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英译文意境的传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英译文意境的传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李清照这首小令描写作者闺中生活片断的几个典型细节,创造了完整而优美的意境。如何将原词超以象外的意境在译文中传达出来实属不易。本文通过对许渊冲先生英译文的分析,探讨其对原词意境的传达。

关键词 意境 如梦令 许渊冲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The Conveyance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une: "Like A Dream"

XU 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ohu College, 238000)

AbstractThis ci-poem depicts several typical details in daily boudoir life and creates elegant artistic conception which is really difficult to conve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Xu Yuanchong's English vers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its conveyance of the original work.

Key wordsartistic conception; "Like A Dream"; Xu Yuanchong

0 引言

在宋代词坛璀璨的群星中,李清照以压倒须眉的光焰照亮了文学史册,被誉为婉约派的“一代词宗”。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他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这足见其在世界人民内心的价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在少年时期写的一首名震朝野的词,它以细腻的感情体味、精致的构造形式和多重的生动画面,构成一幅情景交融、风情并茂的小令,在短小篇幅中蕴含着悠远的韵味,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赞赏和推许。

1 原词意境的解读

司空图有言:意境就是“味外之旨、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景外之景”,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昨夜雨疏风骤》一词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含蓄隽永,有曲径通幽之妙,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广阔的联想空间,创造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女词人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情知海棠不堪一夜疏雨骤风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次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开篇两行写词人昨晚风雨交加时因触景伤情而醉酒,“浓睡”之后酒劲未退,整个意境画面直接以词人“伤春醉酒”的形象出现,没有任何刻意的描摹,却给人以无穷回味―词人何故醉酒?是思恋远方的恋人吗?这种想象空间一直延伸到后几句的对话才能找到答案。“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以白描手法写人物言语,问者情浓,答者意淡,跌出“知否”二句来,看来似乎沿答话顺水推舟,实则词人借此掀起了感情的风暴,激起词作的急流漩涡,逼出结句:“应是绿肥红瘦”。这一“肥”一“瘦”用得惊险奇绝,给读者一种形象、逼真、新奇之感, 难怪清王士祯称其:“人工天巧,可称绝唱”。正因为有着这样美好的意境,这首词才堪称词中楷模,超以象外,回味无穷的艺术典范。

2 译词意境的传达

李清照该词作的英译者众多,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英译本为例,探讨其对原词意境的传达效果。

首先,从词牌名的翻译来看,许先生紧随原词将“如梦令”翻译为“Tune: “Like A Dream””,如此翻译比单纯音译要更具韵味,使译作与原词在意境上高度吻合,符合原作风格。开篇“昨夜雨疏风骤”用了直叙手法,许先生将其保留,但将“雨疏风骤”调换了先后顺序,一方面是为和第二行的韵律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将“the wind blew hard”前置几点摧花雨后置也是为了突出风之猛烈。此外,许先生将“雨疏”译为“rain was fine”,并未拘泥于原词表达,从而勾起读者遐思:雨疏疏落落下着,风狂吹着,此时的词人会是怎样一番心事? 这一译,极具意美。“浓睡不消残酒”,如何了却一番心事?唯有杜康。“浓睡”了一夜,仍“不消残酒”,到底有什么宽慰不了的?为何要举杯浇愁?此句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急于解决的悬念。“sound sleep”而非“deep sleep”来表达“浓睡”之意,规避了直译所挟带的俗气,又运用了头韵,读来朗朗上口。“dispel”一词的运用显出词人的沮丧之情,同时与“did”构成头韵。“the aftertaste of wine” 而非“the effects of wine”来阐述“残酒”之意更具诗味。三、四行以白描手法写人物言语,平白如话,许译跟随原词,尽显原词情景。“the maid rolling up the screen”而非“curtain”,正好与第四行“seen”押同一韵。“海棠”一词许先生译为“crap-apple tree”而非“crap-apple blossoms”,因为对于粗心大意、不懂惜花的侍女来说,“海棠”只是宏观上看到的“crap-apple tree”,而非惜花怜花的女词人眼中灿若绯霞的“crap-apple blossoms”。花是李清照的宠儿,通过海棠花这一意象的选取与创造,李清照向世人展示着她闺阁生活中的自我抒怀。女词人的问话在“试问卷帘人”中隐去,而从“却道海棠依旧”的回答中透出信息。出于对于花的珍惜,女词人问得那么真切、急切,而许先生在此将一“问”直接译为“ask”。笔者认为,一“ask”似乎无以传达原词中女词人真切、急切的心境。“却道海棠依旧”答得极淡,许先生此处用了“The same crap-apple tree was seen”形象表现了侍女的漫不经心,许译依照原文本并未给出问句,只是借由卷帘人的答话来表明词人的问题,这也是有意突出卷帘人的马虎,并非惜花之人,为下文词人的细腻惜花之心做了反衬。正是由于答语的一句漫不经心,逼出一句“知否? 知否?”女词人出于对花的关心,问的那么认真;出于对花的珍惜,勃得那么恳切。许先生连用了两个反义疑问句“Don’t you know”并以逗号隔开,反复质问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此外,重复的“know”与结尾的“grow”形成韵律,达到了音美。结尾一句“应是绿肥红瘦”创造了一个非常美的意境,勾起读者无限遐想:是闺中女子对春花一瞬、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之情?是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感叹?抑或是暮春已至的感伤?许先生的译文言简意赅,生动再现了“绿肥红瘦”的传神之景,而且使用了拟人化的“languish”一词,表面写花,实则写人,让译文读者从译文中直接感受到原作者伤春、惜春之情。

3 结语

汉语灵活的意合结构使诗化的语言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可塑性,为读者提供了自由的观、感和解读的空间。因此,要将原词意境完全传达出来实为不易。许渊冲先生的译文独具风格,不仅在格律上很值得称道,符合他一贯提倡的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通过选用ABABCCC的韵律形式,给译文增添了一层音律美,而且在形式上与原词保持统一,尤其很好传达了原词的意境,让我们在读译文时也能真切感受到原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

巢湖学院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XWY-201114

参考文献

[1]司空图.诗品集注.续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沥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