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原因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原因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非正常死亡事情屡有发生,减少和防止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是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探索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原因;对策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有自己独到的思想,独立的行为能力。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的非正常死亡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呈现出与其他社会其他人群的死亡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一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高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本文通过剖析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社会现状,制定出一系列应对对策。

一、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社会现状

研究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的10%,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据。在这类死亡事件中,突发性、脆弱性和报复性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突出特点,其中最典型的事件莫过于自杀和遭投毒致死。大学是步入社会的前奏,大学生要学会独立自主的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大学生因为自卑、失恋和受挫等原因接受不了残酷的社会而纷纷走上了自杀这条道路。1994年,北京大学的“朱令案”曾轰动一时,而如今复旦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再次遭遇同样的命运,因为嫉妒、憎恨而产生的报复心理酿成了又一出悲剧。这类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现象,不仅给他们的家人带来了痛苦,也给学校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减少或者控制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一)学习与生活压力

现今许多大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照顾,学习和生活变得一团糟,既要顾及繁重的学业压力,又要懂得自己照顾的生活起居,长此以往,使得少部分大学生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压抑的情绪也随之出现,特别在实习及毕业后,除了承受生活压力,还要面对工作压力,当情绪不能得以释放,一旦无法承受时,就容易通过自杀等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逃离人生。

(二)新环境的不适应与紧张的人际关系

许多入校的大学生,面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适应新环境,因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他们不仅要适应新的校园环境,还要适应新的同学。许多大学生都是因为与同学或者室友的关系不和谐,导致了他们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只有自吞苦果,无人倾诉。长期的孤独、焦虑和压抑的情绪会越发严重,久而久之会产生精神疾病,容易引起轻生的念头。

(三)虚拟化的网络世界和淡薄的安全意识

如今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已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较强能力,促使他们会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但是网络是虚拟化的,有许多不法分子通过该渠道进行诈骗,利用该种方式进行不道德的交易;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不懂得保护自己,另外一些大学生因为被骗数额不大,常常会选择隐瞒,助纣为虐,因此大学生遇害的事情屡次发生。

三、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应对对策

解决大学生非正常死亡问题除了需要个人加强安全意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应出台相应的法律制度维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一)大力发展生命教育

学校应该把生命责任作为首要教育任务,课采取纳入新生手册等方式告诫学生生命的意义,积极倡导生命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看待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和强调生命的积极意义。其次,鼓励大学生放平心态,用乐观的态度看待得与失,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切忌不可以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用死亡解决问题。此外,学校可以播放各类励志的宣传片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各类积极有意义的活动来增强信心,坚定信念,努力地掌握自己命运,创造出人生精彩的篇章。

(二)积极开展心理辅导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可以收获学分;另一方面要加强辅导员对大学生动态的了解,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活动,面对面谈心和日常心理辅导等途径来了解大学生心中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释放心中压力,排解不良情绪;再者加强高校心理咨询能力的建设是缓解当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有效途径,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剖析,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从而有效管理不良情绪,改变不正确的思维定势,提高抵御逆境的能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

校园文化作为软实力,是高校特定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通过深远持久的影响,可以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也不会让人觉得刻意和呆板,反而更让人乐于接受和改正。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开展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其他活动,促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社会关怀精神,学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和尊重他人。作为校方,还应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在发生意外情况时,不至手足无措,可以根据预案解决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对存在的隐患苗头更应予以及时制止,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邹延睿.浅析大学生生命意识[J].青年文学家,2011(8).

[2]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价值取向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07(3).

[3]乔丹,杨淑珍.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探究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

[4]许海元.当代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基于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的调查[J].道德与文明,2009(3).

[5]周晓燕,李小燕.大学生的责任之一:尊重自己的生命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

作者简介:李挺,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11轨道交通专业学生。

方黛春,女,浙江金华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