要求,因为英语分数要求由招生院校自主控制,而全校最低分数线却由省招办决定。这样就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校时英语语言基础较为薄弱,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词汇量不足和长句理解能力较差。特别是遇到与商务有关的词汇时,阅读理解的难度自然加大。Tom Hutchinson把ESP文献的词汇分为三种类型:一般词汇、半专业词汇、专业词汇。Inman(1978)发现在大量的专业文献中专业词汇只占词汇总量的9%,使用频率也极低,语义单一,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查阅专业词典,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构词知识得到解决。就商务英语泛读而言,难点在于出现频率高达80%的半专业词汇,即专用于某一具体领域而产生新的词义和用法的普通词汇。[2]例如:rates(房产税),royalties(版税,特许使用费),listed/public(上市的)。

(2)内容图式缺陷

图式理论告诉我们,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不仅在于语言知识,还包括与所读文字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共有知识,其中包括特定的专业背景知识。[3]由于学生缺乏商务理论知识,又不关注现实世界的商务、金融等方面的动态,故其对内容理解的难度要远远大于语言层面。例如涉及marketing(市场营销组合),physical distribution(物流),stocks and bonds(股票及债券),futures(期货)等方面的文章,即使是用中文撰写的,学生也未必读得明白,更不要说用英文写文章了。

2.教师方面的问题。

(1)师资质量问题

高职院校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一般比较晚,而且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在同一时期开设,突然之间对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出现那么旺盛的需求,社会当然很难满足,这就使得师资质量得不到保证,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就让原有的相关英语教育专业教师转行。教师专业本身就存在缺陷,而商务英语泛读的教学却又需要教师既要有深厚的英语功底,又要熟谙商务方面的知识,能够在英语与商务结合中游刃有余。虽然教师会在长时间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商务方面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但先天不足常常让专业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再者,商务英语泛读课一般只给很少的课时,同课程组的教师很少,上课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较少有交流与研讨的对象,更难说集体备课与团队合作了。

(2)教学方法问题

商务英语泛读课的教学既不同于精读课教学,又不同于基础泛读课教学。精读课要求对文章的词、句、段落、篇章精讲细练,侧重阅读的质量;基础泛读课则是广泛地、大量地阅读各种文章,以求达到增加词汇、学习语法、获取相关知识的目的,侧重阅读的数量及获取的知识量。[4]而商务英语泛读既强调阅读商务材料的量,又强调商务词汇的掌握与商务知识的积累。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依然是重语言理解而轻商务知识。[5]即以积累语言知识、提高阅读技能为主,没有兼顾其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学生通过语言掌握商务知识的欲求,甚至把此课程当作精读课程来讲,这就与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3.课程设置与教材问题。

在商务英语专业创建初期,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泛读课一般上两学期,每周4课时,但自教育部要求高职专业压缩理论课时后,该课程经过一次次的压缩,现在很多学校该门课的课时只有原课时的一半,课时虽然减少了,但教学目标没有降低(因为本门课的确重要实用有效),直接导致该课程无法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此外,教材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较晚,没有对应的专业教材,大都袭用本科教材,但由于高职学生知识水平与培养目标的差异,本科教材明显不符合高职层次教学的要求,市场上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针对高职学生的本门课教材,如2004年由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组委会组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纪商务英语阅读教程》,但限于编者的水平,其内容缺乏系统性、时效性,中式英文色彩较浓,书中还有多处错误,难免给人以粗制滥造之嫌。本科一直使用比较多反响也比较好的本门课教材主要是虞苏美和吴长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商务英语泛读》,内容新颖、涉及面广,是颇佳的教材,但对高职学生来说,显得太难;对教师来说,因为没有同步教参,备课量和上课的压力都很大。至于自编教材,由于一个学校上本门课的教师少,自身水平也有限,也很难编出高质量的讲义。

二、对策研究

针对上文所提出的存在问题,笔者在教学在反复实践并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做法,尝试着通过以下这些做法解决上述问题。

1.加大课后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针对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薄弱、词汇量少的问题,我院曾开展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系列活动――简本英文小说读书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商务英语词汇速记比赛、商务英语翻译比赛等。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在比赛中扩大了词汇量。

笔者还在自己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开展China Daily订阅活动,利用早自习和班会课让学生交流、讨论每天所读的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在扩大阅读积累商务词汇量的同时,也加强了时事商务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skimming(略读),scanning(查读),predicting(预测),guessing(猜测)等,让学生学会通过词根、词缀、上下文及结构线索猜测文意。虽然泛读课不鼓励学生过分依赖词典,但还是要学会恰当地利用词典以利于学习。

2.拓宽知识面,学生自主学习商务背景知识。

商务英语泛读材料涉及内容广泛,缺乏背景知识则难以理解全文。师生可以通过上网浏览收集背景知识和背景材料,以帮助课本内容的学习,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课上学习的难度。例如:《新编商务英语泛读》中“The Coca-Cola Company’s First Hundred Years”一文,只要上网搜索可口可乐公司相关情况,有些难的地方就可以迎刃而解。再如“Henry Ford and the American Automobile”一文,学生可以在网上查到相关材料,从而了解今天的福特公司及美国汽车业的风云变幻。在课堂上教师则要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的深度挖掘与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3.创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网络的普及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学扩大信息量,许多商务知识,如广告、品牌、公司、商界人士等都可以通过图片和网络视频进行展示,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可以不定期地安排一些与商务英语有关的电影欣赏活动,甚至可以播放讨论一些商务方面的央视节目以引导学生关注商务时事。

商务英语泛读的课堂教学,尤其要摒弃教师“一言堂”或学生完全自主学习的方式,应该采取以内容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案例教学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教师轻易不要对学生的观点予以肯否评判,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能够自圆其说就要予以肯定和表扬。

4.博采各家教材之长。

高职商务英语泛读课由于没有高质量的对口专业教材,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博采各家教材之长,既考虑到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功底,又借鉴本科教材面广量大的特点,选取一些适合于高职学生阅读的篇目。教师也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根据学生的即时水平从别的英文杂志、报纸上选取一些与商务有关的文章。如笔者就经常从China Daily(《中国日报》),Economist(《经济学人》),Financial Time(《金融时报》)等网站上下载一些关于经济金融方面的文章供学生阅读。

商务英语泛读的教学始终要以商务为核心、英语为载体,通过背景知识的了解,教学理念的改变,摸索出适合于高职学生商务英语泛读课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关心国家及世界的时政、经济、金融,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虞苏美,吴长镛.新编商务英语泛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3]曹霞.对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辽宁财专学报,2004,6(4):105-107.

[4]廖爱秀.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4):58-60.

[5]王静.德阳市各高校英语专业泛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