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景物描写的作用与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景物描写的作用与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摇曳多姿的形象描写,感染力大于苍白无力的议论,这是不争的事实。对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来说,描写主要包括肖像、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本刊曾在上一期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离不开景物描写。对所有的记叙文而言,细节描写若能恰到好处,则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本文以景物描写为例,谈一谈记叙文应该如何进行描写。

鲜明生动的记叙文中,景物描写必不可少。适当的景物描写,不仅对人物性格的彰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还能寄托作者的情思。

景物描写主要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风情描写。自然风光描写侧重表现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场景,包括自然景象、名胜古迹、时令节气等;社会风情描写偏重反映社会风气、风俗人情等。

1.渲染气氛。《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对风雪有这么两句描绘,一是“那雪正下得紧”,二是“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两个“紧”字,堪称经典:既写出了雪确实下得极大、极快,又暗示小人行凶的步伐也在加快,增加了情节的紧张气氛。可见,合理的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有良好的作用,能起到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效果。

2.推动情节发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前面交代:“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正因为有了这句描写,才有了下文的情况:“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发展至此,雪又越下越“紧”,才导致“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于是,林冲被迫赶往山神庙,后来无意中得知敌人的阴谋。寥寥几句描写,直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烘托人物心情。《边城》写道:“两个新年虽照例可以看到军营里和各乡来的狮子龙灯,在小教场迎春,锣鼓喧阗大热闹,到了十五夜晚,城中舞龙耍狮子的镇筸兵士,还各自着肩膊,往各处去欢迎炮仗烟火……”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人把颈脖缩着,又怕又欢喜”,可是,翠翠即使“也看过这样的热闹”,“却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这一切只因为两年前的端午,少女的情怀被男儿吹开,那天的印象无比美妙。如今,热闹是别人的,翠翠什么也没有,因为他不在。这段环境描写,便是用热闹至极的场景来反衬翠翠的落寞心情。

4.暗示社会环境,表现文章主题。《祝福》开篇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这一段人们准备“祝福”的情景,可以显示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表现文章主题。

1.根据写作主旨及内容需要,明确描写内容。《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赦住处的描写是:“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

随后,文章又对贾政的住处进行描写:“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

两人的住处及房间的摆设有如此大的区别,只因为他们在秉性与喜好上有巨大的差异:贾赦崇尚享受,对读书学问、仕途经济、家族命运、国家政治没有兴趣,故他的院落偏远,宅中多花草;贾政则是传统的正面官僚,为人端方清正,严守君臣之道和封建宗法制度,于是,对他的房屋的描述,选择了大富大贵、能彰显身份地位的物件。两人还没有正面出场,读者却可以通过恰当的景物描写来推断他们的个性差别。

2.抓住景物特征,精确用词。《祝福》中有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已经脱落”的对联尚在桌上,说明鲁四老爷是个附庸风雅之人;“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则是对他一个极大的讽刺,因为恰恰是鲁四老爷强烈的宗法思想和礼教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几处描写,用词精确,突出了景物特点,彰显了人物性格。

3.确定观察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描写。

①定景定点。如茅盾《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的描写:“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②定景换点。如余秋雨《坡突围》中对赤壁的描写:“这便是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

③移步换景。如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中对登山的描写:“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落在我们后面,雄伟的红门把山挡住。走出长门洞,豁然开朗,山又到了我们跟前。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进虎山水库的中溪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

4.注意顺序。

①空间顺序。如刘白羽《长江三日》中对长江美景的描写:“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

②时间顺序。如梁实秋《雅舍》中对夜景的描写:“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③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如杨朔《雪浪花》中对浪花的描写:“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击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