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同根之战 第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同根之战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们打同一个位置;

他们球风很相似;

他们都拥有很强的实力;

他们本可以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

但很可惜,他们在同一支球队打球;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PF之争身体和年龄

看起来,布泽尔和米尔萨普之间的大战已经势不可挡。

保罗米尔萨普肯定是目前联盟中最超值的球员。23岁的他目前场均数据是15分和9个篮板球――其中前场篮板球为3.5个,投篮命中率高达56.4%,同时还能贡献1.1次抢断和1.3次盖帽。而他的年薪却只有79.8万美元,只有基里连科的二十分之一,是爵士队全部15名球员中最低的,甚至不如场均1.5分的费申科。

在12月24日负于雄鹿队之前,米尔萨普已经连续15场砍下两双,他上一次没有拿到两双的比赛还要追溯到11月23日对灰熊队的比赛,那场比赛他刚刚成为球队的首发大前锋――接替受伤的卡洛斯・布泽尔。

此前两个赛季,米尔萨普作为布泽尔的替补表现非常称职,而且他抓住了为数不多的表现机会。2007-08赛季,米尔萨普只有两次首发机会,分别是2007年12月1日对湖人队和12月13日对太阳队,这两场比赛米尔萨普分别贡献了20分、9个篮板球和20分、13个篮板球,让爵士队在布泽尔缺阵的情况下战斗力丝毫没有下降。

当然,对于爵士队来讲,这并不代表布泽尔已经失去了价值,恰恰相反,一旦伤愈归队,这位全明星大前锋仍然是球队的绝对主力,但爵士队也肯定不愿意放弃潜力无穷的米尔萨普。本赛季结束,合同到期的米尔萨普将成为自由球员,他势必会要求得到符合自己身价的合同,而布泽尔也已经明确表示他会在2009年夏天选择跳出合同,以寻求更高的薪水。

“我们能够相互补充。我和他是联盟中最好的大前锋组合,我想我们彼此都喜欢在一起打球。”布泽尔说。他们都是第二轮的新秀(布泽尔是2002年第35位,米尔萨普是2006年第47位),而且球风确实可以达到互补。

如果能够把这两名球员同时留下,爵士队在未来四五年都会拥有西部最好的内线,但他们也将同时背负巨大的薪金负担,而且在今年夏天,他们还要设法留住主力中锋奥库和射手科沃尔。

看上去,爵士队的管理层必须在布泽尔和米尔萨普之间作出痛苦的选择,虽然布泽尔目前的实力要强上一些,但米尔萨普的优势也很明显。米尔萨普的身体更结实一些,而且从大学到现在,始终很健康,而布泽尔在爵士队的五个赛季中有三个赛季受伤病影响非常严重。从蓝领干起的米尔萨普目前还很单纯,而布泽尔公然向球队要高薪的作法已经惹恼了老板米勒。

“我试着不去想这些事情。”米尔萨普说,“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赛季漫长并且会发生很多事情的。”和布泽尔一样,米尔萨普也是知耻而后勇的球员。“当我在直到第二轮才被选中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要更加努力并且证明那些没有选我的家伙是错误的。”

种种迹象都表明,年轻的米尔萨普将会最终胜出――同他路易斯安纳理工大学的学长卡尔・马龙当年一样。

马龙1985年进入爵士队的时候,队中的首发大前锋是早他两年八队的瑟尔・贝利。仅用了5场比赛,马龙便把贝利挤到了板凳上,但后者的表现也非常优异。那个赛季,两人的得分是14.9―14.6,篮板球是8.9―6.0,出场时间是30.6-28.8,马龙的优势并不明显。此后五个半赛季,贝利始终和马龙同打一个位置。1987―88赛季,马龙场均贡献27.7分,而作为替补的贝利竟然也能贡献19.6分,1988-89赛季,马龙的场均得分是29.1分,而贝利则是19.5分,某些场次,两人同时出场轮番攻击对方内线,效果也非常好。

