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媒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媒体时代新闻传媒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基于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分析新闻传媒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优势以及新闻传媒给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新媒体时代下应用新闻传媒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新闻传媒 辅导员工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11-02

随着科学技术与网络的迅速发展,社会由传统媒体时代渐渐步入以网络为平台、以数字化传播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校的辅导员是学校的基层教育者与管理者,只有掌握好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才能够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使用新媒体,进而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一)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与广泛性

当下,新媒体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信息的制作以及传播速度变得更加快捷。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其突出的优势,首先体现在信息的处理速度上,传统媒体中的报纸,往往需要经过稿件文字录入、图片的扫描以及排版、印刷等多个环节才能使读者看到信息,操作环节比较繁杂。而传统媒体中的广播电视往往也需要经过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两个环节。总的看来,传统媒体的操作环节都比较繁多,在操作过程中,无形中消耗的费用与时间也比较多。而新媒体技术的引入,从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操作环节,只需要输入相关的信息,便可以直接将信息传播出去。对于一些时效性极强的突发事件,借助新媒体完全可以在事发的时候就将信息及时播报出去。目前,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更新也变得非常便捷,利用互联网能够接收到地球上各个角度的信息,由此可见,当前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不仅具有及时性,更具有广泛性。

(二)信息的开放性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实践表明,新媒体时代的出现一方面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身份的界限,使得广大用户利用博客、微博、MSN、手机等新媒体,成为信息的使用者、传播者以及创造者,从而实现了与他人平等地进行交流。进入新时期,手机与电脑在不断普及,进而使得信息更加具有开放性。

(三)信息的互动性与双向性

随着互联网、手机、电子邮件以及博客等新媒体的出现,传统意义上信息传播的单向性与被动性得到彻底的转变。新媒体的出现,实现了信息的全面交流与适时互动,从这一角度上看,信息的获得者能够控制自己获得信息的方式以及时间,具有更大的自主性。而信息的者能够收到信息获得者的反馈,实现二者间的互动。实践表明,信息的互动性与双向性不仅能够增强个体的主体性,而且也能为新信息与新知识的产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新闻传媒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优势

(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途径

在新媒体时代还未出现时,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是通过课堂讲解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使得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点对点地开展,很难实现点对面的教育,进而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在新媒体时代下,手机、互联网、微信以及微博的出现,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具及时性与便捷性。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更具真实性、全面性以及广泛性,无形之中也拓展了高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渠道。

(二)丰富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资源

有教育学者指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人网、微信、微博以及博客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课堂上、实践活动、组织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且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学生从辅导员那得到信息的延后性、片面性以及零散性的问题。高校的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人人网等新媒体,为大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学生无需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而是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实现教育信息的直观性、丰富性。

(三)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传统意义上,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往往是一个辅导员管理一个年级,一个年级人数大多在几百人以上,一些大系人数会更多。尽管辅导员能够得到班级干部的帮忙,但不可避免地会对个别同学的思想动态了解不全面。而新媒体的出现则可以改变这一发展现状,目前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性强,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大学生往往会把自己遇到的困难或是心情感受等发表到新媒体上,辅导员可通过关注学生的微博、微信以及人人网来了解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且通过留言、聊天或是回复动态的形式开导学生,对大学生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证明,高校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能够拉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展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提升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强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新闻传媒给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闻传媒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信息技术,以其信息的互动性、开放性、及时性以及广泛性的特点,为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首先,新闻传媒技术的应用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从某种程度上拓宽了与大学生交流的途径与渠道。其次,手机、互联网、广播等传播媒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进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党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最后,合理利用新闻传媒,有助于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朝着信息化、高效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对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意义重大。

(二)新闻传媒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进入新时期,新闻传媒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应用,但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也会带来新的问题与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也是如此,一方面,传播途径的增加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传播途径与渠道的增多,信息的爆棚,信息的开放性以及不可控性也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需要高校辅导员正视新闻传媒的特点,不断创新发展机制与发展体系。其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传播途径与渠道的增多,一些不良信息浑水摸鱼传入高校,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传播媒介的虚拟性以及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之间的差距,不免使得一些大学生出现思想问题以及心理问题,一些学生沉迷于虚幻的世界中不能自拔。这些问题都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面临的新挑战。

四、新媒体时代下应用新闻传媒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辅导员应更新教育理念

进入新时期,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转变旧的、落后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并看待新闻传媒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正视新闻传媒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长期的教育实践表明,以往旧的、落后的教育理念已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进行改革,使之紧跟时展的步伐。高校的辅导员应转变以往那种教育者与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广大的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在理解、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与学生平等交流。与此同时,高校的辅导员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以他们最想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辅导员要掌握舆论导向

新形势下,信息传播的及时、广泛,使得新闻越来越趋于简单化、快捷化,对于一些事件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少。尽管大学生都已成年,但是还未形成完全成熟的价值观,因此,在接受一些信息时,容易受舆论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情况严重时,对一些事件会显得偏激、冲动。如今,新闻传媒在高校中的普遍应用,使得广大的大学生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还是信息的生产者,在各种思潮、观点激烈碰撞的现实社会中,如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不到位,将十分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总而言之,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辅导员必须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及时掌握舆论导向,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

(三)高校辅导员应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所谓的媒介素养具体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以及判断能力,同时也包括人们使用媒介为个人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高校的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指导者,提升辅导员自身媒介的素养不仅包括在教育活动中“说服”以及“传递”信息能力的提高,同时还涉及信息“判断”、“分析”、“引导”等能力的提高。高校的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从而为熟练应用新闻传媒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五、结语

新闻传媒是一种新型的、发展迅速的网络应用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新闻传媒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它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意义重大。高校辅导员利用新闻传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实现了教育方式上的创新,提高了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节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与时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学生的工作者,辅导员应不断探索新闻传媒应用于学生工作的新模式与新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启胜,刘海涛,董贵华.新媒体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青年,2013(6)

[2]鲁双.新媒体在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易连云,兰英.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5)

【作者简介】谢 华(1972―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学生党建。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