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唐遣使南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唐遣使南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繁荣强盛的时期,唐朝与周边各族之间进行了友好交往。唐遣使南诏是其友好交往的重要表现,文章主要对唐朝持节临册、持节吊祭及临册吊祭南诏这三类使者的背景渊源、选派及本官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分析这三类使者对唐与南诏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唐朝;南诏;临册使者;吊祭使者;临册吊祭使者

“民族间使者的来往史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民族关系史,它不仅系统地反映着民族之间的关系,而且因使者的派出受双方关系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使者活动的观察,也可以勾画出民族关系发展的曲线。”①唐朝派往南诏地区的使者中临册使者、吊祭使者、临册吊祭使者这三类使者占相当大的比例。文章试图通过以上三类使者进行其渊源、人选及其职责等方面的探究,分析其对南诏与唐朝关系的影响。

一、唐朝派往南诏地区的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渊源、职责

唐朝派往南诏地区的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是在前代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的,同时也继承了前朝的某些特征。使者在周代称为“小行人”,“ 周官小行人之职掌,使适四方,达天下之六节……或购求坠简,或奉行宠典,于以宣畅皇风,敦谕诏旨广天听而斯远。”②汉代在处理与匈奴关系中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这三类使者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羁縻政策的一种安抚形式。由此可知,唐朝遣使南诏继承了周至隋朝向边疆各族派遣使者的传统,遣使南诏是唐朝不断实践其怀柔的羁縻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至唐朝其使者的职责不断呈现出专门化的特征。

“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亢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③,可见唐朝时期,南诏较为强盛,唐朝派遣到南诏的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其职责问题值得关注。目前。李大龙的《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中对其职责进行了总结,作者指出:“册封使者,也称‘册立使’,其使命是完成唐朝对边疆民族首领或各部首领的册封”;“吊祭使者是唐朝派往边疆地区吊祭其死亡首领的使者”,同时考虑到费用及其所用时间问题,吊祭使者同时也担负着临册的使命,因此临册使者与吊祭使者两者之间的职责互相糅合。金程程在硕士论文《南诏和使者往来研究》中作者根据李大龙的分类对唐朝遣使南诏的使命及其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唐遣使南诏中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总共有7次,占184%。

唐朝派遣至南诏地区的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一般是具有临时派遣的性质,在中央没有专门独立的机构对其进行管理,但是,唐遣使南诏的使者需要有册书、持符节、中央政府需要支付必备的费用等。唐遣使南诏的使臣出使需要拥有册书,如开元二十六年,李思敬前往云南册封皮罗阁时需要赍册书往,“中书令二员……中书侍郎二员……凡临轩册命大臣,令为之使,则持册书以授之”④册书是由中书省官员起草,鸿胪寺官员进行授予,中书令及侍郎负责保存管理工作。在遣使南诏中使臣需要持节临册、持节吊祭,节便是符节,符节是由门下省的符宝郎进行负责的,“符宝郎四员,从六品上……开元初,又改为符宝,从玺文也。符宝郎掌天子八宝及国之符节,辨其所用。有事则请于内,既事则奉而藏之。”⑤

二、唐朝派往南诏地区的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出使情况

唐朝派往南诏地区的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的出使情况如表1:

表1 唐派往南诏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出使时间和任务简表

使者出使时间出使任务史料出处

李思敬开元二十六年九月(738)赍册书往册焉,封皮罗阁云南王,赐锦袍、金钿七事归义《旧唐书・西南蛮》《新唐书・南蛮上》《唐会要》卷99《册府元龟》卷964

袁滋贞元十年十月(794)册异牟寻为南诏王,赐其金印银窠,其文曰“贞元册南诏印”《旧唐书・德宗本纪》《旧唐书・西南蛮》《新唐书・南蛮上》《唐会要》卷99《册府元龟》卷965樊绰:《云南志》卷1、卷4《资治通鉴》卷235

段平仲元和元年十二月(806)甲子,南诏异牟寻卒。辛未,以谏议大夫段平仲使南诏吊祭,仍立其子骠信苴蒙阁劝为南诏王。《旧唐书》卷14《册府元龟》卷965(备注:时间应为元和三年,异牟寻卒应为808年,书中记载有误)

武少仪元和四年(809)册蒙阁劝为南诏王,改赐元和印章《旧唐书・李逢吉传》《新唐书・南蛮中》《唐会要》卷99《册府元龟》卷965

李铣元和十一年五月(816)诏少府少监李铣为册立吊祭使。劝利德嵯巅,赐氏蒙,封「大容,蛮谓兄为「容。《旧唐书・西南蛮》《新唐书・南蛮中》《册府元龟》卷965《全唐诗》卷333

韦审规长庆三年(823)长庆三年,始赐印。是岁死,弟丰v立。丰v敢,善用其下,慕中国,不肯连父名。穆宗使京兆少尹韦审规持节临册。《新唐书・南蛮中》《册府元龟》卷965《郡斋读书志・伪史类》

孟穆咸通二年(861)杜当国,为帝谋,遣使者吊祭示恩信,并诏骠信以名嫌,册命未可举,必易名乃得封。帝乃命左司郎中孟穆持节往,会南诏陷`州,穆不行。《新唐书・南蛮中》《资治通鉴》卷250

(注:本表主要是根据史料对元二十六年之后(738)至咸通二年(861)不同时期唐朝派往南诏地区的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的统计)

三、唐朝派往南诏地区的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的选派及其产生的影响

唐朝对派往南诏地区的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的选派主要考虑其家世背景、政治素养、个人才能等方面。如袁滋“袁滋……强学博记……刑部、大理核罪人,失其平,惮滋守法,因权势以请,滋终不署奏。”

唐朝通过派遣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前往南诏,使其怀柔政策的重要内容,为唐朝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这三类使者有利于对维护唐朝与南诏的臣属关系,袁滋出使南诏时异牟寻“敢不承使者所命”,维护了云南地区的相对稳定状态,同时有利于了解南诏的最新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文明的传播。

总之,通过对唐朝派往南诏地区的临册、吊祭、临册吊祭使者渊源、职责及其出使情况的考察,对使者的选派及其产生影响的分析,可知唐遣使南诏对唐朝、南诏双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者往来是唐朝与南诏两者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桥梁。(作者单位: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文章为民族学院2013级高水平人才科研项《唐遣使南诏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G-20141316

注解

① 李大龙:《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9页。

② (北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0年6月,卷652《奉使部・总序》,第7805页。

③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卷215《突厥上》,第6023页。

④ (后晋)刘煦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卷47《职官志二》。

⑤ (后晋)刘煦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卷47《职官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