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情感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情感是生命的依托,失去了情感,历史教学将永远失去生命。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前提——尊重、平等与自由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放弃权威观念,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会消除畏惧心理,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释放出自己的个性,闪现出不同凡响的智慧火花。例如,在有关“鸦片战争”内容的教学中,我课前让学生按照兴趣和特长组成“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损失调查委员会”,下设政治、经济、国土资源、文物古迹四个调查小组,并以组为单位,用自己的方法去调查,等下次上课时用自己的方式呈现调查结果。在关于此内容教学的课堂上,各组通过小品、歌曲、朗诵、绘画等多种形式展现调查结果,其他同学则参与评说。在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说起来了、唱起来了、画起来了。平等,会产生亲和力;尊重,能够激发出创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历史课堂成了师生自由放飞心灵、进行“幻想旅行”的场所。
二、关键——体验、认知和感悟
学生获得思想情感的关键途径,是其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体在活生生的世界中积极地体验、认知和感悟。
1 开发课程资源,搭建体验、认知和感悟的平台。
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科书、图书等物质资源,又包括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以前我们普遍认为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参考书,教师的任务就是教教科书、传授课本知识。其实不然,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要积极利用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各种资源,为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服务,为学生思想情感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搭建平台。
(1)从人性的角度展示真实而鲜活的历史。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指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中的体验。”真实、有情感的历史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也是最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我们要把最能体现人性光辉的鲜活素材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认知和感悟历史,而不是用空泛的道德条目去说教、去灌输。
(2)营造特殊的情感教育环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正如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中说:“历史便是人生……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那么,我们生命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也一样要呈现在历史舞台上。在历史课堂上,教师扮演的角色仅仅是一个引路人,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搭好表演的舞台、建好宣泄情感的驿站,“把真善美、假恶丑的原貌摆出来,让学生看个清楚”。
(3)开发、利用文学艺术作品传递情感。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讲到文学艺术章节的内容往往只强调当时的社会背景,而忽视了其中的人文内涵。其实,文学艺术展示了人类普遍的爱。一个感情麻木的人是创作不出好作品的。在教学中理性地诠释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观,能促使学生深刻理解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炽热的人文关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对艺术真谛的执着追求。把学生带入文学艺术的殿堂,使其感知具体美的事物,受到健康情感的陶冶,从而让他们有志于追求高尚与健康的生活情趣。
(4)挖掘历史和现实紧密联系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生活性。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民族、外交、文化、宗教等关系盘根错节,可以在历史研究中找到其渊源、联系。但教材往往枯燥、没有情节,不能触动人的心灵。因此我们教师应精心组织内容,用恰当的方式呈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给学生提供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感悟人生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比较、理解,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优秀品德的人。
2 活动与交往——体验、认知和感悟的重要途径。
人的良好情感是在童年与少年时与自然、人们交往过程中实现的心灵沟通与思想碰撞。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是学生体验、认知和感悟的有效途径。
在探究性、合作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课程资源形成情感交流与对话,能增强师生对“历史”、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达成学生与教师的双向发展。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声传情、以情动情,让学生真切体验、认知和感悟历史的真谛。互动交流能激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宽容;互动交流本身就是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合作精神等培养与形成的土壤。
3 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开放的世界意识——体验、认知和感悟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部分。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以及由此升华的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人生理想。历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意识。
三、归宿——思想情感升华并内化为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情感对意志产生激励作用,意志品质能更好地调控自己的情感,并转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若能如此形成良性循环,那么历史情感教育的质量就提高了,目标也达到了。历史学科的价值观教育不是告诉,而是熏陶、感染、震撼和提升,在历史的价值观启迪中修正、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此可见,思想情感教育的关键是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只有和学生的人格成长、行为习惯相连接,才能够触动灵魂,逐渐内化并转化为指导他们行为的准则,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才是历史教学思想情感教育的最终归宿。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创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用心感悟和体验历史,使其思想情感升华、内化为信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作为社会公民的素养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