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课程教育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探究意识的形成与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本文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探究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35-1

新课程教育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探究意识的形成与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利用学生的探究本能,通过合适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并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目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存在的较大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形式上的探究。笔者认为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与评价”这样的环节教学就是进行科学探究。生搬硬套、约定俗成,缺乏探究的真正内涵,探究课甚至成为由教师导演的探究表演课,课堂热闹的背后违背了探究式教学的宗旨,损害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是学生的思维受教师诱导的限制探究。教师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得出正确的探究结论,“导”得超前。在学生还没有主动讨论探索知识之前,或者还没有遇到困难之前,教师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掌握所学知识,过早地给予铺垫,过早地给学生提示。这样就没有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时间和机会。

再次就是“导”得过细。在教学中教师大包大揽,留给学生讨论探究的空间太小,缺少深度和思考的价值,导致学生的认知停留在表面上,成为过眼云烟,探究失去了意义。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

1.应给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

首先没有充足的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教师想要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从时间方面来说,学生们需要有时间去实验自己的新想法,需要留出被错误耽误的时间,需要有时间作沉思默想,还得有时间用来开展相互讨论,让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感受和体验,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即使有些探究,学生走了弯路,遭遇挫折和艰辛,甚至最终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直接给出解释,但学生仍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感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课堂应充满着激情、快乐、信任、鼓励、轻松和谐,真正达到“知情并茂”的效果。唯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绪也兴奋起来,整个课堂气氛也随之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提高驾驭教材中情感的能力,善于用情景来烘托教学中的情感气氛,要善于赋于某些表面上不含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情感色彩。因此,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教师的情感支持也尤为重要。

例如在苏科版探究活动“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时,学生通过实践,知道了方法:学生发现在杯底记下光斑的位置不方便观察,把入射光线的光斑移到杯壁上,观察更方便,加水前,在烧杯的杯壁上用记号笔记下光斑的位置。而后,学生合作实验,将一束激光射至空烧杯的记号点O处,然后缓慢的往烧杯中注水,观察射到杯壁上的光斑位置变化情况。

从这个活动可以看出,整个活动是以学生实验操作为主,边操作边观察,逐步引导,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归纳、总结、合作、发现,并教给学生探究的注意点和方法,避免学生走弯路,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

2.精心设计使探究内容有层次感和深度

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层次参差不一,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梯度和和深度。例如,进行“二力平衡”的新课前,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叫惯性定律?(让学生回答)(2)物体受到外力时能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学生通过联系日常生活,可很快做出肯定的回答)(3)物体在受到什么样的外力作用时才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4)这时外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此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有层次的疑问,导出学生的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尽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思考提炼出物理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体现出学生才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的理念。由于教师的参与指导,全体学生都全身心参与,积极运用各种感官,自主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做好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研究事实这三件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及时反馈课堂的探究效果,使探究的有效性最大化

课堂反馈能促进师生互动,使学生的质疑能及时解决,同时学生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观察,看他们在做些什么,听他们谈些什么,并对其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及时提供有意义的反馈,直接地指导学生。反馈的方式也可以多样的,除了让学生完成小测试、实验心得、实验报告等常规形式外,也可以采取抽样问答、随机调查、课间巡视等形式,及时掌握课堂探究效果。

总之,我们力求引导学生以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做科学,学科学,着眼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有计划地将观察、测量、预测、推断以及控制变量、形成假设、设计实验、建立模型等基本探究元素渗透到有关探究活动之中,让探究的有效性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