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要指导不要唠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要指导不要唠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

儿子绘画班的好朋友林林,一直是班里表现突出的孩子,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好景不长,最近林林越来越不合作,画画时磨磨蹭蹭,绘画水平也急转直下。妈妈急了,问林林,林林不吭声。最后,她通过我儿子了解到了原因。 林林说:“每次我一画画,妈妈就开始唠叨:‘看看你,总把颜料涂到线外面去。’‘怎么又忘了老师教的画法?要教多少次你才会?”画完画后要收拾好,别总把画画笔扔得乱七八糟。“等等,哎呀烦死了,不想画画。”

妈妈不解:“我想在这方面专门培养他,让他画得更好,我是督促他、指导他呀,怎么就变成了唠叨呢?”

分析:

指导不同于唠叨:唠叨往往含有责怪、批评的味道,是一种反复、单调的刺激;而指导是亲切的、言简意赅的,它能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帮助他们处理问题,使孩子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从心理学上分析,孩子是心理和行为的不成熟个体,父母应该对他们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培养,但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是: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为了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总是在孩子耳边不停地叮嘱、提醒。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唠叨。唠叨不但起不到指导效果,反而还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重复性唠叨会让孩子感觉心烦,同时又很依赖父母,慢慢地,父母不唠叨,事情就做不好;批评性唠叨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对自己越来越缺乏信心,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就如个案中的林林一样;随意性唠叨容易让孩子分散注意力,把父母的教诲当成耳旁风。那么,父母应怎样做才能避免对孩子唠叨呢?

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如果家长的期望过高,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孩子自然难以把事情做好,于是不断的纠正、提醒、责备等唠叨行为也就随之而来了。所以家长应抛弃功利心,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轻轻松松做自己喜欢的、能做的事情。孩子自觉自愿要做的事情,积极性和兴趣都会很高,根本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和提醒。

不要事事叮嘱,要有明确的目标

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说教虽然多,但有许多话都没有讲到点子上。事无巨细,都反复强调叮嘱,使得孩子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注意什么。所以,父母要尽量用简洁的、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就某事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建议,让孩子真正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

给孩子选择的自

孩子答应了在晚饭前会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好,那么父母应该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孩子在晚饭前的时间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由孩子自己选择决定,父母只要等着按时去检查即可,而不要不断地反复催促。给孩子下达硬性指令,然后不停地唠叨、督促孩子,这样往往并不好。

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如果孩子完全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并有能力处理好事情,那么家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并承担后果。如:不按时起床就会迟到,他做不到,自然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惩罚。家长不必每天不停地提醒他,让他尝尝总是迟到的后果,他自己就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