如果布泽尔能在年薪上作出一些让步,那么他和米尔萨普将会再现马龙和贝利当年的辉煌。要不然,他会成为失败者,因为大前锋之争,身体和年龄最为重要。

PG之争经验和技术

2002-03赛季的爵士队同时拥有两位助攻总数超过10000次的超级控卫,约翰斯托克顿和马克・杰克逊,前者是第19个赛季,后者是第16个赛季。以两人该赛季的最终表现来看,40岁的斯托克顿略占上风,不过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出现过争斗,毕竟都是混迹联盟多年的老将了,知道团结的重要性,更何况当时他们早已没有了好胜之心。

近二十年来,只有1996~97赛季的太阳队在控卫的豪华程度上能够超过那一年的爵士队。这个赛季的后半段,凯文・约翰逊、贾森・基德和史蒂夫・纳什同队打球――赛季中期和基德互换东家的是萨姆・卡塞尔,控卫线上堪称人才济济。

这时的凯文・约翰逊刚刚30岁,正处在其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场均贡献20分的同时还能贡献出10次助攻,是任何球队都垂涎三尺的控卫。但基德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他广阔的视野是历来崇尚“小球”的太阳队绝对无法割舍的,更何况他当时23岁的年龄和1.91米的身高。

那个赛季,太阳队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最终排出了“双控卫”阵容,于是他们成了联盟历史上第一支拥有两位助攻在9次以上球员的球队。最终约翰逊的数据是20.1分、9.3次助攻和1.5次抢断,基德则是11.6分、9.0次助攻和2.4次抢断,而可怜的纳什,场均只能获得10.5分钟的上场时间。

在两名球员同时上场的时候,1.85米的约翰逊更多地承担得分的任务,而基德在防守上的贡献更多。下面是他们两人在该赛季最后三场比赛的表现。

1997年4月15日对爵士队:基德28分、7个篮板球、11次助攻;约翰逊17分、5个篮板球、11次助攻

1997年4月18日对马刺队:基德11分、5个篮板球、10次助攻;约翰逊11分、6个篮板球,16次助攻

1997年4月19日对灰熊队:基德7分、8个篮板球,13次助攻;约翰逊36分、9次助攻

纳什在这个赛季的表现也不错,如果把他的上场时间提高至36分钟,那么的场均数据将是11.2分和7.3次助攻,同基德相差不多。

1997―98赛季,太阳队的控卫之争日趋激烈。以健康的身体打满整个赛季的基德毫无争议地胜出,场均上场时间高达38分钟,确立了自己的核心后卫地位。受年龄的伤病影响只出战50场的凯文・约翰逊失去了速度上的绝对优势,对于球队的重要性急转直下,场均上场时间下降到25.8分钟,数据也下降到9.5分和4.9次助攻。

23岁的纳什这个赛季有了大幅度的飞跃,在两位前辈身边他的成长速度很快,场均出场时间达到了21.9分钟,还能够贡献9.1分和3.4次助攻,直逼凯文・约翰逊。

这个赛季结束后,在年轻人的追赶下力不从心的约翰逊选择了退役,而不甘心于人下的纳什则去了达拉斯。当六年后纳什重返菲尼克斯的时候,已经是一位全明星级别的球员。目前纳什和基德仍然是联盟中的顶级控卫,他们所效力的球队也都是当初在选

秀大会上选中他们的球队,当两人在比赛中相遇的时候,相信已经早已经没有了一丝怨念,有的只是对于旧事的感慨。

马克・杰克逊的巅峰时刻在步行者队度过,当时他的替补是特拉维斯・贝斯特。贝斯特虽然技术并不华丽,但却非常实用,他的快速突破和关键时刻的大胆出手恰好弥补了马克・杰克逊的不足。1998年的东部决赛,在同公牛队的比赛中,贝斯特成为步行者队最有效的第四节得分武器,他的突破让乔丹和皮彭都束手无策,其中第五场比赛,贝斯特在全场8投1中的情况下,仍然得到了14分,有11分来自罚球线――他在第四节的突破让公牛队只能采用犯规战术。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贝斯特和杰克逊几乎形影不离,他们之间的合作远远大于竞争。应该说他们是NBA中最理想的控卫组合。

2001年到2005年期间的四个赛季里,国王队也拥有两名明星级的控卫:麦克・毕比和鲍比・杰克逊。同步行者队的组合一样,毕比和杰克逊也是各具特点,毕比冷静,而杰克逊激情四射。当年联盟中的所有球队,包括三连冠的湖人队,都尝过国王队后场的“冰火两重天”。2004-05赛季结束后,31岁的杰克逊认为自己已经没有机会在同毕比的竞争中胜出,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控卫之战,虽然同样激烈,但毫无血腥味。无声的竞争,平静的离开。

中锋之争实力和身高

除了拥有“双控卫”以外,当年的国王队还一度拥有“双中锋”:弗拉德-迪瓦茨和布拉德・米勒。

除了曾经先后效于黄蜂队以外,迪瓦茨和米勒在相遇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交集。迪瓦茨是国际球员,而米勒是美国本土白人;迪瓦茨少年得志,21岁的时候便得以加盟湖人队,并在第二年就成为“魔术师”约翰逊手下的首发中锋。而米勒在选秀大会上无人问津,在欧洲联赛打了一阵才得以回到NBA;迪瓦茨球风优雅,而米勒最开始的几年被认为是蓝领球员……但这两名球员最终却走到了一起,并且成为不论能力还是风格都非常接近的一对中锋组合。

2003年,作为接替迪瓦茨的人选,米勒被国王队抢到。由于克里斯韦伯的受伤,米勒获得了53场首发的机会,场均贡献14.1分、10.3个篮板球和4.3次助攻,而他此前五个赛季的最高场均助攻不过2.6次。此时的迪瓦茨已经35岁,看淡了刀光剑影的他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悉数传授给小自己八岁的后辈。当然,迪瓦茨的传球功力仍然高于米勒,这个赛季他的助攻数是5.3次。如果有人出这样一道题,NBA历史上单赛季助攻数最多的中锋组合是谁?那么答案是:迪瓦茨和布拉德・米勒。

NBA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双塔”,其原因不是主教练别出心裁,而是队中中锋过剩。

1963年,旧金山勇士队在首轮第三位选中了2.11米(在当时可以称作巨人了)的内特・瑟蒙德,而该队此前已经拥有了威尔特・张伯伦,同时派出两名大个子上场,这在NBA历史上还很少见。首个赛季,瑟蒙德场均贡献7分和10.4个篮板球,但相对于场均36.9分和22.3个篮板球的张伯伦来说,差距是非常明显的。第二个赛季,瑟蒙德便把自己的数据提升至16.5分和18.1个篮板球,事实上,正是因为他出色的表现,勇士队才决定将张伯伦换走,可以说,虽然在数据上没有取得胜利,但瑟蒙德最终还是凭借年龄和潜力成功地“挤”走了张伯伦。

在连续两年获得了“状元秀”之后,火箭队拥有了任何球队都羡慕的两名中锋:拉尔夫・桑普森和哈基姆・奥拉朱旺。于是没有一点战略头脑的火箭队不得不排出了后来举世闻名的“双塔”。首个赛季 1984―85赛季,两名球员堪称旗鼓相当,都打出了“20+10”的数据。闯进1986年的总决赛是“火箭双塔”最辉煌的时刻,但此时“双塔”已然失衡,奥拉朱旺各方面都迅速成长,而桑普森则大幅度下降。两人合作的第三个赛季,已经不是同一档次的球员了,奥拉朱旺场均23.4分、11.4个篮板球和3.4次盖帽,而桑普森只有15.6分、8.7个篮板球和1.3次盖帽。1987-88赛季结束后,沦为三流球员的桑普森被无情地抛弃,奥拉朱旺以绝对的实力在这场较量中完胜,开始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姚明在刚刚来到休斯敦的时候也遇到过竞争。火箭队此前的首发中锋是凯尔文-卡托,因此姚明在NBA的首秀只能以替补的身份出战,而在队内的训练中,卡托也曾经给这位远方的竞争者一些“颜色”看看。但仅仅过了10场比赛,姚明便以压倒性的优势征服了主教练杰夫・范・甘迪,也征服了卡托。

不论是1985年到1988年期间,曾经拥有帕特里克・尤因和比尔・卡特怀特的尼克斯队,还是后来凭借邓肯和大卫・罗宾逊成功登上NBA之巅的马刺队,在中锋之战中,实力毫无疑问的第一指标。

摇摆人之战实力和身高

自从迈克尔乔丹横空出世后,“摇摆人”便成为整个NBA最炙手可热的位置。如果拥有一名明星级的“摇摆人”,那么这支球队肯定会成为联盟中人气最旺的,但如果有两名,那就有点麻烦了。

1996年的选秀大会上,湖人队用迪瓦茨换来了黄蜂在首轮第13位选中了高中生科比・布莱恩特――一名能够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想起“飞人”的球员。尽管获得了1997年全明星扣篮大赛的冠军并且砍下了全明星新秀赛上的历史最高分――31分,但科比仍然只能每场获得15分钟左右的上场时间,因为在他之前,湖人队已经有了一位非常优秀的“摇摆人”――埃迪・琼斯。

1996年时,琼斯25岁,正处于上升阶段,而且技术非常全面,防守能力尤其出色,虽然球风不是很华丽,但对于此时的湖人队却非常重要。1996-97赛季,在与奥尼尔同队的情况下,琼斯场均仍然能够贡献17.2分、4.1个篮板球、3.4次助攻和2.4抢断,还首次入选了全明星赛。而科比虽然表现机会不多,但在效率上却仅次于奥尼尔,不过这个赛季湖人队还拥有塞巴洛斯、杰罗姆・科西等很多小前锋,因此他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通过一个夏天的苦练,在技术和身体上都有了长足进步的科比回到了球队中。1997-98赛季,琼斯仍然是绝对的主力,场均贡献16.9分、3.8个篮板球、3.1次助攻和2.0次抢断,他36.4分钟的上场时间甚至比险些战胜乔丹成为得分王的奥尼尔还多。但科比的表现无疑是惊艳的,在整个赛季只有一场首发――湖人队的首发小前锋是福克斯。并且出场时间只有26分钟的情况下,科比打出15.4分、3.1个篮板球和2.5次助攻的表现,并且入选了该赛季的全明星赛。

两名球员的竞争摆到了湖人队管理层的桌子上,琼斯保持了一贯的低调,虽然他对球队的贡献很大。事实上,琼斯一直把科比当成小弟弟来看并且给予了一定的帮助。科比虽然打球很勤恳,但他表现出的张扬个性很让球迷们倾倒,两人的去留问题让湖人队的高层难以抉择。

1998-99赛季,NBA进入了“后乔丹时代”,在那个“缩水”的赛季打过20场比赛之后,湖人队作出了决定,他们留下了更年轻、更具潜力、更有人气、更像乔丹的科比,把琼斯送到了夏洛特。事实证明,正是这个决定让湖人队至今仍然是NBA人气最旺的球队。

晚于湖人队两年,新军猛龙队也拥有了两名“摇摆人”――1997年八队的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和1998年八队的维斯・卡特。麦迪虽然早进入NBA一年,但他的表现机会并不多,而且作为一名18岁的高中生,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卡特的起点显然非常高,初盟便成为球队的头号球星和NBA中最受欢迎的球员。1999-00赛季,八队第二年的卡特以场均25.7分,5.8个篮板球、3.9次助攻和1.3次抢断的表现将猛龙队首次带入季后赛,而20岁的麦迪也开始展示他的篮球天赋,以15.4分、6.3个篮板球、3.3次助攻1.1次抢断的表现成为联盟中最耀眼的新星,而他灵动的球风和颇具创意的扣篮更让他成为球迷的新宠。

一山不容二虎,表兄弟之间的争斗开始露出水面。2000年夏天,不甘人下的麦迪选择了离开,这避免了一场更激烈的“兄弟阋墙”,两人在各自的球队都打出了一片天地。

如果麦迪选择留在多伦多,那么他最终将战胜卡特,因为“摇摆人”之争,球风和人气起决定性作用。

同对手争,同队友争,甚至同自己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前进的动力。这就是体育比赛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